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智力及發展性障礙者行為功能分析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基于2010年以來Web of Science刊載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2022-11-12 01:13:30廉甜甜張現蘭李月月林云強
現代特殊教育 2022年12期
關鍵詞:兒童方法研究

廉甜甜 張現蘭 李月月 林云強*

(1.浙江師范大學 杭州幼兒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 杭州 311231;2.杭州市楊綾子學校 杭州 310008;3.南京市棲霞區特殊教育學校 南京 210028)

一、引言

智力及發展性障礙者(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以下簡稱IDD)是指在兒童青少年時期(22歲之前)出現的與主要生命活動限制相關的障礙,預計需較長時期的支持和服務[1]。從對象類別上看,主要包括智力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和語言障礙[2-3]。雖然智力及發展性障礙者具體特征各不相同,但都伴隨不同形式及不同程度的問題行為,如自我傷害行為、攻擊行為、刻板行為、破壞性行為、課堂擾亂行為等。既有研究顯示,問題行為在這類個體中出現的比例顯著高于典型發展的同齡人[4]。同時,該行為的存在會降低兒童的生活質量,限制個體發展,也會給家庭帶來負擔。因此,智力及發展性障礙兒童的問題行為及其干預是當前特殊兒童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議題。

導致問題行為出現的系統變量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維持問題行為的變量可以通過行為功能評估來確定[5]。功能性行為評估(Functional-Based Behavioral Assessment,以下簡稱FBA)是基于行為功能的一種評估方法,旨在收集用于確定問題行為功能的資料以及可以預測未來行為發生的事件[6]。常用的行為功能評估方法包括間接評估、描述性評估、功能分析[7]。間接評估是利用訪談、問卷、量表等了解問題行為的具體表現、嚴重程度、相關環境等資料。描述性評估是運用觀察、描述的方法對問題行為以及與行為有關的環境變量進行直接的觀察與記錄[8]。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以下簡稱FA)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行為評估,是一種通過控制與行為有關的事前刺激和行為結果,并對行為與環境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驗證與排除的實驗方法[9]。相較于其他兩種方法,FA被認為是最有效、嚴格和科學的方法。這一方法打破了以往臨床干預人員將“反應—強化”原理與行為治療強制聯系在一起的局面,使得研究者在確定問題行為功能的前提下,科學選擇干預方法并判斷有效性。

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行為功能分析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動態,本文擬通過VOS viewer和Cite Space軟件對Web of Science(WOS)檢索平臺的相關核心合集進行分析,梳理2010—2021年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知識基礎,以期為我國學者更加科學、有效地開展功能分析評估提供借鑒和幫助。

二、文獻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及分布

研究以WOS核心數據庫為基礎,分別以“Functional analysis”AND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Emotional disorder” “Learning disorder” “Language disorder”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出1361篇文獻,檢索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31日,將其導入Cite Space軟件中進行降重,時間跨度選擇2010—2021年,文獻類型為“論文”(Article)和“綜述”(Review),最終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獻共計597篇。文獻主要來自《應用行為分析》(Journalofappliedbehavioranalysis)、《行為干預》(Behavioralinterventions)、《行為矯正》(Behaviormodification)、《孤獨癥與發育障礙》(Journalofautismanddevelopmentaldisorders)、《發育障礙研究》(Researchindevelopmentaldisability)、《發育和身體殘疾》(Journalofdevelopmentalandphysicaldisabilities)等61種期刊。

(二)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文運用科學知識圖譜分析工具VOS viewer1.6.15和Cite Space5.7.R1,對國外功能分析研究領域文獻進行定量統計分析;并結合定性的內容分析法,深入探討和總結2010年以來國外期刊發文中有關功能分析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和知識基礎。

