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坷鑫
(白俄羅斯國立藝術學院 白俄羅斯 明斯克)
戲劇表演屬于一門藝術性專業能力,除了要依托表演基本功訓練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作為基礎外,演員的表演水平和藝術造詣更需要通過演員對于作品情感和內涵的揣摩和感受來進行體現。這就需要演員自身具備較好的主觀想象能力,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想象力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戲劇表演所需要塑造的人物生動性和情感豐富性特征,作為一個與戲劇人物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客觀差異的表演者,要想體會所扮演角色的生活經歷、情感經歷以及個人性格特征,除了依托專業表演訓練和理論知識學習不同類型的基本人物性格塑造方式外,要想借助表演將人物的豐富的內心情感表現出來,就需要依托個人對于角色的體會和感受,而這種體會和感受的過程,就需要以想象力作為基礎。當一個戲劇表演者能夠做到依托具體的角色類型找到精準的切入點發揮想象力,其人物塑造的整體立體感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對人物角色內涵的一種有效深化。
不同的表演者在演繹同一個戲劇人物時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和效果都具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源于不同表演者在基于人物進行塑造時,加入的個人理解成分和拓展表演空間的差別。想象力更加豐富和科學的表演者所能夠拓展出的表演空間也更加豐富和科學,其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在生動性和立體感上也就更強。一個能夠將個人的想象力按照科學精準的方式結合戲劇表演的需求發揮出來的戲劇表演者,其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做到結合戲劇劇目表演的背景要求和人物形象要求完成角色的塑造,更能夠通過想象力的發揮將個人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通過演繹表達出來,這就意味著一個相對固定的人物形象,在不同表演者的塑造背景下能夠得到更廣泛范圍的豐富和完善,從而獲得更高水平的藝術表現力。且從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上來說,當不同的表演者在想象力的支持下實現了人物塑造效果的豐富和提升,人物形象身上的深層次亮點和獨特的性格特征與魅力也會得到有效地挖掘,這對于提升戲劇表演整體的質量水平具有非常顯著的積極意義。
專業的戲劇表演者,其個人的能力素質是需要不斷完善和提升的,這不僅是不同的人物角色塑造的要求,也是其保持表演者的情感狀態和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想象力作為一種具有發散性的專業能力,對于表演者來說,更是需要長期維持并且豐富的能力,一個具有豐富想象力的表演者,才能在個人專業能力素質的提升和培養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目標和方向,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找到新的方向和路徑,最終取得更好的戲劇表演效果。而從專業的能力素質提升角度上來說,想象力本身就是戲劇演員應當具備的重要的能力素質,且這種素質對于演員其他綜合能力素質的提升具有啟發和支撐作用。只有具備基礎的想象力,其他專業能力素質提升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就創新性找到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向。
戲劇表演是一門復雜性和綜合性非常強的表演藝術形式,雖然這一專業具有一套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和實踐訓練的基本方法,但想象力的提升和豐富更需要通過實踐的積累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從專業表演人員的角度上來說表演者更需要通過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角色扮演積累經驗。從而為自身提供更為充分的角色塑造的想象空間。在具體實踐中,戲劇表演學習者應當首先結合科學系統的戲劇表演中的人物塑造要求和專業能力要求對個人表演能力中的薄弱點進行充分觀察和分析,在通過實踐訓練提升和鍛煉個人想象力時注意結合個人能力上的薄弱點加強實踐力度。另外,為了確保想象力的鍛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習者還應當從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感知力角度出發,選擇對個人而言更為適宜的角色進行演繹,這也能夠為其在表演過程中有效地發揮想象力提升人物形象塑造的水平提供便利。當表演者在不斷的實踐學習中積累了更加豐富的實際表演經驗,不僅其個人的想象力能夠在表演實踐中得到提升,其個人在人物形象上的挖掘和感知能力也會同步提升,這就更有利于表演者充分利用個人的想象力在人物塑造環節獲得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為了切實發揮想象力在戲劇表演中的積極作用,在基于表演能力的學習和提升訓練自身的想象力時,表演者也應當意識到想象力的發揮是基于具體角色要求為基礎的。對于戲劇表演來說,想象力的提升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為取得更好的最終表演呈現效果服務的。因此,并不提倡表演者在想象力的運用和發揮中為了尋求人物形象塑造效果的創新而無條件發揮想象力的現象出現。這又從另一個角度對演員想象力提升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作為表演者,其專業能力素質的含金量也就體現在這個方面。如何平衡好創新性和人物塑造效果精準性與全面性之間的關系是戲劇表演者應當不斷思考的問題。
