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鑫 王龍飛 王新宇
起點大神作家卓牧閑被網文界譽為“警務小說”流派的開山鼻祖,而目前對于“警務小說”概念的界定,學術界尚未有統一定論。考察卓牧閑“警務小說”的創作特色,并與目前以警察為描寫對象的作品相比較,筆者認為此處所指的“警務小說”是以警察為主要人物,以警察維持社會治安和打擊違法犯罪等事件為主要線索來全面描寫警察日常生活的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卓牧閑以《韓警官》《朝陽警事》《老兵新警》為代表的“警務小說”一方面緊貼社會日常生活,以小人物的視角來考察寶貴生命,思考人生況味,書寫現實生活百態,折射時代價值觀念,充分體現出文學提升人的精神素質、滿足人的文化需求并由此推動社會發展的價值與功能;另一方面又迎合網絡小說作為消費文學的特點,創新網絡小說“金手指”“升級”等敘述技巧,在收獲流量的同時取得了通俗而不媚俗的理想效果。本文試從上述兩個方面分析卓牧閑“警務小說”系列的創作特色。
文學要通過文字來啟示讀者,引發其對人性的思考和對世界的認知,能夠讓其讀后滌蕩心靈、感受生活、感悟生命。雖然網絡文學“往往是以平民姿態、平常心態寫平庸事態, 以撒播感覺來表達自矜的平庸,讓高雅相容于世俗,精英存形于普泛,神圣崇高降格為低微和平凡”,但一些網絡文學作品通過平庸事態與低微平凡同樣表達了對人性的思考和世界的認知,表現出了網絡文學向傳統文學的靠攏,體現出作品的文學性。本節將從敘事母題、人物形象、思想主題三個角度分析卓牧閑“警務小說”系列文學性的發揮與增強。
個人成長與宏大敘事是傳統文學中的兩大敘事母題。敘述個人成長故事的小說被學界稱為“成長小說”,大多成長小說在內容敘述上走的是“雙線型”路線:第一條表現為主人公面對現實表現出的不平衡——失意、受挫;第二條是心理精神上重建的平衡——不放棄。兩條路線間的連接點即為“思考與行動”。“展示的層面為主人公與內部自我,以及與外部社會環境間的較量。”而網絡文學令人滿足,嚴肅文學讓人咀嚼痛苦。雖然網絡小說借鑒了個人成長的母題,但是成長趨向上存在差異。先鋒小說、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小說等傳統文學更多的是突出主人公成長歷經的磨難,而網絡文學中則重在突出磨難后的成功,磨難的功能在于讓主人公奮發圖強,是作為主人公走向成功之路的跳板,目的在于制造期待感,使讀者產生爽感。如《朝陽警事》中的主人公韓朝陽剛入職時因專業不對口以及不愿加班被所長分配到朝陽社區的警務室工作,但之后的敘述中主人公就開始了逆襲之旅,最后成為火爆全網的最美警察。這正是網絡小說對“個人成長”主題的再創造。
自古以來,中國敘事文學就具有宏大敘事的特點,中國現當代文學一直把史詩性質與宏大敘事當成追求的最終目標和評價的最高標準,網絡文學同樣廣泛采用宏大敘事,并且“敘事時空之‘宏大’令人瞠目結舌”,而現實題材網文中的宏大敘事多集中于對“重大主題”的書寫。卓牧閑“警務小說”以小人物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故事,產生了“纖塵之中看大千”的美學視野,其作品是一部當今社會發展的記錄簿,全面書寫時代大事,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勾勒出一幅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如《老兵新警》在講述主人公韓昕破案中深刻地展示出當今社會主要面臨的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對公共安全危害極大的犯罪形態。同時,又是一部中國改革開放的沉浮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縮影。如《韓警官》中既有蠶絲廠國企改制、韓博父親創業故事和合金會等經濟題材,又有打擊氣功、傳銷等活動,這些情節中無不透露著時代的厚重,細節也洋溢著年代的氣息。
小說事件離不開人物的演繹,在每一個敘事文本中,人物往往以異彩紛呈的形象特色置于故事層的中心位置,作者也將其精神、道德或心理“人格化”,使故事世界呼應人文品質及藝術真實,并給敘述文本帶來認知、感情、價值這些因素,從而讓二次敘述者能對人物的主觀意識行為有所理解。在卓牧閑的“警務小說”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人物來傳達認知、表達感情、傳遞思想。
首先,作者塑造了一批典型的警察形象,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都代表了不同的警種形象。《韓警官》中韓博是改革開放后新刑警的代表;《朝陽警事》中韓朝陽是新時代下社區民警的代表;《老兵新警》中韓昕是當代禁毒警察的代表。雖然警種不同,但作者賦予人物的性格特點卻又有相似之處——敬業正直、懲惡揚善、為民解憂、保家衛國。除了主人公以外,作者還塑造了一群特色鮮明的警察形象,如《韓警官》中為破案千里走單騎的程瘋子和《朝陽警事》中一輩子扎根基層的顧爺爺。其次,作者還塑造了一批警察親屬的形象,有《韓警官》中為了兒子的事業始終不愿做老家生意的韓父,有無怨無悔照顧一級英模生活的林嫂。最后,作者塑造了時代人物群像,其中有發家涉黑后期洗白的企業家形象(《韓警官》郝英良);有家庭幸福的偷渡客形象(《老兵新警》馬路班班);有開辦企業的有志青年(《朝陽警事》張貝貝)。這些形象既拓展了文本內容,又能使主角形象立體鮮明,充盈了原本單調的故事情節,發揮了一定的敘事功用。