(三)分析指標

從發文量、研究熱點、知識基礎三方面進行分析與討論。其中,研究熱點指標參考內容為:(1)關鍵詞頻次,是指該關鍵詞在所有文獻中出現的總次數;(2)關鍵詞聚類圖譜,是在關鍵詞共現的基礎上進行聚類,側重于體現聚類間的結構特征。知識基礎的分析指標為文獻共被引。文獻共被引是指兩篇(或多篇)論文同時被后來一篇或多篇論文所引證,則稱這兩篇論文構成共被引關系。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發文量分析

發文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發展態勢。功能分析研究發文量在2010—2021年呈波動性增長趨勢(見圖1),平均年發文量為50篇;不同年份發文量差距較大,2014年發文量最少,僅有31篇,2021年發文量最多,高達91篇。從增長趨勢來看,2010—2013年為迅速增長階段,發文量在總發文量中貢獻率為34%;2014—2018年為緩慢增長階段,發文量在總發文量中貢獻率為33%;2019—2021年為高速增長階段,發文量在總發文量中貢獻率為32%。

圖1 智力與發展性障礙功能分析文獻年發文量

(二)智力及發展性障礙者行為功能分析研究熱點主題

關鍵詞是學術文獻研究主題的高度概括,通過對關鍵詞進行頻數統計和聚類分析能夠探尋特定領域的研究熱點。在Cite Space軟件中選擇節點類型為“Keyword”,用“Pathfinder”算法生成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見圖2),聚類網絡模塊度(Q值)=0.6815(大于0.3),說明聚類有效;平均剪切值(M值)=0.8848(大于0.5),說明各聚類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聚類的12個主題依次為#0嚴重問題行為、#1強化細化、#2學生、#3前兆行為、#4社會效度、#5QABF檢核表、#6食物選擇性、#7需求評估、#8逃避所維持的問題行為、#9特殊變量、#10遠程醫療、#11智力障礙。每個聚類是由多個緊密相關的關鍵詞組成的,聚類標簽越小,聚類中包含的關鍵詞越多。

為深入了解聚類的具體內容,還需要結合高頻、高中心性關鍵詞進行分析(見表1)。分析發現,孤獨癥譜系障礙、問題行為、兒童、智力障礙等詞既是高頻詞又具有高中心性,說明關于這幾個關鍵詞所涉及的文獻較多,其他關鍵詞均與他們有所關聯。在這些關鍵詞節點中,Functional analysis(功能分析)節點最大,被引頻次最多。其次,在障礙類型方面,主要包括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孤獨癥譜系障礙)、Developmental disability(發展性障礙)、Intellectual disability(智力障礙)等。在行為類型方面的關鍵詞包括Problem behavior(問題行為)、Self-injuriousbehavior(自我傷害行為)、Aggression(攻擊)、Stereotypy(刻板行為);在年齡層面,除了Children(兒童)、Young children(幼兒)之外,還包括Adult(成人)。除此之外,關于干預措施的關鍵詞包括Intervention(干預)、Reinforcement(強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區別強化)等。

圖2 關鍵詞共現聚類網絡圖

表1 高頻關鍵詞統計(前20位)

聚類0嚴重問題行為和聚類6食物選擇性關鍵詞包括Aggression(攻擊)、Stereotypy(刻板行為)、Inappropriate mealtime behavior(不恰當飲食行為)、Food selectivity(偏食)、Food refusal(拒食)等,可歸納為問題行為類型。聚類11智力障礙以及高頻關鍵詞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發展性障礙(Developmental disability)等可歸納為研究對象。聚類2學生和聚類10遠程醫療包含的關鍵詞為School(學校)、student(學生)、classroom(教室)、telehealth(遠程醫療)、teacher training(教師培訓)、parents(父母親)等,可歸納為實施環境和實施者。聚類1強化細化、聚類8逃避所維持的問題行為和聚類4社會效度所包含的關鍵詞有Function-based treatment(基于功能的干預)、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非后效強化)、Replication(替代行為)、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功能性溝通訓練)、Ecological validity(生態效度)等,可歸納為基于功能的干預方法和社會效度(見圖3)。

