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習
(北京舞蹈學院 北京 100081)
戲劇表演是十分重要的藝術形式,要想實現完美的戲劇演出,戲劇演員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戲劇演員的素質會對戲劇表演產生直接影響,優秀演員通過表演能夠使戲劇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并可保證戲劇的藝術性大幅提高。對于戲劇演員來說,形體語言是十分重要的演繹方式,針對形體語言展開深入探析,可以使戲劇演員的專業素質大幅提升。
對戲劇表演進行分析可知,形體語言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形體語言可以營造出具有沖擊性的舞臺效果,具體來說,一是可以使表演更具活力。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有些內容無法直接通過語言呈現,如果用表情元素來表達,舞臺表演就會顯得較為枯燥。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選擇形體語言。從演員的角度來說,如果肢體語言較為豐富,內容表達就會更加直接,而且會更為豐滿。二是能將角色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形體語言主要利用形體的方式達成表達目的,觀眾通過演員的形體變化能夠感受到其要傳遞的情感。比如,演員在表現憤怒的情緒時,常用的形體語言是捶胸頓足,在這個行為的影響下,觀眾也能切實感受到這一點。在表達人物情感的過程中,形體語言是不可缺少的形式,而且其效果更為理想,尤其是能夠保證戲劇內容更為豐富。三是可以清晰呈現角色內心世界。在進行戲劇表演時,角色內心世界的演繹難度是較大的,不同的演員會選擇不同的演繹方式,對效果進行衡量的主要標準就是觀眾是否會產生共鳴。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演員需要對角色進行深入解讀,并選擇合適的表演方式,而形體語言的應用則是較為常見的,良好的形體語言可以將內心世界充分展現出來,角色內心、外在表現間產生的沖突能夠使角色內心逐漸顯現,最終使表演贏得觀眾的認可。
在進行戲劇表演時,演員的選擇是不可忽視的,也就是要依據具體的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演員。從演員要求來說,具體包括三種,即表演、舞蹈、歌唱,從表面來看,三者呈現出獨立性,然而從本質來說,其關聯性是非常強的。因而展開表演時,演員應該確保三者能夠融合。但是,從表演的實際情況來看,舞蹈能力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形體語言使戲劇內容進一步強化,形體語言、表演切實結合起來可以使舞臺效果更為理想,并為觀眾提供感官盛宴。形體語言、歌唱相結合,則會使表演形式更為放松,戲劇內容也可得到充分表達,進而帶來更強的心靈沖擊。對于演員來說,必須要通過有效途徑來提高自己對形體語言的應用能力。
空間語言即對空間距離予以充分利用,進而達成情感表達目的,其屬于形體語言的一種。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大家在空間方面有著明確的需求,如果空間太大的話,會產生空虛感,如果太小的話,安全感則明顯缺乏,通過空間距離可以使人物內心的變化充分表達出來。
形體語言即通過肢體動作演繹戲劇,進而充分表達情感。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說,細致觀察肢體動作,并展開深入研究,就能切實了解個人的個性、愛好、情感等。比如,手指反復摩擦表現出緊張之感。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利用形體語言能充分展現人物情感。比如,搖頭、撓頭等動作能表現出內心的焦躁;而低頭、捂臉則能表現出害羞。所以,形體語言能清晰表現戲劇角色擁有的情感。
情感語言即通過神情來表達戲劇人物的情感。在表演的過程中,面部表情、眼神的變化能夠使角色情感充分展現出來。比如,眼睛有神傳遞出的是喜悅之情,而一臉黑相則會讓觀眾感受到沮喪或憤怒。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形體語言可以使戲劇表演的感染力大幅提高。
從人物形象的構成來看,性格特征等是其組成因素,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形體語言能充分展現性格特征,進而保證人物形象更加生動。
在展現人物形象時,心理過程、外在動作均是不可忽視的,而且心理過程會對外在動作產生直接影響,也就是說,不同的心情能夠通過不同的動作呈現。所以,充分發揮形體語言的作用可以使人物心理清晰呈現,如此一來,戲劇表演的感染力自然能大幅提高。
合理運用形體語言可以使表演的感染力明顯提高,表演質量也能得到保證。表演中只運用口頭語言,人物性格難以充分展現,人物形象也不夠豐滿,因而要將其和形體語言有機結合,如此方可使人物形象塑造更為理想,進而保證表演水平切實增強。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人物間只有對話則會使整個表演過于蒼白。所以,進行演出時必須合理運用形體語言。在戲劇表演中,必須要凸顯形體語言,利用肢體動作呈現情感,以期獲得觀眾的共鳴。當然,為了使形體語言的表現力大幅提高,表演者要使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等實現有機結合,這樣可以保證情感傳達更加順暢。比如,表演者露出猙獰的面目,同時配合搖頭晃腦,傳遞出人物面對著困難或內心非常糾結。對于戲劇表演來說,只有充分利用形體語言,才能使戲劇表演的藝術性大幅提高。從戲劇表演者的角度來說,在對其個人能力進行評判時,形體語言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通過形體語言能夠直接展現人物情感,戲劇信息傳遞的目的也就可以順利達成。比如,在呈現人物個性、情感時,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均是不可缺少的。對于戲劇演員來說,應該要主動剖析人物,形成個人感悟,繼而選擇最為合適的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另外,為了使形體語言產生更為理想的表達效果,表演者應該要對肢體動作進行組合,手部、腿部、面部等動作均要最為合適,并能夠合理組合,如此可以使角色塑造得更加豐滿。
