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用20%沼液、25.75%多抗·福美雙、30%琥膠肥酸銅、30%甲霜·噁霉靈和32%精甲·噁霉靈等藥劑進行了定植前蘸根處理防治芹菜根腐病效果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蘸根藥劑都能夠提高植株抗病性,對芹菜根腐病、斑枯病、菌核病、軟腐病等病害均有預防和防治效果,其中30%甲霜·噁霉靈蘸根,防治芹菜土傳病害根腐病效果達到95%以上。
關鍵詞 芹菜;根腐病;藥劑
近年來,隨著甘肅定西產區芹菜栽培規模不斷擴張,芹菜根腐病也日趨嚴重,甚至造成芹菜整片死亡,給菜農造成嚴重損失。針對該病害,我們選擇20%沼液、25.75%多抗·福美雙、30%琥膠肥酸銅、30%甲霜·噁霉靈和32%精甲·噁霉靈等藥劑進行了蘸根處理防治病害效果對比試驗。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香泉鎮西寨村種植戶張立的菜地。前茬作物是甘藍,地塊平整,肥力均勻,試驗園能夠代表當地氣候類型、耕作方式和生產水平。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蔬菜 芹菜為當地主栽品種文圖拉。
2.2 試驗設計 試驗園面積6.5畝,共設置6個處理,分別為20%沼液(處理1)、25.75%多抗·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處理2)、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處理3)、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處理4)和32%精甲·噁霉靈1 000倍液(處理5),清水蘸根作對照(CK)。每個處理為1個小區,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
2.3 田間管理 種植模式、栽培密度、田間管理以及采收標準等,均參照當地常規模式。為便于田間管理,試驗小區等面積劃分為幾個小區塊,整平壓實鋪沙澆水,每小區長寬分別為1 800 cm、1 300 cm,株行距25 cmx20 cm,栽植4 680株。4月18日定植,按照試驗設計一邊蘸根一邊定植。
7月20日采收前觀測記錄藥劑處理對芹菜莖粗、株高、生物性狀、感病株數、單株質量、產量的影響,確定防治芹菜根腐病最佳處理方式,同時核算成本。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蘸根處理對芹菜生物特性的影響每個處理隨機抽取100株芹菜,進行莖粗、株高、葉片大小等生物學性狀和有關指標測定,記錄數據并匯總統計進行比較(詳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用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蘸根處理,芹菜的生長優勢明顯,這可能與30%甲霜·噁霉靈有助于促進根系生長有關。
3.2 不同蘸根處理對芹菜產量的影響 各處理采收測產后,折合計算畝產量(詳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蘸根處理后,與對照清水蘸根相比,用20%沼液蘸根,3個小區平均產量2 783 kg,折合畝增產88 kg,增產率1.1%;用25.75%多抗·福美雙1 500倍液蘸根,3個小區平均產量2 797 kg,折合畝增產327 kg,增產率4.1%;用30%琥膠肥酸銅800倍液蘸根,3個小區平均產量2 806 kg,折合畝增產354 kg,增產率4.4%;用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蘸根,3個小區平均產量2 815 kg,折合畝增產382 kg,增產率4.8%;用32%精甲·噁霉靈1 000倍液蘸根,3個小區平均產量2 778 kg,折合畝增產272 kg,增產率3.4%。
通過不同蘸根處理對芹菜產量結果比較,用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蘸根增產明顯,平均折合畝產量達到8 346 kg,較對照增產382 kg,增產率4.8%。
3.3 不同蘸根處理對芹菜病害的影響 每個小區隨機抽取100株進行斑枯病、菌核病、軟腐病、根腐病等常見病害的觀察,將數據測定結果進行比較(表3)。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蘸根處理對芹菜根腐病、斑枯病、菌核病、軟腐病等病害均有防治效果,與對照相比較,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蘸根對芹菜根腐病、斑枯病、菌核病、軟腐病等病害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好,防治芹菜土傳病害根腐病效果達到95%以上。同時,在芹菜病害發生時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澆水施肥灌根,可進一步強化病害防治效果。
4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蘸根藥劑都能夠提高植株抗病性,能夠減少一些常見病害的發生,對芹菜根腐病、斑枯病、菌核病、軟腐病等病害均有預防和防治效果。同時可以促進芹菜植株健壯生長,有效提高品質和產量。
用30%甲霜·噁霉靈1 200倍液蘸根,防治芹菜土傳病害根腐病效果達到95%以上,而且芹菜長勢最好。
在芹菜病害發生時,結合澆水施肥進行不同藥劑交替灌根殺菌,可以進一步強化土傳病害的防治效果。
【基金項目】:甘肅省定西市科技計劃項目“高原夏菜新品種新產品引進及高效栽培模式”(項目編號DX2021AR07)。
何雪玲,甘肅省定西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郵編743000。
收稿日期: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