圖3 行為功能分析研究主題框架

除了可能與可視化圖譜分析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和該領域的成熟程度有關。因此,在對網絡圖譜進行解讀時,需要與領域專業文獻密切結合。結合關鍵詞圖譜以及文獻的梳理,歸納之后得出的主題包括:研究對象、問題行為類型、實施環境、實施者、基于功能分析的行為干預及社會效度。將研究熱點按照行為功能分析的應用過程進行歸納:(1)行為功能分析應用的研究對象和行為類型;(2)行為功能分析的實施環境和實施者;(3)基于功能分析的行為干預與社會效度。

1.行為功能分析應用的研究對象與行為類型

研究對象高頻關鍵詞包括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以下簡稱ASD)、智力障礙(Intellectual disability,以下簡稱ID)、發展性障礙(Developmental disability,以下簡稱DD)、幼兒(Young children)、兒童(Children)和成人(Adult)等。其中ASD出現頻次最多。有研究指出,ASD和ID兒童問題行為發生頻率較高,其中ASD兒童發生率高于ID兒童[10]。關鍵詞包括從幼兒、兒童、青少年到成人等不同年齡階段,其中兒童出現頻數最多,表明功能分析主要以ASD兒童為主要研究對象。在低年齡幼兒、兒童群體中,功能分析不僅針對特殊個體,還包括對普通個體問題行為的評估。例如,Brian對4名正常發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了功能分析,以期減少其課堂問題行為和增加適當行為[11]。在高年齡段青少年與成人群體中,功能分析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特殊個體。例如,Kelly等人運用功能分析評估4名ASD成人在牙科治療中的破壞性行為[12]。

在問題行為類型方面,經過眾多研究人員的復制與擴展,功能分析關注的行為焦點由最初的自我傷害行為擴展到其他類型的問題行為,如攻擊(Aggressive)、破壞(Destruction)、刻板(Stereotyped)、反芻(Rumination)、出走(Elopement)以及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ng behavior)、情緒問題(Emotional problems)、消極回避(Negative avoidance)等行為[13];目前,兒童飲食障礙也逐漸得到關注,該障礙主要包括不恰當飲食行為(Inappropriate mealtime behavior)、偏食(Food selectivity)、拒食(Food refusal)、異食癖(Pica)。飲食問題行為的干預也從最初的藥物、改變食物種類、懲罰等方法轉變為運用行為功能分析對飲食行為進行適當的評估和治療。元分析研究表明,逃避是維持不恰當用餐時間行為的強化因素之一,進一步強調了負強化的作用[14]。

2.行為功能分析的實施環境和實施者

由不熟悉的專業治療師進行評估可能導致結果不準確。在對傳統功能分析程序進行改進的基礎上,讓兒童處于自然環境中以及由熟悉的照料者進行評估與干預成為近10年來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學校與家庭中的應用。

在學校實施功能分析主要體現在應用范圍、實施模式以及教師培訓方面。功能分析進入學校后,研究者將其擴展用于探討教育情境下各類個體的行為功能,如情緒行為障礙個體、輕度智力障礙個體、學習障礙個體等。除此之外,也包括典型發育兒童的問題行為[15],但這部分的研究較少,主要關注點仍是特殊兒童。在實施模式上由個體轉向了全校范圍的積極行為支持,對群體進行集體評估可以提高評估的效率和基于功能干預的有效性。所以,對教師的培訓是必要的。在課堂中,學生問題行為開始干擾學習時,專業人員可能無法立即提供幫助。如果教師能在出現問題時及時選擇并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學生就能更快地得到幫助,同時也會防止學生的問題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在課堂上成功處理問題行為的教師也可能會感受較少的工作壓力和倦怠,增加教師的留任率。研究表明,教師實施基于功能的干預對減少特殊教育課堂中學生的問題行為非常有效[16]。但由于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經常面臨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實施有效的培訓模式較為困難。

