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智,李 田,焦晉川
(1.汶川縣林業和草原局,四川 阿壩 623000;2.汶川縣漩口鎮人民政府,四川 阿壩 623000;3.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汶川縣森林資源豐富,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大力發展竹產業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建設的重要途徑。推動汶川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夠提高汶川縣竹產業的生產力,改變山區經濟發展落后的情況,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方法。
調查發現,近年來隨著竹產業的不斷發展,汶川縣的林草產業產值由2015 年的2.52 億元提高到2020 年的3.86 億元,增加1.34 億元;農民人均林草收入由2015 年的2 537 元提高到2020 年的4 689 元,人均增加2 152 元。可以看出,推動汶川縣竹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還能讓農村勞動力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大力發展竹產業的過程中,增加了鄉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效推動了汶川縣的鄉村振興。
汶川縣竹產業加工技術不發達、相關加工企業較少,導致竹林資源被閑置和浪費,沒有充分將汶川縣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竹產業能夠充分開發和利用竹林資源,并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近年來,政府啟動了推動汶川縣竹產業發展的相關項目,充分利用豐富的竹林資源,重視加工技術的創新發展,有效提高了竹產業的加工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延長了竹產業的加工產業鏈。
大力推動竹產業的發展,能夠解決汶川縣產業結構單一的經濟發展問題。竹產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通過加工制造生產的相關產品可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如此,竹產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無論是竹筍還是竹竿,都可以通過相應的加工技術進行制造和生產。
發展竹產業不僅能夠延長產業鏈,還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有助于解決汶川縣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對推動汶川縣經濟多樣化發展、實現汶川縣鄉村振興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及環境保護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思想理念。竹子作為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資源,具有較強的低碳環保特點,能夠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大量資源。
只有圍繞竹資源發展循環產業和綠色產業,發揮綠色經濟的獨特優勢,才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大力推動汶川縣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能有效貫徹綠色環保的經濟發展理念,在提高汶川縣經濟效益、促進汶川縣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首先,汶川縣處于岷江流域,竹林種植生態環境良好,地域優勢突出,溫和潮濕的氣候非常適合竹子生長。其次,汶川縣處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與都江堰相毗鄰,臨近小金縣和崇州等地區,有213 國道和高速,與成都的距離較近,擁有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再次,汶川縣的竹文化底蘊較為深厚,竹文化發展歷史悠久。竹產業是汶川縣的重要傳統產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由于汶川縣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竹子種類豐富、質量較好。
雖然汶川縣的竹產業資源優勢突出,但存在種植技術落后、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在種植及制造加工方面缺乏專業技術,沒有對竹產業的發展進行精細化管理,缺乏深加工企業,使得當地的竹產業發展并不理想,竹產品附加值較小。
在政府的號召與支持下,相關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通過充分利用多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者的種植收入,但同時增加了相關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使得相關企業獲得的利潤較少,無法促進企業發展,甚至個別企業存在虧損現象。此外,竹林旅游業處于開發起步階段,產業的一體化經營及品牌塑造方面的基礎較為薄弱,無法有效發揮汶川縣竹產業的競爭優勢。
汶川縣在竹產業發展方面需把握好發展機遇,政策支持是最大的機遇。按照2018 年12 月18 日四川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根據《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意見》(川委發〔2018〕34 號)文件精神,為全力推進汶川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借鑒瀘州市、宜賓市竹產業發展先進經驗,汶川縣政府制定了《汶川縣關于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實施意見》,鼓勵廣大農戶自主發展竹產業,并于第三方專業機構核查驗收合格后給予1 000 元/667 m的財政資金補助。
明確把汶川縣作為四川省竹林景觀建設試點縣后,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汶川縣竹林景觀建設相關事項,結合實際制定了《汶川縣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2019—2022 年)規劃》,明確了汶川縣竹產業發展方向。
汶川縣的竹林主要集中在水磨鎮、漩口鎮、三江鎮及映秀鎮。在發展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竹林基地,但依然存在大量荒山坡地有待開發,并且在種植管理過程中,缺乏相關的科學管理經驗,使得竹產業的發展并不理想,打擊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導致竹林基地規模逐步縮減,給汶川縣竹產業的發展和品牌打造帶來不利影響。
竹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營銷渠道建設方面的挑戰,當地市場主要在農貿市場交易,基礎設施較差,市場營銷檔次較低,經營和交易方法較為落后,所以市場規模較小,缺乏專門的綜合性批發貿易市場,銷售渠道較少。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才,導致竹產業在品牌塑造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實現竹產業生態產品價值的重要渠道是進行產業化經營。充分利用生態資源、構建相應的產業鏈,有助于間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挖掘豐富的竹文化資源有助于打造綠色生態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竹林資源,并將其轉化為產品生產優勢,不僅可以提供消費品,同時還能結合具體的生產環境生產相應的中間投入品。利用當地的竹林資源和山水景色能打造生態康養旅游品牌和休閑養生產業,應做強竹文化品牌,加強品牌的宣傳與推廣,發展竹文化創意產品。
