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澄
(太原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作為音樂領域的一個分支,聲樂演唱是集音樂理論、演唱技巧與演唱實踐于一體的藝術門類,它對舞臺表演實踐活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于一位聲樂演唱人員而言,其在舞臺表演中的表現能力高低決定著整個聲樂演唱的質量,而最佳的途徑就是要將聲樂演唱與舞臺表演融為一體,合二為一,才能演唱出最具有藝術魅力的聲樂表演效果。可以說,令人回味無窮的聲樂離不開舞臺實踐的支撐,高效的舞臺表演實踐是聲樂演唱人員不斷走向成功的關鍵。鑒于此,本文著重研究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相融合的有效性,以便為相關人員及其聲樂藝術愛好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
對于聲樂演唱活動而言,不單單是由演唱人員的歌唱來完成,還需要借助舞臺實踐來實現,只有營造出與聲樂演唱作品相符合的舞臺表演場景,才能更好地展現聲樂演唱人員的風采,增強聲樂演唱的藝術表演效果。作為一種音樂表演藝術,聲樂演唱是聽覺藝術,更是視覺藝術,使觀眾通過舞臺表演獲得感官的刺激,耳朵和眼睛同時獲得某種信息,進而形成自己的判斷,深入理解聲樂作品的內涵。相反,如果聲樂演唱人員只是機械地歌唱,離開舞臺這種輔助工具,則會讓觀眾感到厭煩,即使演唱人員歌唱得非常出色,也會因缺乏舞臺表演的輔助效果而顯得蒼白無力,尤其是一些無法用聲樂傳達的信息難以被觀眾感觸到,最終的表演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所以,聲樂演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藝術門類,注重舞臺在其中的運用,有助于觀眾獲得聲樂表演信息。
舞臺是聲樂演唱人員展示個人能力的重要載體,不同的演唱人員有著不同的個性,其歌唱風格不盡相同,尤其是自身所具有的難以克服的缺陷也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聲樂演唱人員具有較強的舞臺表演能力,就能讓個人的缺陷掩蓋在舞臺表演過程中,既完善了個人的演唱效果,又讓觀眾看不到任何不足之處,大幅度提升了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更為重要的是,在長期的舞臺表演實踐活動中,聲樂演唱人員就會形成一種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表演模式,其在舞臺表演中的個性化十足,也就是形成了個人的風格,會讓觀眾牢牢地記住聲樂的樣子和內容。從這方面來講,舞臺表演為聲樂演唱增添了許多色彩,也有效彌補了聲樂表演人員的不足,對于優秀聲樂人員的打造具有積極的意義。
反復的舞臺實踐會讓聲樂演唱人員更加熟悉聲樂理論知識,鍛煉自己的演唱能力,全方位提升聲樂作品的整體表現力。如果一個人的舞臺表演實踐活動不足,就不會擁有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其聲樂演唱效果則遠遠不如舞臺表演經驗豐富的人員。一般來說,大多數聲樂演唱人員登上舞臺后,就會產生一些緊張的感覺,手部小動作接二連三地影響聲樂演唱效果,若是舞臺表演能力較強,則會有效克服這樣的問題。因為成熟的舞臺表演能力,都是優秀聲樂演唱人員的必要素質,它首先能給聲樂演唱人員帶來自信心,不懼怕舞臺表演,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演唱水平,取得預期的聲樂演唱效果。
縱觀當前聲樂演唱表現的情況,許多聲樂演唱人員一味地追求歌聲的嘹亮,表演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聲樂的唱法上,忽視了舞臺表演的其他技巧。也就是說,在聲樂演唱過程中,一個常見的表演問題就是對舞臺表演的重視程度不夠,平時也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自然就呈現不出舞臺表演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聲樂演唱人員往往為了考試或參加某種表演,隨便找個地方進行短時間的實戰演練,并沒有堅持長期的舞臺藝術實踐活動,導致其在舞臺表演中的表現力十分欠缺。久而久之,一旦聲樂演唱人員依然不重視舞臺實踐,則會降低個人的聲樂演唱質量,無法使其在音樂領域嶄露頭角,其未來發展也會令人擔憂。
一個人在舞臺上的表現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在觀眾心中的形象,以及其對作品的釋闡是否到位。這種表現力也是表演人員把表演技巧與肢體語言進行融合的程度,一旦二者默契配合,則會提升舞臺表現力,否則會導致表演失敗。在當前的聲樂表演過程中,許多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并不令人滿意,基本上都是應付表演,或者采用僵硬的身勢語,無法傳達作品的真實內涵,有違聲樂藝術活動開展的初衷。例如:有的聲樂演唱人員在舞臺上的面部表情無變化,四肢呆板,沒有任何震撼力,除了聲音的傳遞,讓觀眾感受不到藝術的靈魂。再比如:有些聲樂演唱人員一登上舞臺,還是不能走出個人的習慣,低頭自唱自演,缺乏與公眾的交流,諸如此類的聲樂舞臺表演不可能成功。
