□安青春
(中共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縣委黨校,甘肅 張掖 734400)
鄉村旅游是指在新時代依托農業、農村、農民經濟要素,集合農村生態環境有利因素,以鄉風民俗、鄉村風景、鄉村傳統等鄉村組成元素為主要抓手,實現景區構建和旅游體系建設,最終形成鄉村旅游業發展體系。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經濟起飛,推動鄉村發展動力轉換,實現鄉村經濟健康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這一多樣性、復合化的功能被鄉村旅游所覆蓋,所以有必要在新的發展階段持續提高鄉村旅游發展水平,著重推動新農村經濟發展建設。
當前,我國的鄉村旅游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發展政策方面,我國構建了系統化、全面性的鄉村旅游發展戰略框架和政策架構。黨的十八大提出要著力推動鄉村轉型發展,提高多元化鄉村治理效能。原農業部、文旅部2017 年印發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系統性地對我國實施鄉村旅游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了全面的政策部署。
同時,各級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紛紛依據自身區域內的鄉村發展狀況和資源稟賦情況,制定了多樣性、靈活的發展政策,在鄉村旅游資質建設、鄉村旅游資金注入、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較為完備的系統性政策框架和制度規范,一些地方政府還出臺了獎勵措施、免稅補貼政策,有效促進區域的鄉村旅游發展。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當前我國的鄉村旅游發展已經形成了政策驅動和市場引導雙結構的發展模式,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旅游對新農村經濟的積極影響。
我國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結構。在具體的鄉村旅游開發中,各個地區因地制宜,利用自身擁有的資源稟賦進行多元化鄉村旅游開發,有的地區依據所處的山林湖海條件,著重開發生態旅游、環境旅游;有的地區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著重構建具有民俗特色、文化傳承性和歷史感較強的鄉村旅游模式;有的地區以鄉村民俗、鄉風民約和自身的社會民俗特色為主打模式,開展鄉風游、民俗游等鄉村旅游活動。多樣化的鄉村旅游模式開發,實現了對鄉村旅游的多元化發展模式,有效地推動了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前鄉村旅游發展中資源的不斷投入持續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快速發展。據統計,2015 年后我國在鄉村旅游發展上的投入總量已超過1.3 萬億元。通過持續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持續的鄉村旅游資源改革提升,資金傾斜;持續的鄉村旅游稟賦開發資源利用,大規模地實現了對鄉村旅游發展的全投入和全助力,有效地推動了鄉村旅游投入資源的大規模集合式投資,實現了鄉村旅游發展的資金優化、資源配置傾斜。
當前,我國發展鄉村旅游的共識不斷凝聚。一方面,在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人民群眾對發展和生活方式有了新的需求,許多人逐漸對鄉村文化、鄉村復興和鄉村發展有了新的認知和理解,對于通過鄉村旅游來實現共享發展理念有了全面、深刻的感知。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決定全面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新農村提高發展質量。在這一發展戰略的引導下,全社會迅速達成共識,持續加強投入,推動鄉村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旅游發展戰略,可以有效地推動鄉村改善生活水平,增加居民收入,擺脫持續貧困。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新農村經濟轉型,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我國當前的鄉村旅游發展理念也在持續創新,特別是進入新時代,隨著人們對綠色、生態、環保等相關概念的認知不斷加深,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度認同,以持續的健康綠色循環發展為基準的鄉村旅游業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在這種情況下,鄉村旅游成為推動新農村實現生態發展轉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發展理念。
一直以來,農業產業化都是新農村發展過程中發展動力不足的主要隱患。在新農村的發展中,由于農業結構散亂小,總體呈現出非連續化、非規模化的生產方式,因此農業產業不集中、農業產業不系統成為困擾鄉村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問題。
隨著鄉村旅游的全面推進,以鄉村基礎要素為重要生產資料的旅游業可以有效激活農業產業的上下游,打造集游玩基礎設施建設、生產銷售、產品營銷以及人力資源多元利用等綜合化產業鏈,將鄉村的多重資源要素都納入產業發展之中,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農業產業集中化和復合化發展。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鄉村旅游推動了新農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有效地實現了農業產業廣覆蓋性和快速融合性的發展目標。
發展鄉村旅游,激活了新農村的經濟增長動能。在以往,由于新農村的經濟增長動力相對弱化,發展經濟產業的抓手不足,導致新農村經濟發展“空心化”,小農經濟、自然型生產方式在我國大部分新農村地區仍然存在。導致無法全面增強新農村經濟的內生性動力,而鄉村旅游徹底激活了新農村經濟增長的動能。一方面,鄉村旅游優化了人員及鄉村閑置資源的靈活配置,實現了資源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鄉村旅游所投入的資源要素具有天然性、復合性、多元性,其主要依靠鄉村自身的綠色生態生活、傳統歷史傳承、鄉村生活體驗方式等發揮作用,不需要大規模的集合式成本投入,避免了大規模投入所帶來的資金成本負擔。通過輕投資、廣投入等方式激活了新農村經濟增長的發展動力。
發展鄉村旅游,還大大拓展了新農村多元就業渠道。眾所周知,在農村就業往往具有渠道窄、流通慢、吸納就業人口少等固有問題,導致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不得不對外輸出,使農村發展產業“空心化”嚴重,勞動力大量外流。