汶川縣每年將不低于1 000 萬元的財政資金用于扶持竹產業發展。在實現竹產業生態產品價值的過程中,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政策和資金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導。統籌利用各類項目資金,加大竹林營造和竹產業科技政策性補助力度,加大對竹林基地建設和竹產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把竹林產業基地建設與涉農工程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加強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與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加強對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的培育。
將竹林基地培育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造林補貼、森林撫育補貼、省級財政現代林業產業補助、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農業綜合開發、森林植被恢復等項目支持范圍。2019 年1 月1 日后,農戶自行栽種管護新增竹林基地經第三方驗收合格后,由縣政府給予一次性補助,由縣林業主管部門通過一卡通兌付給種植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與價值,營造良好的經營種植環境。
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重視生態和健康,形成了綠色消費的思想觀念。隨著竹筍等相關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使用竹子編制的日用品等需求量也逐漸加大。
在此背景下,需利用相關先進技術進行加工,將竹資源用于交通和家具生產等領域中,使用環保生產工藝,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為了實現竹產業的生態產品價值,汶川縣引進竹產品龍頭加工企業,著力開發竹筍、竹家具、竹工藝等,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
分析汶川縣的竹林資源優勢,結合宜賓市竹產業發展經驗,在充分考慮汶川縣竹產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產業發展目標。大力促進當地工業發展,重視竹產品生產加工,將竹子和竹筍作為重要的原材料進行利用,延長相關產業鏈,從而有效提高竹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有效推動道路建設,實現規模化經營,有組織地進行生產加工,將綠色環保生產的理念融入產業發展的各環節,大力引入高新企業。
在打造綜合性產業群的基礎上,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竹產業的實力及市場競爭力。在明確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產業規劃,大力扶持相關企業,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引入先進加工技術,從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與完善。推動竹文化旅游資源的發展,開發觀光旅游和養生保健等旅游產品。
汶川縣在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首先,大力發展林下種植。以政府為引導、林農為主體、林草產業基地為主要載體,鼓勵林農采取林藥、林菌、林茶、林菜、林糧等模式,著力調整林下種植品種,提高標準化種植水平,擴大林下適宜品種的種植規模,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其次,適度開展林下采集。堅持依法開發、持續利用,引導林區群眾適時、適度開展林下非保護植物的野生菌類、野生藥材、山野菜等。再次,加強監督管理,提升科學化林下采集水平,推進林下產品初加工。倡導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業主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到林下產品集中區開展業務,引進設備、技術和人才。最后,推進林下產品就地加工轉化,著力提升林下產品產地附加值。鼓勵林農利用當地林下產品開展特色采摘、餐飲和休閑服務。
在汶川縣竹產業發展過程中,需充分利用生態技術。首先,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加強協調服務工作,大力支持映秀、漩口、水磨、三江四鄉鎮竹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做好土地(林地)流轉引導工作,促進適宜造竹的土地(林地)向竹業企業和造竹大戶流轉,充分發揮其在竹基地建設中的龍頭和骨干作用。其次,鼓勵廣大農戶利用荒山荒坡、棄耕地等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以“竹林小鎮”“竹林人家”為載體,積極發動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田邊地頭”、林間零星耕地、河邊溪邊地塊實施零星造竹,充分發揮農戶在竹林基地建設中的基礎作用。再次,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荒山荒地明確到戶,堅持適地適竹原則,將鄉土品種和新引入品種混交造林,使宜林地盡快發揮應有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依據豐富的竹資源稟賦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打造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加快建設竹業經濟強縣。在汶川南部片區映秀鎮、漩口鎮、水磨鎮、三江鎮重點推廣鄉土優良竹種,積極探索竹林立體經營模式。鼓勵林農利用荒山荒坡、房前屋后、通道、溝邊水旁等宜竹地塊,充分利用竹林基地、竹林人家、竹林大道,加快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建設和提檔升級。
采取新建、結構調整等措施,按標準加快建設適度規模、設施完善、集約高效的筍用、材用和筍材兼用的現代竹產業基地,配套完善竹林道路和灌溉等基礎設施。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選擇本地鄉土竹種或對氣候、地理環境要求相近的竹種,在全縣適宜地區發展筍用竹和材用竹竹林風景線。推進竹產品就地加工,按照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要求,立足竹資源發展基礎,引進竹產品龍頭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
為了推動汶川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應充分挖掘竹文化生態文化資源,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創意、有市場的生態文化產品和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風情的生態文化品牌。做響大熊貓文化品牌,提升“熊貓家園”康養旅游品牌影響力,開展大熊貓文化建設示范試點和熊貓小鎮建設。發展生態康養旅游業,推廣“世界汶川”“大禹故里”康養旅游品牌,建設示范縣、示范鎮,開展森林康養基地創建活動,打造系列生態康養旅游文化品牌。做強竹文化品牌,支持發展竹文化創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