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怡穎
深夜,陰暗的倉庫中,“一只耳”團伙正在搬空大家過冬的食物,不料被“黑貓警長”抓個正著。正當警匪大戰一觸即發之時,“黑貓警長”竟被一條帶魚“收買”,輕輕松松放過了“一只耳”。以為有了靠山愈發橫行霸道的“一只耳”,殊不知早已落入“黑貓警長”設下的陷阱……這是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體育老師馬超群帶領學生拍攝的最新短片《黑貓警長》中的情節。在此之前,他們拍攝的四部短片多次登上熱搜,獲贊無數。從構思劇本、編排舞蹈到拍攝剪輯,馬超群身兼數職,在“跨界”之路上玩得不亦樂乎。
作為一名教授啦啦操課程的體育老師,馬超群深耕專業領域,帶領團隊屢獲國內外大獎。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有一個“導演夢”:顛覆傳統體育教學范式,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自己理想中的體育課,挖掘出體育更深層次的育人價值。在他的鏡頭中,每一幀精心剪輯的畫面都蘊含著對現實的思考和滿滿的正能量;在他的引領下,每一名參演的學生都在極強的代入感中體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生活教育”。

一片寂靜的叢林中,只有微風吹拂樹葉沙沙作響。隨著一聲響亮的“修橋!”,埋伏的戰士們應聲而動,爭分奪秒地搶修木橋。不幸的是,敵人還是來了,在炮火的掩護中,無數戰士前赴后繼,最終,他們用血肉之軀撐起了這座橋梁。電影《金剛川》中的這一經典橋段,在小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中得以重新詮釋,令無數人淚目。借由舞蹈的形式,不變的愛國主義內核在全新的演繹中,迸發出了獨屬于青少年的生機與力量。
談及這部最先“出圈”的作品《最可愛的人》,馬超群認為是時機、靈感和興趣三重加持的成果。彼時正逢建黨百年,馬超群要帶領學校的啦啦操隊參加比賽,在思考如何將愛國主義教育和舞蹈相結合時,他聯想到了之前看過的電影《金剛川》。愛國主義題材的大制作影片屢見不鮮,而讓一所小學的十幾個孩子去演繹同樣的內容,無疑是全新的嘗試和挑戰。基于自己對拍攝短視頻的興趣,在學生們的配合和各方的支持下,馬超群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完成了這部短片的拍攝。“我希望這支舞蹈不僅僅留在賽場上。拍成視頻短片,能夠讓它留存得更久,也可以更加直觀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馬超群如是說。同樣的想法,在后面的《西路壯歌》《青春》等作品中一以貫之。對學生而言,通過親身演繹的方式,革命先烈不再只是印在課本上的照片和故事,拍攝的過程宛如與他們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在對先烈事跡更為深刻的體悟中獲得了思想上的升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懂得珍惜并將愛國主義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金沙小學四(1)班學生馬一冉對記者說。
學生學習生活的日常點滴和喜怒哀樂,是馬超群最為關心的事情。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一次次刺痛公眾敏感的神經。在關注到又一則校園霸凌的新聞之后,馬超群坐不住了,對霸凌事件的憤慨和兒時的相關經歷讓他決定再次通過拍攝啦啦操短片的形式“發聲”。于是,《反校園暴力》應運而生。視頻中,“霸凌者”囂張跋扈、“被霸凌者”悲傷無助,學生們憑借對角色的深入理解真實地展現出一場校園霸凌的發生和終結,也讓屏幕前的觀眾感同身受。作為這部短片的參演者,金沙小學六(1)班學生黃少涵感觸良多:“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段舞蹈,我被‘老大’當成替罪羊推了出去,在警車車燈的照射下,嚇得手一直在抖動。我們不僅要拒絕成為‘施暴者’,遭到霸凌時也要學會反抗并如實告訴老師和家長,這樣才能真正杜絕此種行為,向校園霸凌勇敢地說‘不’!”“霸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毀了他們的一生。”馬超群表示,希望通過這部短片,提高整個社會對包括校園霸凌在內的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關注,進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各方應對此類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在將舞蹈和現實教育意義結合的過程中,馬超群也有很多“靈光乍現”的時刻。作為經典動畫片,短短5集的《黑貓警長》承載了無數人的童年記憶,馬超群也不例外。恰逢當時要編排一支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舞蹈,于是,“向經典致敬”的想法出現在了馬超群的腦海里。不同于動畫片中的剛正不阿,短片中的“黑貓警長”面對“一只耳”的賄賂選擇將計就計,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抓捕戲碼。這種“反差”感賦予了黑貓警長更加生動的形象,為“反腐倡廉”的內核填充了真實的血肉。“弘揚正能量,我們看過太多的文字,聽過太多的口號,面對這些宣傳,大家很可能會一帶而過,難以共情。我們拍攝的內容始終圍繞著傳遞正能量的核心,希望通過這樣較為新穎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觀看和傳播,找到一個新的切口去深化價值觀教育。”馬超群對記者說。
