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綱
(南昌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2)
我國中小學生美育教育實施的關鍵在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其內涵是建立音樂感知、提高藝術表現和增強文化理解,而鋼琴自彈自唱是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掌握核心素養所必須學習的一項專業技能。
目前全國普通高等師范類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普遍開設了鋼琴自彈自唱課程,這一專業技能也是高師音樂生順利就業的一大必要條件。部分高校還提倡課程加入聲樂考試當中進行評價,并經常組織鋼琴自彈自唱音樂會等各種形式的校內活動,提高學生的彈唱能力。但也有學校并不重視鋼琴自彈自唱課程,出現不少問題,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選用不夠嚴謹、靈活,學生在學習彈唱編配時不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且與實操環節結合并不緊密。這些問題均違背高師的人才培養方針,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獲得滿足。
就國家教育事業當下的發展要求來看,新美育要求正在全面鋪開,對合格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一踐行三學會”的要求,師范類院校要按照這些新的目標培養一線教師。高師音樂人才培養的方案與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直接掛鉤,這也對音樂師范生的鋼琴自彈自唱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在教學需求方面,中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要求教師能夠完整彈唱各類作品,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教師鋼琴自彈自唱水平的高低,不僅關乎到課堂的完整性,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及其整體體驗、審美水平等等。因此,鋼琴自彈自唱現在已成為衡量教師專業能力的標準之一。
其次,高校規劃培養全面發展的音樂教育人才,要求學生自身水平及整體素質不斷提升。而就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中小學對于音樂教師的要求也會更加嚴謹完善,發展高質量教學成為今后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教師要具備全面的能力,高校教育教學需要全方位進行配合,鋼琴自彈自唱也是主要環節之一。
第一,忽視了學科和專業的交叉發展,以及學科間的關聯性。
師范學院一般對于鋼琴基礎課、鋼琴自彈自唱課程的重視程度較高,為學生的專業能力打下基礎,但忽視了學科、專業之間交叉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知識無法關聯,能力不能得到拓展,例如在學習實踐過程中,聲樂與鋼琴自彈自唱可以結合,但在課程學習中,未能將它們的專業特點進行突出,無法根據特點取長補短、綜合運用,培養出較強的自彈自唱能力。
第二,學習態度及經驗的缺乏。
首先,鋼琴自彈自唱水平的提升最重要的是鋼琴彈奏和聲樂演唱的配合經驗的積累,要注重耐心分析作品,在了解中學習。但學生缺少分析作品的耐心和經驗。
其次,鋼琴自彈自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摸索、練習、實踐,才能積累經驗,并取得好的效果。而不少學生缺乏實踐,缺少譜例彈奏經驗,因此曲目量小,沒有好的作品進行參考和借鑒,局限性大,造成個人能力無法提升。
還有,學生的重視程度不一,也是直接導致彈唱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學生不重視課程的學習及發展,會造成學習興趣減弱,學習效率降低。而效率的提升離不開長時間實訓、多人數實踐,因此我們經常看到一類現象,實踐經歷、彈奏能力缺乏,導致鋼琴自彈自唱時應變能力不夠,所學的理論知識點無法整合。
第三,課程與教學的缺失。
課時設置不夠完善。教學面向的人群與時代在不斷更替,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高師在鋼琴自彈自唱課程的教學范圍、形式、曲目等方面都較為豐富,且較重視能力培養,但在課時的設置上不夠完善,對于大部分同學而言,課時安排仍不能滿足學習需求,學習要點無法全部吸收。
教學方法單一。現今多數學生都有明確的認知,且接受能力較好,可以接受多方式的教學。但高師在教學方法上仍存在單一的問題,沒有按照課程進度進行相對的理論知識講解;課堂實踐活動較少,學生之間缺少專業交流;沒有較好地結合學生情況、時代趨勢等因素進一步發展。
第一,增加基礎訓練,豐富教學方法。