在行為功能評估與干預的最新研究與實踐中,“以家庭為中心”(Family-centered)、“父母實施”(Parent-implemented)為最新趨勢。目前較多的研究逐漸將家庭作為干預實施的主要環境,將父母轉變為實施者。所以,對父母進行培訓是必要的。研究指出,父母在早期觀察、具體評估、干預實施過程、效果維持等各個環節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17]。同時,兒童問題行為的出現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對家長進行培訓的潛在好處是不僅增加了其相關技能,還能讓父母重拾信心,減少父母的育兒壓力。干預目標是通過在自然環境中系統強化來實現的,在家庭日常活動的參與中,家庭成員對兒童的關注將有效降低兒童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以及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困境,研究者嘗試采用遠程技術向家庭提供服務與支持。遠程技術指行為分析師通過視頻會議等媒介指導家長對個體實施行為分析評估和干預[18]。最近研究表明,利用遠程技術進行評估與干預的行為分析數據顯示出了積極的效果[19]。Lindgren等人指出,通過遠程技術獲得的臨床效果和父母的可接受性與當面提供服務的模式相當。同時,通過遠程技術也降低了治療成本,提高了新冠疫情期間兒童的安全性[20]。

3.基于功能分析的行為干預和社會效度

基于功能的干預這一熱點涉及的關鍵詞包括早期干預(Early intervention)、基于功能的干預(Function-based treatment)、區別強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非后效強化(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替代行為(Replication)、功能性溝通訓練(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等。基于功能的干預是行為干預者或臨床醫生基于對問題行為的功能和與問題行為相關的環境變量的理解,制訂行為干預計劃[21]。其中重點包括區別強化、非后效強化、功能性溝通訓練和消退等干預方法。區別強化是減少問題行為最廣泛使用的干預手段之一[22],其有多種類型,如替代行為的區別強化,不相容行為的區別強化、低比例行為的區別強化等,這些類型都是為了減少問題行為,增加社會可接受的行為。非后效強化已被廣泛研究,被認為在處理問題行為方面是一種有經驗支持的有效方法[23]。功能性溝通訓練已被證明在超過四分之三的病例中有效地將問題行為從基線水平降低80%[24]。由于每一個特殊需要兒童個體間與個體內的發展差異較大。因此,每個兒童適用的干預方法也不盡相同,采用多學科協作的干預模式進行綜合干預已成為共識[25]。

社會效度是對不同人群體驗到的與特定干預有關的重要性、有效性、適宜性和滿意性的估計。Wolf認為,應從目標、程序和效果三個方面進行評價與分析。目標指的是干預要瞄準的對象,包括個人、環境與特定行為。程序是研究中用來改變行為的技術。結果是由干預(包括直接或間接)導致的行為變化[26]。目前用于估計社會效度的方法包括:(1)主觀評價,主要估計人們如何看待實驗情境的某些方面,包括問卷、開放式問題、結構化訪談等;(2)常模比較,將被試的特定行為與某些參照個體進行比較;(3)維持性,是指一旦研究不再介入,其干預結果是否可以繼續維持。其中主觀評價運用較多。Kennedy等人對《應用行為分析》期刊中的文章進行梳理發現,報告了社會效度的91%的文章使用主觀評價[27],即通過設置相關題目計算出每一位參與者的平均分,例如,“這種干預的實施簡單還是困難、個體對于新程序的反應如何、研究結束后您還會使用這種方法嗎、是否存在消極作用、這種結果值得推廣嗎”。但該方法所提出的問題常常偏向于獲得積極的結果,同時工具的信效度是未知的。Julia等人評估了1999年到2016年發表在《應用行為分析》期刊上的1334篇文章,只有141篇(即12%)報告了社會效度測量,表明目前缺乏關于社會效度測量的文章數量較多[28]。通過梳理教師與家長實施功能分析的相關文獻發現,僅有少量研究報告了社會效度。可見,目前該研究熱點尚不成熟,相關文獻較少,未來需研究者進一步關注。

