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以森 劉靜
在設施番茄栽培中,經常會出現果實生長異常現象,比如出現尖頂果、空洞果、“醬油”果、皴皮果、白斑果等,這些情況會顯著降低番茄果實商品性,嚴重影響菜農的經濟效益,必須提早預防,對癥治療。
1 尖頂果
果實坐住以后,頂端出現一個小尖,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尖頂果,也有人說這是指突果,屬于生理性病害。
1.1 發生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是生長調節劑使用不當。
1)生長調節劑濃度過大。番茄蘸花、噴花使用的番茄靈、防落素,主要成分是對氯苯氧乙酸鈉,屬于典型的生長素,如果濃度過大就會造成尖頂果。
2)生長調節劑用量大。雖然調節劑濃度合理,但如果噴花或蘸花時藥量過大,藥液長時間沒有滴落而停留在花柱上,也會出現這種尖頂果。
3)品種原因。不同品種對生長調節劑的耐受力不同,耐受力差的品種使用調節劑后更容易出現果實異常現象。
1.2 應對措施
1)生長調節劑濃度要合理。噴花或蘸花前要進行小面積試驗,根據棚室內的溫度變化選擇合適的濃度。一般夏、秋高溫季節建議使用20 mg/kg,冬季和早春建議使用25~30 mg/kg,不要隨意加大濃度。
2)用量不要過大。噴花或蘸花時,不要多次重復,一遍噴(蘸)過去就可以,避免藥量過大出現果實異常。
3)對于調節劑不耐受品種,盡可能采取熊蜂授粉或振動棒授粉方式,如果要使用調節劑授粉,一定要降低濃度。
2 白斑果
番茄小果上(幼果或青果)出現白色斑塊,斑塊是腫脹鼓起的,形狀不規則,中心位置有褐色斑點。有時1個果上有1個這樣的斑,有時是多個斑,甚至多個斑連在一起。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番茄在幼果期(花剛要落、果實剛形成)被薊馬叮咬過,隨著果實逐步膨大,就變成了中間有凸起的白斑。即使果實長得再大,這個白斑也不會消失。
發現白斑點果要及早摘除,以減少營養的無效消耗。同時也要提醒種植戶,必須提前做好薊馬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開花期,可用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 000~1 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 000倍液輪換噴霧防治。
3 醬油果
果皮上出現醬油色病斑,這種情況只發生在表皮上,剖開果實內部并沒有異常。果皮上出現的這個醬油色病斑用手擦不掉,嚴重影響果實商品性。這也是典型的生理性病害。
3.1 發生原因
1)濕度大。田間濕度過大,尤其是空氣濕度過大,果面長時間有露水。
2)通風透光不良。定植密度過大、秧苗旺長等導致植株之間郁蔽;或者長時間陰天,造成棚室內通風透光不好,果實長時間得不到光照。
3)施肥不當。主要是鈣鉀比失調。鉀肥施用多、鈣肥施用少都可能出現這種醬油果。
3.2 應對措施
1)保證棚室通風良好。一定要及時通風,棚室內濕度不能過大,溫度不能過高,白天控制在24~26℃,夜晚保持在12~14℃為宜。
2)及時、合理打葉。打葉非常關鍵,要保證小行(栽培行)良好的通風透光性,讓果實見到一定量的散射光。打葉不能過猛,不能讓強光直射果實,以免灼傷果實。如果第1穗果已進入轉色期,可以將其下邊的老葉保留1個,其余的全部打掉,以此類推,第2穗果、第3穗果也是如此。
3)調節鈣鉀比。番茄對鈣肥和鉀肥的需求量都很大,但必須合理施肥,建議沖施兩次高鉀肥后要沖施1次平衡肥,同時沖施螯合鈣肥(1畝地5 kg)。無論是平衡肥還是高鉀肥,一次施肥量都不能過多,1次1畝地沖施10 kg左右。發現有醬油果,可以葉面噴施氯化鈣。通過下沖上補,能很好地緩解這種情況的發生。
4 空洞果
果實看起來很大,但掂起來沒有多少分量。將果實打開,里邊都是空洞,果肉不緊實、發干、汁液不飽滿。
4.1 發生原因
1)溫度過高。高溫容易導致空洞果出現,尤其是連續幾天30℃以上的高溫。
2)有機營養供應不足。番茄膨果到著色期,植株制造的有機營養供應不到果實上。
3)調節劑使用量過大。無論是噴施的還是沖施的,只要整體調節劑用量過大,就會出現空洞果。在調節劑刺激下,果實的漿果肉和靠近果皮的果肉出現了生長不同步現象,出現空洞果。
4.2 應對措施
1)控制溫度。番茄著色期溫度控制在26~28℃,不能高于這個溫度。
2)補充有機營養。番茄著色期不能一味沖施高鉀肥,一定要補充有機碳和氨基酸,增加有機營養。可以沖施腐殖酸、甲殼素類有機營養液,既能增加有機營養,又能養護根系,促進根系生長,延緩根系衰老。
3)控制調節劑使用量。番茄生長前期一定要控制調節劑的使用,無論是蘸花還是噴花,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的濃度去用,嚴禁隨意加大濃度和用量。另外,無論是沖施還是噴施,嚴禁使用含有調節劑的肥料。生長調節劑不是必需品,能不用盡量不用。
5 皴皮果
典型癥狀就是果面不光潔,沒有油亮的感覺,嚴重的還會出現皴皮。這也屬于生理性病害。
5.1 發生原因
1)缺硼缺鈣。
2)有機營養供應不足。生長后期,秧苗早衰,很容易出現皴皮果。
3)通風不良。如果水分在果面上停留時間過長,太陽升起來之后大通風就容易出現皴皮現象。
5.2 應對措施
1)及時補充硼肥和鈣肥。可以沖施螯合鈣,也可以葉面噴施硼砂,硼鈣雙補。
2)及時補充有機營養。可以葉面噴施氨基酸,也可以沖施腐殖酸、沼液等有機營養。
3)降低棚內濕度,及時通風。不能澆大水,澆水后一定要及時通風,降低棚內濕度。通風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性將風口全部打開。同時棚溫不能過高,果實著色期溫度控制在26~28℃,最高29℃。
滕以森,劉靜,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郵編276817。
收稿日期: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