拍攝短片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技術問題,作為“門外漢”的馬超群在拍攝伊始就遭遇了重重困難:缺少專業設備、不會運鏡、拍好的素材沒有聲音等,這些都考驗著“新手導演”的勇氣和耐心。在學校的支持下,馬超群購置了電腦、麥克風和補光燈,再加上自己的一臺微單相機,大部分的作品就誕生于這些設備中。雖然設備相對“簡陋”,卻拍出了網友盛贊的“大片”質感,這離不開馬超群的學習和鉆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馬超群的口頭禪。家中的書房是他的“研究室”,網上搜索教程、自學拍攝剪輯,有時會忙碌一整晚。愈加嫻熟的拍攝技巧、穩步提高的成片質量以及不斷攀升的評價口碑,是對馬超群努力付出的最好回饋。

為實現最佳的呈現效果和代入感,真實場景的還原不可避免。但對于年紀尚小的學生而言,環境的惡劣、時間的緊湊乃至拍攝過程中的“誤傷”,都是十分嚴峻的挑戰。《最可愛的人》選取了黃河邊作為拍攝場地,夏季烈日的暴曬、泥水中的摸爬滾打、煙餅的熏人氣味,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會經歷的事情在拍攝的過程中卻成了常態,給“溫室花朵”們設置了重重關卡。本以為會聽到各種各樣抱怨的馬超群卻驚喜地發現,學生們在沉默中將困難一一克服。《最可愛的人》拍攝完成后,學生們的臉上、衣服上沾滿了泥巴,但他們只是隨意一抹,絲毫不在意:“我們這根本不算什么,當年戰士們要比我們辛苦千倍萬倍。”在面對拍攝《反校園暴力》中激烈的肢體接觸帶來的疼痛時,他們也不曾有半句怨言,依然投入飽滿的熱情完成拍攝。在片中飾演“被霸凌者”的馬一冉,每次被“欺負”之后都會得到滿滿的關心:“拍攝的時候,同學們不停地問我‘有事沒’‘疼不疼’,整個過程讓我感受到了同學之間溫暖的友誼。”拍攝夜場戲的時候,有時候會拍到凌晨兩三點,但經過“特許”、轉天可以晚點上課的小演員們大部分還是準時來到了學校。“學生們的能量超乎想象,對于熱愛的事情他們會付出成倍的努力并激發出克服困難的巨大勇氣,在對自我要求的不斷提升中收獲進步和成長。”馬超群對此深有感觸。
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也給予了馬超群充足的信心。沒有適宜的場地,校長便借助自己的人脈幫忙協調;沒有專業的團隊,學校的教師便充當“化妝師”“燈光師”和“音響師”;沒有精致的道具,學生家中的物品便成為可利用的資源。起初,一些家長覺得馬超群做的事情“不務正業”,拒絕讓孩子參加,但在深入了解之后,又將孩子送回了拍攝隊伍中。“現在很多家長認為,這樣‘不正經’的教學方式能教給孩子最‘正經’的知識。一些家長甚至成了我們的志愿者,有時間就會來協助拍攝。”談及此,馬超群的語氣中有滿滿的自豪。
2015年,馬超群大學畢業來到金沙小學任教,七年的時間里,帶領學校啦啦操隊拿到70多個大大小小的獎項。在學生眼中,平日里的馬超群是可以一起分享零食、討論八卦的“搞笑馬老大”,和學生們亦師亦友,打成一片,相處的時間甚至比家人還多;而訓練時的馬超群就會換一副嚴肅認真的面孔,犀利地點出學生們出現的問題,高標準地對待每一個鏡頭。很多看過馬超群短片的網友,都為小演員們“炸裂”的演技所折服。無論是革命戰士的堅毅果決,還是被欺凌者的惶恐懦弱,抑或反派的放肆邪惡,學生們都捕捉得精準到位,演繹得入木三分。事實上,作為“非科班導演”的馬超群,更多地執著于舞蹈動作的糾正,并未給學生們提供專業的表演指導,而是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去揣摩人物性格、把握表演尺度。《反校園暴力》的領舞、金沙小學六(3)班學生李鑫萌說:“這部短片中我扮演壞學生的‘老大’,剛編這套舞蹈時,我不知道動作該怎么做,應該配以什么樣的表情。在馬老師的細心指導和示范下,結合平時在電影里看到的情景,我嘗試對這個角色加以自己的理解,從而展現出‘壞’的一面。”在馬超群看來,“臨場發揮”的自然情緒流露遠比規訓得一板一眼的演技真實得多。也正因如此,馬超群在“選拔”演員的時候不會囿于所謂的演技水平等外在條件。“只要愿意,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在“五育并舉”“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下,“體教融合”再次成為熱點。作為體育教師的馬超群,深切體會到體育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全民健身’的思潮下,體育的意義不只局限于提高身體素質或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的意識和習慣。更進一步地,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和迎難而上的勇氣。”在馬超群看來,“體教融合”在實踐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將體育從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借助網絡流行的短視頻形式,融入現實元素傳遞正向價值觀,正是他為此做的積極嘗試。
作為金沙小學的特色課程之一,馬超群教授的啦啦操已成為學校乃至金水區一張亮麗的名片。在一次次短片拍攝過程中,啦啦操隊員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對現實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也生發了更多的思考和體悟。馬超群對此欣慰不已:“每個人都有各自關注和喜愛的領域,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愛好也會不一樣,參加比賽拿冠軍是對現階段的肯定,而不一定是畢生的目標,我只希望體育能夠成為一個人的‘底子’,給予他們強壯的身體和堅韌的品格,為推動他們在各自的人生中實現更好的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