鋼琴基礎能力是高師音樂生最主要的必備能力,它的提高關乎自彈自唱水平的提升。在鋼琴自彈自唱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上,應改變傳統觀念,對應教學大綱,規范教學方式。課堂上老師應結合理論、實踐、賞析、示范等方法豐富教學,將古板的教學方式摒棄,注重訓練學生的編配能力。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可以改變傳統說教示范的授課方法,選擇在教學中穿插理論知識講解,分小組進行組合式或創編式等彈唱活動,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充分參與和互動。課后可給學生留樂曲、歌曲作品欣賞作業,讓學生感受并思考,在理解中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也應注重理論課程的講解,可以通過回顧、寫作等方式鞏固學生的樂理、和聲等理論課程的基礎。在曲目授課時,不單單采用大量的單調和弦連接進行編配教學,也不局限于固定的節奏模式,要通過給旋律即興擴充、節奏形式變化編配等練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創作思維。
在督促基礎課程的訓練方面,學生應多增加練琴時間,練琴是學習的基礎,學校可設定相應的練琴規章制度,例如推行練琴打卡制度,規定學生周練琴時間,提高學生基礎水平,鞏固所學。此外,多為自己創造專業實踐的機會,提高專業水平能力,增強自身應變能力。
第二,重視實踐,積累經驗。
鋼琴自彈自唱水平的提高,離不開長久的練習以及經驗的積累,只有積累足夠的實踐經歷,多加聽辨、練習,注重學科結合,才能提高整體水平。
課堂交流:
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為能力相近、程度一致的學生創造一些實踐的機會,例如經常進行小組交流,兩人為一組,雙人自彈自唱,或輪流上臺領奏,臺下同學合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
課后活動:
在課下,學生應注重實踐,為自己尋求實踐機會,例如參加聲樂課訓練、考試的鋼琴伴奏,參加合唱節目排練等等。學校也應多開展鋼琴自彈自唱的實踐活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一方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也應積極參與此類活動,例如在校園歌手比賽中設置自彈自唱項目,讓學生為自己爭取榮譽的同時還能獲得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進步。
布置、承擔演出任務:
對于學習的結果不僅要有考試的評測與考核,更重要的是布置規定的演出任務。在教學中,院系、學校都會組織相關表演、比賽等活動,學生要積極參與其中,并勇于承擔伴奏任務,積極參與排練,這樣不僅可以收獲大量經驗,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斷在活動、比賽中提升自身水平。
社會實踐及教學實踐:
提升自我的方式不僅限于專業的練習,更重要的是使自我水平得到充分的發揮。為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能力,應主動尋找機會、把握機會,參與到社區音樂團體的實踐活動中,利用鋼琴自彈自唱為音樂的傳播與發展提供幫助;多參加中小學教育教學實習,走進課堂,通過利用鋼琴自彈自唱進行新課教唱、音樂賞析等形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提升自我。
第三,重視課程內容,改善課程設置。
高師現今在課程內容體裁、題材的選擇上過于單調,不具代表性,和聲編配方法簡單,創新意識稍有欠缺。在課程的設置上,課時并不能滿足全部學生的學習需求,內容也不夠深入。
其一,教學曲目、形式多樣化。在鋼琴自彈自唱的曲目選擇上,可以大膽跟隨時代潮流,選取爵士樂、流行樂、搖滾樂等不同的體裁,根據不同體裁學習到不同的和聲編配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曲目的編配及風格,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課堂上可以采用分配小組等教學形式進行歌曲編創等活動,脫離教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意識。
其二,課程的設置方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學校要放寬課程課時規定,增加相關課程的課時,突出重點課程教學,例如分層教學,加入多種專業選修課課時搭配方法供學生選擇,或者學生們可根據自身能力和需求組建學習小組,自由選擇課時,如選擇16 周必修+16 周選修、16 周必修+8 周選修等形式,以達到符合學生學習習慣、滿足學生不同需求、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目的。
其三,增加學生與老師的專業反饋與交流。可通過定期收集意見反饋或調查等方法,加強學生與任課教師間的交流,及時提出問題及意見,并對此做出改進。
第四,增加交流和觀摩。
專業課程教學中,學生、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觀摩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學生自身水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多組織交流、觀摩等活動,例如:分小組進行學習經驗分享會,并邀請同學、老師作為觀眾,分享結束后聽取同學及老師的意見,互相學習優秀的學習方法;經常舉辦小型彈唱音樂會,讓學生們以演奏者和觀眾的身份參與其中。觀摩經驗的積累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自我的不足,并及時改善;也可以走進中小學課堂、社會音樂團體中,通過觀摩課堂、觀摩音樂活動等方式,學習不同的鋼琴自彈自唱的應用形式,體會鋼琴自彈自唱的重要性;還可搭建校與校的交流平臺,讓學生走出校園,與不同學習環境、學習方法的外校同學們進行交流,拓寬視野。這類活動對于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