戲劇表演所要達成的目標之一是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當人物形象能夠得到觀眾認同時,戲劇表演的整體水平才會真正提高。若想保證人物形象塑造這個目標能夠切實達成,則要保證形體語言得到充分應用。比如,人物的個性較為急躁,那么肢體語言應該顯得較快,而個性遲鈍的話,肢體語言自然較慢。除此以外,將對話、行動有機結合也可使性格、心理等方面表達得更加充分。
舞臺對戲劇表演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大部分的舞臺空間是較為狹窄的,若想使表演效果達到預期,一定要通過可行的措施來營造戲劇氛圍。在營造氛圍時,除了要充分發揮燈光、聲音的作用,還要有效運用形體語言,如此才能凸顯戲劇主題,使表演氛圍更為濃厚,戲劇表演的感染力也會明顯增強。
對于戲劇演員來說,在表演的過程中應該要保證所選擇的形體語言是正確的,這樣才能將戲劇主題展現出來。形體語言能夠實現升華主題的目標,表演者要靈活運用肢體語言、情感語言、空間語言等,尤其要保證形體語言、口頭語言實現有機結合。在戲劇表演中,營造出適宜的氛圍,選擇正確的動作、語言,才能保證戲劇主題真正實現升華。
在無聲電影中,形體語言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整部影片沒有口頭語言,演員只能通過肢體動作來展現內容、情感,可以這樣說,無聲電影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最為關鍵的就是形體語言。《等待戈多》這部喜劇作品中的兩位演員不能說話,而且背景介紹也不存在,其只能通過形體語言來交流、展示。比如,為了展現焦急的情緒,原地走來走去、抓頭發等動作是不可缺少的。從這點來說,只通過形體語言同樣可以將內容呈現出來。當然,無聲電影采用的表達形式通常是較為夸張的,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傳遞形體語言內容。比如,《憨豆先生》中演員的形體語言就非常夸張,通過此種表現方式可以更好地呈現內容,而且喜劇效果也會增強。
影視作品中對形體語言的應用是較為常見的,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音樂作品也是如此,唱詞呈現出一定的韻律感,而且較為含蓄,因而在進行MV 表演時想要將歌詞意蘊表達出來是較為困難的。所以,MV 演員就要選擇合適的肢體語言,表現相關內容,使受眾可以在內心產生共鳴,進而對音樂作品產生認同感。比如,《菊花臺》這首樂曲是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主題曲,其想要傳遞的情感是較為濃厚的,然而歌曲描述卻顯得相當簡單,如果只對歌詞進行欣賞,想要將個人感情滲入歌曲當中是不太可能的,此時就可通過MV 當中的一些動作語言來對觀眾進行引導,如此就能使其對歌曲的情感有更為真切的理解。
從我們國家的傳統戲曲表演來看,形體語言是不可忽視的,其所具有的表現力是較強的,而且和生活存在緊密的關聯性。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通過形體語言能夠將人物情感呈現出來,并能夠達到惟妙惟肖的境界,而要實現這個目的,表演者要通過有效途徑來提高自身的能力、修養。戲劇表演非常重視身段,而身段則是形體語言升華后的結果,對于戲劇演員來說,這是必修內容。比如,《趙氏孤兒》將戲劇、戲曲切實結合起來,通過時空轉換的方式來描述人物情感,凸顯孤兒的猶豫、迷茫,而為了使夢境、現實能夠實現順利轉換,孤兒會做出后滾翻這個動作,以此來達成轉換的目的。利用此種形體語言就可以將口頭語言難以表達的內容直接呈現出來,而且其表演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在電影表演中,雖然加入了聲音的元素,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往往肢體語言才是觀眾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有聲電影領域中,形體語言也是極為重要的內容。一個演員的能力往往是在表演中體現的。尤其是內心戲方面,演員的形體能夠完美地詮釋出內心戲的核心內容,從而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角色。例如,我國著名的演員吳孟達在《喜劇之王》中,雖然僅僅出場了很少的時間,依舊贏得了觀眾的喝彩。這主要是因為吳孟達在扮演場務這個角色的時候,飛揚跋扈的姿態非常符合常理,而且能夠和周星馳所扮演的群演尷尬的地位進行鮮明對比,將蔑視、看不起的心理直接展現給觀眾。。
綜上所述,在戲劇表演中,形體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其本身能夠充分彌補舞臺故事性不足或者情緒表達不充分的缺陷,從而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形體語言在舞臺上,能夠達到沖擊舞臺的效果,確保戲劇成功。所以,筆者針對不同的戲劇形式,全面探究形體語言在戲劇中的應用方式。筆者發現,無論是在電影還是音樂或者戲劇中,形體語言都非常重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