四、智力及發展性障礙者行為功能分析研究知識基礎

知識基礎是由一組共被引頻次較高的關鍵節點文獻組成。本研究運用VOS viewer繪制2010—2021年行為功能分析研究的文獻共被引知識圖譜(見圖4)。圖4中每一個節點代表每篇被引文獻,節點的大小代表引文的被引頻次,節點越大表明該文獻被引用的次數越多,在該領域可能處于奠基地位,可能在研究設計、方法、數據處理等方面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對后續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4 文獻共被引知識圖譜

為挖掘出行為功能分析研究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基礎,將被引超過40次的前12篇文獻列舉出來(見表2)。通過梳理12篇文獻大致內容,發現知識基礎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功能分析方法;(2)強化物評估模式;(3)干預策略。研究主要基于行為功能評估的流程,從目標界定功能評估方法,在干預之前明確強化物,然后實施干預。

表2 行為功能分析領域前12篇共被引文獻

(一)廣泛使用功能分析方法

功能分析方法主要分為傳統功能分析方法和改進后的功能分析方法。通過對重要節點的深入分析發現,傳統功能分析方法文獻在整個網絡中處于基石地位。例如,在行為功能分析的引文網絡中,最大的節點當屬Iwata在1994年發表的《自我傷害行為的功能分析》,在過去10年,該文獻被引用了271次[29]。Iwata等人在總結前人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第一次對維持自傷行為的變量進行了實驗性的功能分析。研究者們通過操縱環境變量,檢驗在特定情境下問題行為是否出現,辨認其控制變量,并為該行為的干預提供有科學依據的方案。該研究自此成為功能分析的典范,也成為問題行為評估與干預的黃金標準,在整個功能評估發展歷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傳統功能分析模型的建立,標志著一種較為全面的干預方法的開始,代表著對混亂的問題行為干預局面的逐步改善,推動了基于強化的干預方法向更為科學的方向發展。

盡管傳統分析在對行為問題進行評估時具有明顯優勢,并具有廣泛接受性,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例如,耗時較長、需要專業人員以及可能會導致問題行為頻率增加等。這些不利之處也促使研究者不斷改進評估技術(見表3)。Northup等人在1991年發表的《攻擊性和替代性行為在門診環境中的簡略功能分析》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功能分析模式——簡略功能分析(Brief functional analysis),以解決傳統功能分析耗時長的問題[30]。但有研究者指出,簡略功能分析局限于高頻的問題行為,其結果的準確性或明確性受到質疑[31]。Sigafoos等人在1995年提出基于嘗試的功能分析(Trial-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存在以下優勢:(1)資源優勢,需較少的時間和人力;(2)應用環境優勢,容易融入自然的常規課堂,并動態地在課堂流程中進行,增加了評估的生態有效性[32]。基于此,Bloom在2011年發表的《基于嘗試的功能分析在課堂中的應用》中對10名有課堂問題行為的學生進行基于嘗試的功能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在課堂環境中實用性很高。同時,基于嘗試的功能分析對特殊教育教師參與評估并設計教育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33]。Hanley在2014年發表的《通過綜合分析與治療,促進孤獨癥兒童問題行為的改善》中運用基于訪談的綜合分析(The interview-informed,synthesized contingency analysis)評估和治療3名孤獨癥兒童的問題行為,同時描述了一個全面的和家長認可的功能評估和治療過程[34]。

表3 功能分析不同模式

(二)重點強調強化物評估

強化物是指在行為發生之后出現或去除,并使該行為在未來的發生頻率增加的刺激物。強化物的選擇在行為干預計劃制訂過程中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行為干預的成功與否。因此,進行強化物的評估,確定刺激偏好對干預者來說至關重要。

