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娟/文
本文從科學的呼吸方法、利用腔體共鳴優化發聲、充分打開喉嚨、咬字清晰干脆、音色與角色貼合、融合我國傳統的演唱方法和創新演唱新形勢七個方面分析了聲樂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并且從深入理解歌曲情感、運用演唱技巧處理情感、重視美聲唱法中的個性化表達和融入個人的真情實感四個方面分析了在聲樂歌曲中表達感情的技巧。希望能為相關演唱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美聲演唱是聲樂表演過程中的重要組成形式。美聲唱法是一種起源于意大利的,有著獨特唱腔的歌唱方法。這種歌唱方法由于其獨特性而文明于世,為人們帶來了良好的聽覺體驗。而美聲演唱的技術和聲樂歌曲中的情感表達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激起聽眾的情感共鳴,就需要演唱者在提升個人演唱技巧的同時更好地把情感融入到歌曲中。
控制氣息是美聲演唱中最為重要的技巧之一。只有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利用科學的呼吸方法控制住自己的氣息,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美聲唱法的效果,更加流場地表達出歌曲中的感情。在美聲唱法中,演唱者可以通過調整氣息來實現控制聲音的長短,也可以說聲音的質量和氣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為了能夠發揮出渾厚、具有穿透感的聲音,給予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演唱者在歌唱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氣息,讓氣息能夠勻稱地發出。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首先需要深吸一口氣,并且讓氣息深入肺部,使橫膈膜向下移動。但是為了保證聲音的圓潤和飽滿,不可吸氣過多,以防聲音出現干澀的情況。在演唱者進行演唱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好呼氣的速度,并且不能漏氣。常見的呼氣方法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混合呼吸法,這三種方法中氣息停留的時間和吸氣的深度都有所區別,分別能夠適應于不同的歌曲。需要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時候根據歌曲的具體節奏和情感選擇不同的呼吸方法來進行演唱,確保歌曲中的情感能夠最大化地表現出來。所以為了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控制演唱者的氣息,使演唱者的演唱效果能夠最大化,需要在平時練習的時候練習快速吸氣然后快速呼氣,讓胸肌能夠保持擴張的狀態,并且全身要盡可能地放松,以此來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
如前文中所述,如果演唱者想要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發出洪亮的聲音,提高歌曲對觀眾的感染力,就需要借助腔體的共鳴,讓原本的發聲更加洪亮和更加有力,在美聲演唱的過程中,常見的機制腔體共鳴方式有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三種。前兩種共鳴方法需要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對共鳴的聲區位置有著輕型的認知,在演唱的過程中通過讓頭部發生震動感以達到共鳴的效果,讓聲音能夠具有更強的穿透力和穿透效果,更方便表達出歌曲中所蘊含的感情。而胸腔共鳴的方法和以上兩種共鳴方法有著一定的區別,由于胸腔共鳴的器官位置較低,所以往往會用于低音的演唱中。雖然不同的美聲唱法中所共鳴的腔體位置有著一定的區別,但是由于演唱器官有著其共性,為了能夠讓共鳴器官和其他的器官相協調,演唱者在進行真假聲切換的時候需要利用多個共鳴器官來實現整體共鳴。
喉嚨也是一種重要的發聲器官,并且能夠在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提供良好的聲音表現力。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演唱歌曲中的感情,就需要在進行演唱的整個過程中保持一種喉嚨打開的狀態。本文中所指的喉嚨打開是在咽腔打開的基礎上將共鳴腔延伸到咽腔喉嚨、喉頭等部位。當演唱者在進行練習的時候,可以采取微笑的方式來抬起笑肌,并且可以利用打哈欠的方式來進一步輔助演唱人員練習喉嚨打開的方式。在結合了笑肌和打哈欠的方法進行練習之后,為了能夠進一步發揮出發聲聯系在提高演唱人員演唱能力和演唱效果上的作用,還需要結合元音來進行演唱練習。i 元音能夠起到加大聲帶力量的作用,而u 元音能夠起到讓喉嚨在內部沖擊的作用下進一步打開的作用。通過演唱者不斷地練習,能夠完全打開喉嚨,從而使演唱者的聲音能夠更加圓潤和飽滿,能夠更好地調動個人情緒,配合歌曲本身的意境來完成演唱工作,也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