發展鄉村旅游增強了鄉村人員的參與感和能動性,進而大規模吸納了鄉村就業人口,同時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強了人們依靠自主創業實現靈活就業的意愿,增強了就業人口的吸納能力和集聚能力。
發展鄉村旅游,有助于縮小新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當前,雖然我國城鄉發展總體上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在結構上,我國城市和鄉村之間的發展差距卻日益拉大。鄉村經濟被城市經濟不斷獲取資源要素,農村發展動力逐漸減弱,發展資源逐漸被抽走。
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有效集聚鄉村發展資源,融合鄉村發展人才,加強鄉村發展投入,實現新農村發展的常態化增長,因此可以有效地縮小新農村與城鎮之間的發展差距,改善城鄉發展二元結構的狀況。從這個視角來看,發展鄉村旅游大大有助于新農村實現收入結構調整。
發展鄉村旅游有助于提高新農村農民的素質。由于鄉村旅游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參與到旅游發展的項目維護、項目管理和項目運行中。因此,實施鄉村旅游可以有效驅動農民以新的素養、新的風貌、新的精神文化內涵為基準,形成自身內化的素質結構,提高自身文明素質能力,從而以更優的態度接待更多的游客。
也正是在激勵政策的引導下,通過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等方式,徹底激發了新農村農民提升素質的意愿。因此,從這一視角來看,發展鄉村旅游是優化鄉村、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高鄉村農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手段。
發展鄉村旅游加大了新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鄉村旅游大多需要提前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開拓道路、修繕住宿條件、優化游玩設施、維護景點等完善基礎建設。因此,持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也通過政策的外溢而提高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優化了鄉村發展的能力。
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助力新農村經濟建設,需要持續增加對鄉村旅游的政策扶持。在原有的政策扶持基礎上,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應因地制宜,進一步在鄉村旅游開發模式、政策、資金、補貼、稅收減免以及疫情沖擊后的恢復重建等方面加大政策幫扶力度,有效推動鄉村旅游進一步持續發展,提高其發展質量和政策保障性。
發展鄉村旅游助力新農村經濟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與經濟建設的融合,即在優化鄉村旅游發展中,著重考慮鄉村旅游的經濟發展屬性以及功能,從而增強鄉村旅游發展的群眾性和經濟附加值,有效提高鄉村旅游發展的含金量。同時,在鄉村旅游發展、產業協同、多元產業發展、品牌化建設以及鄉村旅游產業集聚方面,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旅游發展,需要持續增強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在道路交通等領域進一步擴大投資容量,增加投資金額。經過詳細規劃,全面打通道路交通等關鍵堵點,全面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
二是重點加強鄉村旅游中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在用餐、住宿、景點建設、景區維護等基礎設施中持續發力,形成常態化、自循環模式,源源不斷地投入資金來全面完善基礎設施,持續提高鄉村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及自我“造血”能力。
田園風光、鄉村美景是新農村實施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與根基。因此,在實施鄉村旅游發展中,要時刻牢記持續保護和完善新農村的生態環境,進一步通過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落地執行來達到新農村生態建設良性循環,構建原汁原味、和諧美麗的田園風光。避免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私欲破壞以及過度的人造景觀對生態原始環境的干擾。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鄉村景觀,持續提高鄉村旅游對人們的吸引力。
打造新農村特色化、差異化的旅游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涵,也是發展鄉村旅游、助力新農村經濟建設的必經之路。各個地區要有針對性地構建差異化的品牌發展戰略,基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化旅游資源,以民俗資源、鄉野田園資源、歷史風貌資源、農家野趣資源和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等不同分類,錨定目標,確立自己的主打特色和主打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標新立異,促進鄉村旅游長久發展、持續壯大。
做好鄉村旅游,助力新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必須持續地推進鄉村旅游專業化人才的培養。
一是構建系統性、全要素的專業化人才培養機制,形成日常培養考核激勵機制,通過考核激勵,促進鄉村旅游專業化人才的專業能力提升以及專業素養升級。
二是實施專業化旅游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聘請專家學者、鄉村旅游建設先進單位的專業性人才來內部講學和培訓,以傳幫帶的形式有效加強對鄉村旅游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持續輸送本地區鄉村專業化人才進行外出培訓學習,持續向先進看齊,向標兵學習,通過引入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加強鄉村旅游專業化人才培養。
三是持續加大對鄉村旅游專業人才的吸引力度。通過內部培養、外部招聘等方式增加專業性鄉村旅游人才,使其回歸鄉村,實現示范帶動效應,有效提高專業性人才的集聚能力。
發展鄉村旅游有助于新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可以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現鄉村旅游與經濟建設融合、增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打造農村旅游特色品牌、實施專業化的專業人才培養等策略,有效推動鄉村旅游對新農村經濟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