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琬瑩
(海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海南 ???571158)
2017 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推動開齊開足藝術課程,開展藝術類第二課堂教育活動,將藝術實踐活動納入課程管理,促進每個學生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和愛好?!边@為我國中小學發展藝術第二課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保證。2020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集體舞、課本劇、藝術實踐工作坊和博物館、非遺展示傳習場所體驗學習等實踐活動。”充分表明了國家對第二課堂的高度重視。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越來越迫切?,F有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音樂第二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鞏固和擴展了音樂第一課堂的學習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本文通過對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谑械谑恍W、北京大學??趯嶒炐W、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走訪、聽課、訪談、抽樣調查,從課程設置、學生參與情況、家長態度等多維度對當地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音樂第二課堂的開設根據學校辦學特色進行,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通過調查可以發現,開設合唱團、舞蹈隊、樂團在調研的小學中最為普遍,反映出這幾門課程對集中化教學有極強的適應性;個別學校開設的瓊劇社團、京劇社團,擴展了第二課堂的類別,但這類課程受限于師資力量,難以普及;??谑械谑恍W的第二課堂類別最多,增設了西洋管弦樂團和瓊劇社團,給了學生相對較多的選擇;北京大學??趯嶒炐W每周三次的課程頻率,使教師不必壓縮課程容量,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鞏固,可供其他學校參考。
1.學生對音樂第二課堂的喜愛程度
本次調查,共發放學生問卷230 份,收回有效問卷200 份,回收率為87%。有效問卷中,55%的學生非常喜歡音樂第二課堂,30%的同學喜歡音樂第二課堂,10%的學生持一般態度,5%的學生不喜歡音樂第二課堂。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學生對音樂第二課堂持肯定態度,他們能從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音樂第二課堂對受眾群體有著極強的吸附力。
2.學生堅持參加音樂第二課堂學習的原因
調研顯示,學生堅持參加音樂第二課堂學習的原因分別為:因喜愛音樂占比35%,說明興趣是促成第二課堂順利開展的第一原因;22%的學生對第二課堂的學習源于喜愛音樂老師,彰顯了教師的影響力,為此更應嚴格篩選本校、外聘的音樂教師,使其與學生更為契合;19%的學生源于喜愛課堂氛圍,為未來改良課堂環境提供了數據支持;其余24%的學生參加第二課堂學習源于家長要求和參加比賽等功利需求,不占主體原因。
1.家長對音樂第二課堂開設的看法
在調查中,共發放家長問卷50 份,收回有效問卷50 份,回收率為100%。在有效問卷中,82%的家長對音樂第二課堂存在的意義持肯定態度,學生在家庭層面能夠得到正面引導;有18%的家長在認知觀念中對于音樂第二課堂的理解存在偏差,可能成為課程實施的阻力。
2.家長認為開展音樂第二課堂的目的
在本調查中,過半數的家長能夠正確認識音樂第二課堂以美育人的出發點;26%的家長認為音樂第二課堂能緩解學生疲勞,肯定了第二課堂的附加價值;15%的家長認為音樂第二課堂的目的是獲得個人榮譽,對音樂第二課堂的教學有著過強的目的性認知。綜上,85%的家長對音樂課堂的目的都有著非功利化的認知,這為音樂課堂的驗收標準設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次調研以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形式采訪了15 名音樂老師,其中,10 名是本校老師,5 名是外聘老師。當被問及學校音樂第二課堂師資力量是否滿足教學需求時,有8 名老師選擇了基本滿足,6 名老師選擇了不太滿足,1 名老師選擇了完全能滿足。在被問到第二課堂活動開展時是否會用到多媒體設備時,9 名老師都表示一定會用到,有5 名老師表示很少會用到,1 名老師表示很少用到。在提及“音樂第二課堂中遇見過什么困難”時,老師們給出了許多答案,例如“家長對于參加比賽取得成績比較重視,急于求成?!薄耙恢芤淮危芏鄬W生回家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去練習鞏固,進度較慢。”“沒有統一、完善的教材,很難實現合唱訓練的系統化教學。”“需要專業教師和師資力量。”“家長不支持社團活動,認為耽誤學習?!痹诶蠋煹幕卮鹬校凹议L、學生、教材、師資”成了關鍵詞匯,反復被提及,印證了目前音樂第二課堂教學配備上的不足。
在海口市四所小學開設音樂第二課堂的過程中,師資匱乏成了首要痛點:師資數量的不足、第二專業與教學科目的不完全匹配、師資的不穩定性加重了第二課堂的困境,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調查中,這幾所學校的音樂課堂任課教師采取本校與外聘教師結合,而聘請專家寥寥無幾。以??谑械谑恍W為例,學校本地教師加外聘教師共有12位,合唱團與舞蹈隊由本校老師負責,民樂團與管樂團由外聘教師負責;??谑协偵蕉〉拿駱穲F采取完全外聘的模式,更換教師頻繁,存在老師流動性大的問題,課堂無法高效運轉。在西洋管弦樂團、民樂團的教學中,四所小學的音樂老師絕大部分都是聲樂、鋼琴專業,而非樂器或指揮專業。教師們從事非第二專業的教學無法人盡其才,教學質量有所下降。
??谑行W音樂第二課堂師資力量的局限,為教學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吸納更多專業性的人才,搭建穩定的師資團隊,成了潛在的改良方向。
