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睿 陶英 化得娟
摘要 介紹了景泰縣鹽堿地黃花菜的發展歷程及栽培技術,包括選地整地、施肥、種植、田間管理、收獲等環節的技術要求。
關鍵詞 耐鹽堿;套種;黃花菜;農業防治
黃花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營養豐富,科學分析表明黃花菜100 g干品含蛋白質14.1 g、脂肪0.4 g、碳水化合物60.1 g、灰分0.9 g、鈣263 mg、磷261 mg、鐵24.3 mg,還有多種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和胡蘿卜素。黃花菜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明目、安神、健胃、通乳、補血等功效,有較好的健腦、抗衰老作用,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近年來,國外、國內市場需求量不斷加大,市場價格不斷上漲。
景泰縣位于甘肅中部,耕地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高揚程灌區,但由于長期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不斷提升,土壤鹽漬化越來越嚴重,景泰縣政府充分利用生物治堿、化學治堿及工程治堿的同時,尋求耐鹽堿作物是綜合治理鹽堿地途徑之一。自2018年景泰縣在鹽堿地引進種植黃花菜,2019年成立了黃花菜專業合作社并流轉土地,打造“一村一品”,逐步形成產業化專業化,充分利用當地的鹽堿耕地,變“鹽堿灘”為“致富田”,有效解決了當地務工難的問題,豐富了農業產品,使農業增收、農民增效,目前種植面積約300畝。
1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優質、抗病蟲能力強的四川渠縣黃花菜種苗。一般畝產干花170~200 kg。
2 選地整地
選在地勢平坦、灌溉便利的中度鹽堿地,4月初土壤解凍后整地、旋耕耙耱,做到深、細、平、凈,上虛下實,地面平整,便于栽植。黃花菜根系發達,分蘗較快,要求比較疏松深厚的土壤。栽植前兩年未達豐產期,可套種白菜、花生、土豆等矮稈作物,第3年進入盛產期,一年種植可多年采收。
3 施肥追肥
移栽前深翻30 cm左右,結合翻地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最好選用腐熟羊糞1 500~2 000 kg/畝或商品有機肥140 kg/畝、開門子海藻酸復合肥料(硫酸鉀N-P2O5-K2O為16-5-24)20 kg、磷酸一銨(N-P2O5-K2O為11-49-0)20 kg,結合旋耕施人田中。追肥原則:少施苗肥、巧施薹肥、輕施保蕾肥、施好冬肥。
4 定植
一般選擇在4月中、下旬定植,肥地稀植,瘠薄地密植,采用寬窄行定植,帶幅1.8 m,覆70 cm地膜,小行距為40 cm,大行距為140 cm,株距20 cm,深10 cm左右,密度為每畝3 900~4 100株。定植前對根部進行修整和處理,按種苗大小分級定植。
5 苗期管理
5.1 苗期(5月) 中耕除草深度10 cm左右,不要傷幼苗,1~2次;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施肥溝施、穴施均可,提苗以尿素為主,輔以45%高濃度復合肥,每畝25~40 kg。
5.2 抽薹期(5-6月) 每周澆水1次,缺水不利于抽薹。施尿素22.5 kg/畝、過磷酸鈣15kg/畝、硫酸鉀7.5 kg/畝。
5.3 蕾期(6-8月) 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排放積水,防止脫蕾。巧施氮磷鉀肥,采花后5~10天,撒施45%高濃度復合肥45 kg/畝。葉面噴微肥,噴施螯合態葉面微肥800倍液,補充鈣、鎂、硫、鐵、鋅、鉬等。
5.4 采收 6月20日開始采摘,8月10日結束。鮮花在開放前采摘結束,采摘的花蕾從外觀上看個大飽滿,質地松,顏色黃綠,花朵欲開未開。采摘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花柄,從花蒂和薹梗連接處輕輕折斷,成熟一朵采收一朵。
5.5 秋冬期 葉片枯黃后齊地割苗,不能提前割苗,以免影響第2年分蘗。用細土將露地根部覆蓋,培土封根便于安全過冬,并給蔸周圍撒肥、深翻松地,促進土壤水、肥、氣、熱的協調。
6 病蟲防治
6.1 農業防治 一是合理施肥。氮磷鉀配方施肥,促進黃花菜健壯生長。二是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濕潤,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或地表濕度過大。三是清潔田園。及時松土除草,采收后拔薹割葉集中燒毀,及時翻土,消滅越冬病菌和蟲卵,減少來年病蟲害。
6.2 化學防治
1)銹病。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50 g/L嘧菌酯懸浮劑330~500倍液,或250 g/L戊唑醇水乳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2)葉枯病。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均勻噴霧。
3)紅蜘蛛。發生初期,用5%唑螨酯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或43%聯苯肼酯懸浮劑1 800~2 700倍液,或1.5%苦參堿可溶性液劑750~1 000倍液,均勻噴霧。
4)蚜蟲。發生初期,用200 g/L吡蟲啉3 000~6 000倍液,或10%烯啶蟲胺水劑1 000或1.5%苦參堿可溶液劑性750~1 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400~3 000倍液,均勻噴霧。
7 制干
7.1 太陽殺青制干法 搭建塑料大棚,將采摘下來的新鮮黃花菜燜曬3小時左右,待黃花菜由青黃變為淺黃后,用托盤晾曬。
7.2 烘干法 利用蒸汽烘干設備烘干,將采摘的新鮮黃花菜均勻倒人烘盤,厚度10 cm左右,溫度70~75℃,待有清香味溢出,花從黃綠變為淡黃后,溫燜20分鐘。殺青后排濕,溫度控制在45~55℃進行烘干,烘干后晾涼裝袋。
參考文獻
[1]尚國佐.鹽堿地種植黃花菜[J].山西農業:致富科技版,2008(8):1.
[2]傅茂潤,茅林春.黃花菜的保健功效及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6(10):108-112.
[3]梁彥信.景電高揚程灌區次生鹽堿地危害與治理建議[J].中國水利,2016(7):55-57.
陳其睿,陶英,化得娟,甘肅省景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郵編730400。
收稿日期: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