美聲唱法在文藝復興時期起源于意大利,演唱者會通過面部共鳴的方式來更好地表達出歌曲中的感情。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提升歌曲演唱效果,傳統的美聲唱法中發聲位置一般暗較為靠后,所以唱腔沉悶、穿透力弱。由于我國的傳統聲樂中往往需要依靠演唱者的唱詞來表達出劇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性格特征,所以這種唱腔沉悶的美聲唱法在我國的聲樂實踐中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能夠使美聲唱法向中國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結合本地的演唱技巧來對其進行創新和進一步的發展,演唱者需要在演唱的過程中保證字頭到字尾的連貫性,以一氣呵成的方法來完成演唱。并且在咬字的時候也不可咬字過緊,以防觀眾聽不清。在收尾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出字節的發音,需要正確把控好氣息,來控制字音收尾的位置,不能收得太早或者太晚,做好氣息的把控。另外,在演唱不同語言的歌曲時,需要演唱者及時按照該語言的演唱習俗來調整發生位置,如在演唱意大利歌曲的時候需要強調元音位置。
如前文中所述,演唱者能夠通過自身的唱腔變化來達到改變主角情感的效果,如當歌唱者想要表現對愛情的向往時,可以采用甜蜜、柔軟的唱腔,而在演唱復雜的情感時,歌聲旋律也具有較大的起伏,具有戲劇性。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讓音色和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相貼合,就需要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將自身置于角色的生活中,并且抓住演唱的著力點,更好地凸顯出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形成鮮明的藝術效果,吸引觀眾的情感。好的歌曲演唱不僅能夠充分調動觀眾感情,讓觀眾能夠參與到歌曲表演的整個過程中,還能夠形成深遠的意象,以一種完整的聲樂形象來進一步提升歌曲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在演唱者進行演唱和訓練的時候務必要抓住歌曲的核心部分,強調高潮部分的音樂情感,以此來更好地表達出角色的感情。好的聲樂演唱是一種對于歌曲的二次創作,并且能夠通過對不同歌詞的強弱處理來進一步使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能夠迸發出來,提升歌曲本身的感染力。
在我國聲樂藝術家進行歌曲演唱時,不僅要根據國際標準學習國際化美聲唱法,更要把歐美國家的美聲唱法與我國傳統唱法相結合,從而使美聲唱法能夠立足于國內聲樂發展,不斷創新,走向國際。自美聲唱法在五四運動之后傳入國內,相關人員就一直在對美聲唱法進行本土化改良。其中,楊仲子所創立的北京音樂傳習所中便有美聲唱法相關教學內容。但是由于美聲唱法起源于歐美國家,所以受當地語言系統和語言習慣影響較深,咬字不清晰是美聲唱法流傳之初的一種主要缺點。在相關人員對美聲唱法進行本土化改良時,應該立足于我國傳統音樂形式,積極對美聲唱法進行改良。使具有中國民族特色性質的美聲唱法進一步走向世界,實現中國文化的宣傳和發揚光大。我國的優秀民族音樂演唱者如宋祖英、李谷一等,已經通過不懈努力將中國的獨特聲樂文化帶向維也納金色大廳等音樂廳,使這種具有東方文化色彩和西方藝術氣息的新型聲樂文化走向世界,被全世界更多的人所認知和理解,真正實現了中國聲樂的國際化。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人們對美的欣賞也在不斷改變。由于美聲唱法其歷史悠久,并且許多歌唱家在進行演唱時會有一些個性化演唱技巧,常此以往吸引到大量聽眾。由于人們普遍喜愛熟悉事物,在長時間聆聽過后,人們對傳統美聲唱法情有獨鐘。為了能夠順利將原本以意大利語為基礎的美聲歌唱技巧融入我國傳統的以古詩詞為基礎的傳統聲樂中,需要相關人員積極創新美聲藝術形式,在歌曲演唱和歌詞編寫兩方面積極創新,使現代我國美聲技巧既能吸引傳統美聲聽眾,也能吸引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聽眾。除此之外,隨著美聲唱法和我國傳統唱腔的融合,歐美文化也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碰撞,發生奇妙的反應。有利于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和諧發展。
歌曲演唱的過程是演唱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對歌曲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并且把歌詞中所描述的內容呈獻給聽眾的過程。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歌曲中所描述的內容呈獻給聽眾,就需要演唱者首先對歌曲本身有著全面的了解,了解歌詞的真實含義和歌曲本身所包含著的情感,以此來讓歌曲中的情感能夠更好地被表現出來。歌曲中的情感和內涵不僅和創作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和歌曲所創作的時代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抗日戰爭時期的歌曲往往激昂澎湃,充滿革命感,所以在演唱之前,演唱者也需要做好歌曲的背景調查工作,深入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和創作者的生平故事,深刻挖掘歌曲本身所蘊含的情感。如歌曲《風蕭瑟》是一首情感基調相對悲傷的歌曲,在演唱者對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進行深度挖掘之后可以得知,這首歌曲是根據魯迅先生的小說《傷逝》所改編而來,描寫了主人公和丈夫之間的愛情出現裂痕,無比心痛和糾結,決定離開丈夫的時候所唱。所以在演唱的時候,演唱者也需要融入悲傷的情感基調。
