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 韓娜妮
近年來,陜西省延安蔬菜產業堅持日光溫室、大棚、露地并舉,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尤其是設施蔬菜產業蓬勃發展,經濟效益顯著。筆者對延安產區設施蔬菜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了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對今后如何進一步高質量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形成了一些思考。
1 生產現狀
1.1 生產布局 十三五以來,延安地區設施農業主要以反季節蔬菜、瓜果、食用菌為主,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其中設施蔬菜產業初步形成了環延安市區蔬菜產業核心區和洛河、延河、汾川河、秀延河、葫蘆河五條產業帶區域格局,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名優特新品種齊全、露地與設施互補的生產格局。
截至2021年,延安市有6個萬畝以上的設施基地縣,28個5 000畝以上的蔬菜專業鎮以及300多個蔬菜專業村,形成了安塞區北川茄子、中川黃瓜、南川番茄辣椒,延長延川西甜瓜和茄果類蔬菜,寶塔區西甜瓜及城郊葉菜,子長余家坪油桃,甘泉石門辣椒,吳起周灣長城露地菜,黃龍高山冷涼露地菜,安塞寶塔食用菌等區域特色產業板塊。
1.2 種植模式 設施蔬菜以日光溫室和大拱棚模式為主,形成了國道341沿線、包茂高速沿線、延吳高速沿線3條設施蔬菜產業帶,按照1個川道1個品種的規劃,基本形成了北部鄉鎮發展茄子,中部鄉鎮發展黃瓜,西部鄉鎮發展辣椒、番茄的種植格局,建棚由過去的川臺地向溝坡地及山地發展,已發展山地大棚2.9萬畝。
目前有日光溫室13 6804個,面積13.8萬畝,占蔬菜播種面積的38%;大拱棚71 614個,面積6.5萬畝,占蔬菜播種面積的18%。延安市2021年設施農業種植面積26.73萬畝,產量94.62萬t。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9.49萬畝,占設施農業播種面積的73%,產量79.47萬t,占設施農業產量的84%。
1.3 銷售情況 2021年,延安蔬菜總產量120萬t,全市實際產地內銷與調運到外地的蔬菜約113萬t。產地蔬菜以內銷為主,約89.6萬t蔬菜銷往本埠市場,占總產量的74.7%,約24.7萬t蔬菜銷往外埠市場(西安、榆林、河北、山西、寧夏等),約占總產量的20.6%。本埠市場收益5 239元/t,外地市場收益3 951元/t。其余蔬菜為農戶自產自銷或小商販自助販賣等。
1.4 經營主體 延安市有蔬菜生產經營主體86家,基地面積1.4萬畝,注冊蔬菜品牌14個,帶動農戶超過7 000戶。其中,從事蔬菜生產經營的龍頭企業12家,建成設施農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0個、市級園區23個,集約化育苗中心32個,年產商品苗6 000萬株。
2 存在問題
2.1 擴張速度緩慢 2021年,延安市蔬菜種植面積36萬畝,占全省的4.5%,列全省第9位;產量120萬t,占全省的6.1%,列全省第8位。設施農業種植面積26.73萬畝,占全省7.2%,產量94.62萬t,占全省7.9%,面積、產量均列全省第4位。發展規模和速度與資源優勢不匹配,沒能形成產業優勢。
2.2 機械化程度不高 延安地區日光溫室主要以“95”式為主,雖然棚型較早年有所改變,但是仍然存在早年建設的日光溫室等設施基地棚體老化,卷簾機、保溫被等設備設施配套跟不上,保溫性能差,生產能力下降,經營效益低。
2.3 集約化育苗能力不足 每年種苗需求量達到6億株以上,集約化育苗供應能力不足1/5,缺口部分主要是菜農自行育苗,種苗質量參差不齊,影響蔬菜產業發展。
2.4 市場主體帶動乏力 從事蔬菜經營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產業化經營能力不強,對外市場開拓不夠,與農戶的利益聯結不緊密,絕大多數農戶以分散種植、自產自銷為主,風險大、成本高,大部分蔬菜直接采收入市,無品牌、無包裝,沒能形成市場競爭力。
2.5 產業鏈不健全 生產、流通環節普遍存在采后處理不及時、田頭預冷及冷鏈設施不健全、貯運設施設備落后、運距拉長等問題,難以適應蔬菜新鮮易腐的特點。
3 發展建議
3.1 擴基地強產業 積極推進以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規模擴張和園區提升改造。立足資源和區域優勢,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原則,重點發展延河洛河流域蔬菜集中供應區、黃河沿岸西甜瓜生產優勢區、延安北部時令水果主產區、安塞寶塔食用菌產業園區以及黃龍吳起高山冷涼菜生產基地,努力形成規模大、標準高、技術強、效益好、輻射廣的核心產業帶。
3.2 培育壯大育苗產業 改造提升現有的連棟溫室,培育形成集中育苗中心。在核心產業帶扶持建設一批集約化、專業化育苗基地,建設食用菌菌種繁育實驗室和良種擴繁試驗示范基地。
3.3 強化科技支撐 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著力構建一支技術精、業務強、作風實的人才隊伍;積極推廣智能化、輕簡化設備,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加快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栽培技術集成創新,以標準化生產帶動質量效益雙提升。
3.4 培育地域優勢品牌 突出“生態”“原產地”“綠色有機”等地域特色,加大品牌宣傳和推介力度,不斷提升“南泥灣蔬菜”品牌影響力,支持經營主體創建自主品牌。
3.5 優布局強基礎,促進產銷市場順暢流通重點支持批發市場、零售網點、冷鏈物流體系升級改造,完善市場功能,保供應,穩價格。
3.6 定政策強支撐,培育蔬菜產業發展“新動能” 加大對規模擴張、種苗培育、技術推廣、冷鏈及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強產銷信息監測預警,實現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市場供應穩定、農民持續增收。
曹莉,韓娜妮,陜西省延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郵編716000。
收稿日期: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