文學之價值在于“能宣彼妙音,傳其靈覺,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卓牧閑“警務小說”的最可貴之處,就是作家有一種昂揚向上的人文情懷,積極傳遞著正能量,試圖突破現代社會帶給人的枷鎖,讓人相信生活雖然瑣碎但未來仍有希望,愛情、友情始終陪伴著我們,從而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溫暖與慰藉,使人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朝陽警事》中韓朝陽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剛剛步入社會,青澀懵懂,之后在工作中憑借他心中那一顆善心和肩上所承擔的使命感獲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與支持。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活著的價值和積極努力的意義。在每一個案件的背后也隱含著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如《老兵新警》中的一系列緝毒案件深刻描述了毒品對人的身體和精神的危害,凡此種種,無不表現出毒品對人的異化,引發了讀者的思考。
網絡文學首先是消費文學,是面向市場的一種文學形態。某種意義上講,一部網絡小說只有獲得了所謂的流量,才有具備優秀的資格,撲街作品單純從文學消費與接受的角度講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因此,網絡小說必須吸引讀者,符合其預期視野,激發其購買欲望,以獲取流量。為達到上述目的,傳統的“男性視角”都市類現實題材網絡小說通常會采用升級、金手指、扮豬吃虎的敘事技巧,以升遷、暴富、征服、美女加身為主要情節,甚至有的小說以情色為噱頭,大量使用裸露的語言,過分追求感官刺激,落入“三俗”的泥淖。卓牧閑“警務小說”系列在采用傳統“男性視角”網絡小說的敘事模式的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所選擇,有所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文筆者將以升級、金手指兩種敘事技巧為例,分析卓牧閑“警務小說”對傳統網絡小說敘事技巧的選擇與突破。
“升級”的本意是指從較低的級別升到較高的級別,在網絡小說中是指主人公通過各種手段實現自身能力的逐步質變和階層的跨越。當前網絡小說大都以升級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敘寫主人公不斷升級、獲得成功的故事。玄幻類小說的升級系統是以自身能力的逐步質變直至最強為主,都市現實類作品則更偏重于階層跨越的過程及其結果。而不同題材的都市現實類作品,其階層跨越的具體方式又有所不同,其中商場類小說的升級模式是暴富,如小說《重生之財源滾滾》中的主人公李東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家全球市值第一的超級商業帝國。官場文則是迅速升遷,如小說《還看今朝》中的主人公沙正陽20年從科員升到正省級干部。雖然升級方式不同,但小說都突出體現了兩個特點:一是時間跨度之短,二是地位跨度之大。通過這樣的升級模式,小說可以極大地滿足讀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缺失,使讀者產生優越感、成就感等體驗式快感,但由于這種升級模式的泛濫以及缺乏真實性等問題,不少老書蟲已經產生了審美疲憊與審美厭惡。
卓牧閑“警務小說”系列的早期作品《韓警官》依然采用了官場文中迅速升遷的升級模式,但在《朝陽警事》《老兵新警》的創作過程中,作者試圖逐步打破上述升級模式。首先,作者有效借鑒了推理小說、懸疑小說等驚險神秘小說的“罪案—偵查—解謎—破案”模式,一起起案件的偵破就成為作品升級模式之一。其次,作者還將主要人物個人能力的增長和家庭生活的圓滿作為升級的一種模式,如《朝陽警事》就講述了韓朝陽從一個懵懂的大學畢業生到一個成熟警察的故事,故事中還有韓朝陽結婚、買房等對普通人來講的個人大事,這種升級模式有時使得情節趨于平淡,但其根據現實的本來面目展現普通警察的人生歷程,又是一次全新而有意義的嘗試。
金手指是與升級密切相關的一種敘事技巧,是指主人公身上能夠迅速升級的特殊能力,有學者稱之為“網絡小說爽感編碼最重要、最常見的技巧”。官場、商場小說的金手指常是主人公的穿越重生,醫生流、文娛流等行業文更多的則是主人公偶然獲得的系統;甚至有些小說的金手指還是透視眼、讀心術等異能。然而,這些金手指類型本質上都是普通人渴望改變一地雞毛現實生活的主觀臆想,本身沒有可實現性。
在卓牧閑的“警務小說”中,筆者認為小說的金手指是主人公自身具有的被社會所公認的優良氣質和性格特征。如《韓警官》中主人公韓博在本科畢業后,為滿足工作需要,參加律師職業資格考試,之后又考取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雙碩士學位,人物經歷設置非常符合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人格特征。由于讀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為人處世難免有所不足,因此,閱讀時會自動產生代入感,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故事中,想象自身擁有主角的完美人格。這種金手指設置會直接使讀者評價自己已有的人格品質,主動引導其人格向更高目標發展,實現其人格的自我完善。
總之,目前學界對于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討論仍在持續,“文學作品確實有高下之分,有雅俗之別”,但文學體裁的不同不能成為文學崇高與低劣的評價標準,只要是有一定的社會擔當和責任,能體現出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讀者能夠受益的作品,就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文學只有做到嚴肅而不教條、通俗而不媚俗,才能成為文學性與消費性相一致的作品。卓牧閑的“警務小說”為當前網絡小說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文學范式,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