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不僅需要用豐沛的感情來表現歌曲中的內容,也應該利用優秀的演唱技巧來處理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如果演唱者空有一腔情緒,卻因為缺乏表達技巧而無法表現出歌曲中的內涵,演唱效果也是不佳的。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表現出歌曲中所蘊含的內涵,需要演唱者注意調整自身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之間的配合程度,使二者能夠實現互相成就。在演唱之前,演唱者需要對歌曲機械能背景調查,以明確歌曲的情感基調,在接下來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根據歌曲的情感基調來適當調整音高和共鳴的位置,以此來讓歌曲的情感內容更加飽滿,能夠被更好地表現出來。如在演唱《斗牛士進行曲》的時候,為了表現出激昂壯闊的斗牛場景,就需要以適當提高音高的方式來表達出歌曲的激昂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歌唱《漫步街道》的時候,需要通過立體的演唱技巧來讓主人公的形象進一步豐滿,讓演唱技巧能夠真正為表達主人公的情感服務,使歌曲演唱能夠真正地帶動觀眾感官。
由于聲樂表演本身就綜合了視覺和聽覺,所以為了能夠讓聲樂表演發揮出最大的表演效果,就應該在對演唱者進行聲樂訓練的同時進行表演訓練,以此來讓演唱者能夠在訓練的過程中形成就有獨創性的臺風,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在設計美聲唱法中的個性化表達方式的時候,需要結合呼吸、空間、眼神和步伐等多個方面,并且把這些方面和曲譜本身結合在一起,發揮出藝術表達的感染力。在設計個性化表達方式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歌曲本身的情感基調和風格特點來進行,而在設計手勢動作的時候也應該結合歌曲本身的節奏變化,讓手勢變化能夠起到帶動演唱者內心情感變化的作用,從而更進一步地提升歌曲的感染力,使觀眾的感情能夠被演唱者帶動,投入到歌曲本身中。考慮到舞臺表演的空間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演唱者充分發揮出眼神的作用,以眼神的變化來的表現出歌曲中所描述的近景和遠景,擴充舞臺的豐富程度。并且在歌唱的時候也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呼吸,保持有節奏的呼吸。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歌曲本身的吸引力,就需要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時候將個人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樂曲中,以個人的感情來帶動自己的音色,讓歌曲能夠充分地打動觀眾。演唱者可以在演唱的時候想象自己是歌曲中的主人公,并且設身處地地為主人公的遭遇和經歷進行設想,先讓歌曲中所蘊含的感情打動自己,再進行演唱的話,才能夠讓歌曲打動其他的觀眾。如果歌曲的演唱者本身生活閱歷較少,無法和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充分共情,則可以適當求助于家人和老師,從家人和老師的經驗中進一步吸取經驗。如在演唱意大利歌曲《冰冷的小手》時,由于演唱者本身對意大利相關的文化不了解,也不了解意大利語的讀音。在這種時候就需要先去調查歌曲中的背景資料,歌曲的寫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個人生平,并且結合歌曲中的背景古樹來進一步體會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在演唱的時候才能夠更好地把歌曲中的情感表現出來,從而提升歌曲本身的表現力,讓更多的觀眾也能夠受到歌曲的感染。
綜上所述,美聲唱法是聲樂演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講究的是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的充分融合。要想完成高質量的演唱,就需要演唱者在提高個人演唱水平的同時將情感融入到歌曲中。所以,演唱者需要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不僅需要從呼吸以及共鳴等方面來磨練演唱技巧,更應該自如地融入和運用情感。所以,演唱者在鍛煉個人演唱技巧的同時也需要鍛煉感受歌曲中情感的能力。■
引用
[1] 梁創.聲樂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與情感表達[J].藝術評鑒, 2021(20):72-74.
[2] 焦洋.美聲演唱中技巧和氣息的應用對情感表達的影響[J].藝術品鑒,2021(24):185-186.
[3] 于麗峰.意大利美聲“面罩唱法”的藝術特點及練習技巧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21,19(4):149-151+156.
[4] 陳亞麗.四川民歌與美聲唱法的融合:以《槐花幾時開》為例[J].藝術品鑒,2021(20):48-49.
[5] 李永春.美聲唱法演唱中外作品的若干技巧核心思路分析[J].參花(上),202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