戲劇表演專業由于其藝術性特征,即使是基礎的理論知識在內容的總量、復雜性和豐富性上都是非常高的,這與戲劇表演劇目的豐富性和其中傳統文化底蘊的深厚性有一定的關系。而想象力的提升和培養要想保持在科學的方向上,并且按照合理的路徑達到培養提升效果,就需要表演者首先從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入手。關于具體的能力素質提升與訓練方法,一方面需要表演者持續在專業理論知識領域不斷深造,不僅要加深對傳統戲劇表演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應當在理論學習中重視對現代社會戲劇專業發展狀態下關注和學習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吸取更加具有實踐價值的理論知識內容,為個人的人物塑造能力和實踐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還需要戲劇表演人員從實踐基本功入手,同樣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保持個人的戲劇表演狀態和心理狀態,只有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保持在一個穩定且高層次的狀態下,才能為個人想象力的不斷提升和豐富打好基礎。例如,京劇在戲劇表演專業中屬于非常典型的劇種,其本身也被譽為我國的國粹。表演者唱、念、做、打四門基本功的訓練就應當成為跟隨一個表演者一生的訓練任務,以便幫助表演者保持一個京劇演員的狀態。
藝術是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想象力則是搭建起將現實向藝術轉化橋梁的重要因素。因此,戲劇表演者作為從事專業藝術表演的人員,其在戲劇人物塑造和作品創作中的想象力提升,更需要借助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來進行豐富。關于生活觀察敏感性的提升,一方面要求表演者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對多種不同人物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進行體驗和感受,另一方面也需要表演者加強對生活細節的觀察。例如,在一定的生活事件背景下,作為戲劇表演者要能夠從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一些微小的變化中想象人物的心理狀態變化。只有分別實現了數量和細節上的積累和豐富,演員才能更好地通過想象力的發揮對人物的心理狀態進行揣摩,再進一步利用個人所學習的專業表演技能和方法對人物的形象進行呈現。這也是專業戲劇表演者在進入角色前需要體驗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將個人真正融入到角色的生活狀態中去體會和感受,并且運用個人的想象力對照個人的聯想與體驗后的真實感受的差異,才能更加精準地把握人物的心理狀態,實現自身與所扮演的角色的融合。例如,在1987 版《紅樓夢》的拍攝前期,導演就要求所有的演員通過長期的體驗生活來進入角色,從而達到個人與角色有機結合的效果。
一個戲劇表演劇目中包含了多個不同類型的角色和人物,從戲劇的劇目故事角度上分析,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其性格特征的凸顯都需要其他人物進行鋪墊和輔助。只有不同角色的扮演者都能夠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亮點進行準確的把握,整個劇目演出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即使回歸到具體的演員個人角度上來說,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需要以其角色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系設定為背景。想象力作為人物塑造中的一項重要素質,表演者還可以通過與其他演員的交流溝通相互闡述對對方角色或者自身角色的感受,這種從不同角度獲取的信息有利于為表演者的角色塑造提供與自身系統思維存在差異的思路,從而激發其想象力向更加豐富的方向發展,最終為角色塑造的整體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從藝術創作能力提升的角度上來講,不斷交流和學習也是這方面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保持的一個基本狀態,對于全面提升個人的能力素質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的來講,戲劇表演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素質,也是體現出表演者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內容,作為戲劇表演者,應當首先打好個人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基礎,并且結合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實現想象力的全面提升,力求通過合理有效地發揮想象力為個人的戲劇人物塑造提供支持,提升所塑造戲劇人物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