在聲樂演唱中,還有一個常見的舞臺表演問題值得注意,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不緊密,使得整個演出的效果不佳。在平時的訓練中,很多聲樂表演人員覺得舞臺表演實踐浪費時間,或者認為實踐沒用,總是把大把時間用在聲樂理論中。在這種思想觀念下,聲樂表演人員的理論知識掌握得都不差,但是因為舞臺實踐的欠缺,最終使得他們難以超越自我,在正式的舞臺表演中無法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當然,如果聲樂理論不能與舞臺實踐很好地結合,其聲樂表演就會顯得空洞無味,難以真正展現出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和作者的創作意圖,喪失了聲樂藝術的欣賞價值。
聲樂藝術雖以歌唱為主,但它反映的是作品的內容,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一般來說,聲樂表演藝術與文學、歷史、語言、音響學等都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優秀的聲樂演唱人員在舞臺表演中必須具備扎實的多學科知識,才能更好地將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相融合。所以,在平時的聲樂演唱知識習得中,豐富聲樂表演學科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聲樂人員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獲得一些美學、語言學、音響學、表演學等知識。擁有一定量的美學知識,了解審美藝術的相關要求,可以將歌唱藝術與審美藝術進行巧妙結合,一定會逐漸提升聲樂演唱人員的聲樂表演審美水平,并將這種審美能力在舞臺表演中更好地展示出來,最終增強聲樂演唱活動的美感。
要想成為一位出色的聲樂演唱人員,必須擁有極強的舞臺表演表現意識,因為舞臺是呈現個人作品的重要場所,離開了舞臺,一切都是虛無。所以,將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進行有效融合,舞臺表演的地位不可忽視,聲樂表演人員不但要打牢自己的聲樂理論基本功,還要積極地參與舞臺表演實踐,充分地在舞臺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潛在表演才華,把舞臺表演放在重要位置,讓舞臺表演始終貫穿于個人的聲樂演唱活動中,其舞臺表演表現意識會越來越強。只有從思想上重視舞臺表演,才會習慣成自然,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自覺地將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相融合。當然,在較強的舞臺表演表現意識下,聲樂演唱人員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風格的展現,靈活展示自我。
任何事業都不能依靠于理論,而要不斷地參與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掌握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創新理論,使自己的業務工作更加完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聲樂表演人員一定要提升自己,掌握扎實的表演技巧,盡可能地提升個人在舞臺上的外在表現力,促進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相融合,才能提升表演成績。在外在表現力方面,聲樂演唱人員要控制好表情,不能隨意展示表情,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做出最佳的表情,且要靈活,才能更好地將作品的內涵傳遞給受眾。同時,聲樂表演人員的姿態也很重要,務必要表現得優美、挺拔,手勢更要適當,以便更好地暗示信息。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主要通過聲音向公眾傳達一定的思想情感,讓公眾從音樂中領略某種美的享受。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音樂表演技巧,需要堅持不懈的音樂實踐,特別是要注意聲樂人員在舞臺上的應變能力,其在增強音樂藝術表現力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大體上講,提升聲樂人員的應變能力,必須培養其專心致志的能力,也就是在任何時候表演都要用心,不可三心二意,一定要融入到表演的狀態,全身心地歌唱,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舞臺上。唯有這樣,聲樂演唱者才能自然地排除干擾、心無雜念地用心歌唱。另外,聲樂人員要注重真實情感的表達,而情由心生,真實情感也應當是在舞臺表演中自然產生,這樣的鍛煉可以讓聲樂人員的應變能力越來越強。
聲樂演唱作為一門音樂藝術活動,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高超的演唱技巧不可缺少,這一切都不能憑借個人的想象來獲得,而要經過反復的訓練,特別是要重視舞臺表演實踐活動。從很大程度上講,聲樂演唱與舞臺表演相輔相成,二者不可分割,只有優良的舞臺表演,才能使得聲樂演唱人員的表演更加美好,更富有魅力,更能吸引公眾。作為聲樂演唱人員,一定要不斷學習,注重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好地將聲樂演唱與舞臺表演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強個人的聲樂演唱能力。所以說,在聲樂演唱活動中,將舞臺表演與聲樂演唱進行有效融合至關重要,且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