經過與四所小學的家長進行溝通與數據整理,筆者發現部分家長對音樂第二課堂的認知比較模糊,甚至存在嚴重的偏差,學校與家長之間缺少有效溝通。在調查“家長認為開展音樂第二課堂的目的”中,部分家長將音樂第二課堂的目的歸結于獲得個人榮譽,這種思維剝離了藝術對人的陶冶,擾亂了學生對音樂第二課堂培養藝術愛好的認知,也加重了課堂驗收成果的壓力。
在后續訪談中,部分家長擔心音樂第二課堂耽誤學生學習,反對孩子參與?!爸刂禽p美”的失衡,使得音樂學習難以進入學生生活,給第二課堂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此外,在音樂第二課堂開展過程中,學校方面很少主動和家長交流學生的情況,家長也只是被動接受學校的安排,不清楚學生在第二課堂中的狀態。學校和家長之間存在溝通少、協同意識不強的問題,這也是第二課堂發展的不利原因之一。
因比較注重驗收成果,四所學校要求學生反復練習本學期匯報表演和比賽表演的樂曲,這成為多個學校普遍采用的模式。在某小學的樂團排練中,教師將排練內容簡單設置為排練樂譜,教學欠缺理論指導,學生的基本功難以提升,在演奏中出現了跑調、跑音的問題;教師講授課程時,以示范教學法和練習法為主,教師在簡述理論后,留出大量時間讓學生自行練習,學生難以持續集中注意力;在某些學校,班級沒有按年齡層劃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帶來了一定困難。
直接演練匯報曲目的教學模式、無法按既有水平分配班級、學生失去興趣、不愿主動練習等負面因素的疊加,使學生對第二課堂興趣驟減。上課枯燥、下課疏于練習、對之后的課程沒有期待,如此往復,產生了長期“惡性”循環的現象。
音樂教師是第二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目前急需解決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的問題。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海南省文體廳頒布的《關于海南省文體領域引進高層次人才落戶資格確認指南公示》中,明確列出了文體高層次人才的相關引進政策,為海南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政策的支持下,應著重解決“音樂教師人員數量不足”“第二專業與教學科目的不完全匹配”“外聘教師流動頻繁的不穩定性”等問題。學校應對音樂教師隊伍進行人才盤點,有目的性、方向性地招聘專業對口的教師。同時,外聘有經驗的專家,如高等院校、省歌舞劇院的老師,以頭羊效應引領學校第二課堂的發展。
據調查,目前海口市大部分音樂教師不熟悉海南各地方言,??谑行W生對黎族本土的音樂作品又知之甚少,為此,學??善刚埍就晾枳迕耖g藝人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同時邀請他們走進課堂,與學生直接對話,幫助學生打開音樂文化視野,增強民族歸屬感。
教育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家庭教育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必須從家庭層面強調以美育人的目的。為提升家長對音樂第二課堂的認知,學校可定期舉辦非比賽性質的社團活動,邀請家長來校見證學生在第二音樂課堂的蛻變;為加強家長與教師的聯結,學校可建立完備的家校評價考核制度,采取家長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教師評價學生水平、學校評價家長配合度的多維度考核;開設第二課堂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公共賬號,分享課程內容、作品風采,摘選教育專家的理念文章,構建家校順暢溝通的渠道。
在家庭層面謀尋第二課堂的改良時,家校聯結尤為重要。在這方面,學校更多的是承擔引導作用,家長更應從自身出發,正視第二課堂的意義與價值,做好發展音樂課堂的后備支撐。
調研顯示,四所學校都采取直接演練匯報曲目的教學模式,音樂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亟待改良。在與教師的訪談中,許多教師表示希望能夠采用專門的社團性音樂活動的校本教材,結合??诘貐^特色進行教學。目前,海南黎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之路道阻且長,海口市小學生接觸黎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契機大多在學校教育中,但形式零散、時間緊張,學生難以對黎族音樂文化留下深刻印象,更難言傳承與發展。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提出,地方政府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政策和文件的風向標,促成了學校與本地的民間藝人、藝術文化館有緊密聯系的必要。教師承擔著將民族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音樂帶入第二課堂中的責任,應著力締造具有海南民族特色的音樂名片,結合音樂教材,弘揚民族特色。海口市的小學急需能供教師和學生使用的黎族音樂校本教材,此類教材應吸納黎族音樂文化,考量學生的接受度,匯編相關的音樂、舞蹈資源與文化資料。例如,合唱板塊可以收錄黎族歌曲《趕鳥歌》《撿螺歌》《久久不見久久見》等流傳度和接受度高的曲目;樂器部分可收錄以叮咚、鼻簫等為主演奏樂器的曲目,加深黎族音樂文化對學生的熏陶。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視下,學校音樂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發展。學校的音樂第二課堂是學生展現藝術才能、發揮實踐創意的新天地,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開設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有通過持續提升師資力量、提高學生家長的重視程度、開發校本教材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成功構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音樂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