文獻主要由Fisher和Deleon撰寫發表。Fisher在1992年發表的《兩種強化物在中重度障礙者中的比較》中對已開發的強化物評估程序進行修改,將單一刺激法轉變為配對刺激,即,從重復地向受試者單獨呈現各種刺激變轉為同時呈現兩種刺激進行選擇,運用該方法對重度與極度發展性障礙者進行強化物評估。結果表明,強迫被試選擇一種刺激更能準確識別強化物[35]。

Windsor等人提出了多刺激方法,該方法指兒童可以同時從兩個以上可用的刺激中進行選擇。同時將單一刺激法與多重刺激法進行比較,得出多刺激法花費的時間較少,但單一刺激法更能產生一致的結論[36]。基于以上結果,Deleon在1996年發表的《評估多重刺激呈現形式對強化因素偏好的影響》中將單一刺激法和多重刺激法結合為一種新方法——沒有替換的多重刺激方法,即,之前選擇的強化物之后不可再次選擇,該過程可重復,直到所有的都被選中[37]。該研究比較了在強化物評估中呈現刺激的三種方法:成對刺激模式、有替換的多重刺激模式和沒有替換的多重刺激模式。研究結果表明,有替換的多重刺激模式具備其他方法各自的優勢,具有最佳效果(見表4)。

表4 強化物評估模式

(三)多元利用行為干預策略

干預策略文獻主要由Carr、Tiger、Hanley發表。Carr在1985年發表的《運用功能性溝通訓練以減少問題行為》中首次引入功能性溝通訓練作為4名發育性障礙兒童問題行為的治療方法。Carr認為問題行為應由適當的替代行為所取代。在該研究中,Carr第一次納入了干預措施,奠定了干預評估方法的基礎[38]。目前在基于功能的問題行為干預方法中,功能性溝通訓練已成為發表最多的干預方法。基于此,Tiger等人在《功能性溝通訓練:綜述和實踐指導》中總結了20年以來關于功能性溝通訓練的研究對象、問題行為類型以及干預措施的制訂,旨在為功能性溝通訓練奠定實證基礎[39]。

Hanley在2012年發表的《無條件強化:治療過程中時間表的影響》中通過改變非后效強化的時間間隔,比較了時間間隔短與長兩種情況下問題行為的發生率。結果表明,在時間間隔較長的情況下,問題行為減少較多。在此基礎之上,該研究繼續比較了非后效強化在多元素設計中的效果,結果表明,加入消退之后問題行為明顯減少[40]。

上述12篇文獻呈現出行為功能分析從確定到發展再到完善的過程,它們與其他高被引文獻共同構建了功能分析領域的研究框架,從理論、方法和實踐等多個角度為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五、反思與展望

(一)提高行為功能分析評估的生態效度

不管是適當行為還是問題行為,都是個體持續適應環境的結果,反映了個體能力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能促進個體發展,也能阻礙個體發展。功能分析關注個體行為背后的環境因素,轉變了人們“問題行為是由個體本身固有疾病所導致”的觀點,同時指出疾病可能是導致問題行為出現的原因,但維持行為的因素肯定是個體周圍的環境變量。基于生態系統理論的功能分析更是認為,如果能夠了解個體當前的環境,就能解釋某一個體的大多數行為[41]。

雖然多數臨床研究人員選擇在模擬情境中研究個體行為,但是功能分析更加注重在自然情境中(如教室、操場)研究個體的行為,即研究問題行為自然發生的過程。功能分析倡導采用自然研究法,將個體生活的自然環境作為進行研究和干預的最佳場所,以提升自身的生態效度;反對使用把個體的行為與其發生的自然環境完全剝離的嚴格的實驗室研究方法,認為只有這樣,才可確保功能分析的結果能夠泛化到真實情境中去。雖然功能分析已從診所轉移到學校、家庭,但評估環境仍在人為布置的單獨教室或房間內,生態性讓人懷疑。因此,有必要對環境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二)重視提高功能分析效率且最大限度降低評估風險

確保行為評估準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過程的效率是未來功能分析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尤其是當功能分析越來越多地涉及到普通發展群體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時。簡略功能分析能夠大幅度縮短回合持續時間,減少回合的數量,因而常被臨床專業人員選作提高評估效率的途徑。比如,有研究者在測驗情境下,通過加強對刺激條件的控制來提高效率[42]。當然,采用視覺報告的方式代替直接觀察來收集數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評估時間,但其數據的可靠性遠小于后者,使用時需慎重考慮。

權衡評估給個體所帶來的危險與益處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者們面臨的一個難題。經多番嘗試,有研究者認為,給功能分析提供附加評估是減少危險的一個有效途徑[43]。雖然諸如訪談、問卷等描述性分析在預測功能分析結果方面的效果不甚理想,但其在排除不可能的功能強化物方面可以起到關鍵作用。事先收集較為完善的信息,有助于恰當選擇后續功能分析所需的測驗條件,而這進一步減少了測驗條件的總數量,能提高評估效率,也能減少危險。此外,預先評估目標行為的嚴重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評估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有研究者發現,問題行為出現之前,被試經常表現出一些預警行為,即問題行為在該行為之后出現[44]。這表明,通過檢測預警行為以降低風險是可行的。

盡管以往研究在上述兩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實際上并不能確定功能分析程序是否真正降低了個體受到傷害的風險。因此,有待更多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討。

(三)重視基于功能分析的系統支持策略的社會效度

在教育情境中,研究者致力于解決某一類型的問題行為,由于教育研究具有應用性,因此,有必要評價被試的干預效果。但目前社會效度評估未能被充分利用,研究者只是偶爾將社會效度評估納入他們的實驗中。究其原因可能有兩點:(1)并不是所有的行為干預研究都直接通過干預來改善個體的生活質量,很多實驗著重分析行為的內在機制;(2)各種程序可能沒有獲得有助于研究者解釋研究結果的數據。在許多社會效度的評估中,收集資料的成本大于收集資料所帶來的益處。功能分析將行為評估與干預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干預方法選擇的科學性,進一步優化并提升了干預效果,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的關于行為干預的社會效度測量標準。研究指出,在對功能分析干預領域進行評估時,需制定一個標準,以此來檢驗臨床環境中干預的質量。標準主要包括干預質量的定義、質量結果的定義、干預應如何在家庭、學校或診所環境中實施等[45]。

目前基于行為功能的干預已得到大量研究證實,但關于干預的社會效度少有研究,未來研究者應提高社會效度評估的信效度和精確度,關注干預者信息,提高研究結果的社會意義。

(四)基于功能的行為干預實施為家長或教師理解行為提供了新視角

功能分析明確指出問題行為干預結果和干預方法選擇與設計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研究目的在于對具有特殊功能的問題行為進行干預,而非針對特殊的行為問題本身[46]。這就要求干預者不能僅僅關注目標行為的減少或消除,而是要將問題行為置于功能干預的立場中,著眼于其背后所反映的現實問題,即當前個體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足以使其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因此,最佳行為干預計劃應該著眼于提高個體某些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個體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對于教師來說,尤其是新手教師,面對課堂問題行為常用懲罰的方式;對于家長來說,面對兒童的哭鬧行為,常常會妥協,這在不經意間強化了該行為。了解了行為背后的功能,就理解了面對一個行為,不能僅僅停留在外在表現觀測,而要借助于行為的因果關系以及激發行為的生成機制進行分析。功能分析不僅幫助研究者們加深了對常用干預方法機制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家長或教師學習有效的干預策略。

猜你喜歡
兒童方法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捕魚
“六·一”——我們過年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另类AV|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18|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狠狠v日韩v欧美v| 青青操国产|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五月综合色婷婷| 福利视频一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天堂进入|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久久永久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7|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产在线欧美|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黄|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亚洲伊人电影|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99re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综合九九|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噜噜噜久久|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伊人网址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久久男人资源站|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免费aa毛片|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99re精彩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