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軍 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國有資產管理中心
為了很好地確保資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進一步優化成本控制,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均將資產管理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單位的效益水平與工作效率。資產管理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本文著重闡述了當前時期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如何提高資產管理的具體對策,旨在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當前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如要取得快速發展與進步,就應該在單位上下營造一個重視資產管理的良好氛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取決于單位所掌握的這方面的信息量以及信息的準確性。這是因為資產管理能夠將單位的真實情況向領導及管理層進行反映。待領導及管理層了解其中的真實狀況之后,才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科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通過開展資產管理工作,不僅能夠對資金進行規范化的運用,而且還能夠有效監督單位的各項資產或財物等。行政事業單位如要取得科學發展,那么就應該以資產作為根本保障,而資產得到應有保障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積極開展資產管理工作。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構建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還應該對物資領取、轉移以及進出等方面的流程予以健全,將單位物資財產一一進行登記。
目前,有一定數量的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資產管理不符合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規范的問題,存在與中央提倡地勤儉節約以及八項規定等相違背的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首當其沖,與國家方針政策相呼應,積極開展資產管理工作,從而在源頭上遏制貪腐現象的發生,提高反腐倡廉的效率。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目前,信息化技術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深入,職務侵占行為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還呈現出隱蔽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特點,行政事業單位未將資產管理人員崗位職責進行合理化的設置,權利過于集中,每個崗位不能做到互相牽制以及互相監督等局面。常常發生資產管理人員利用職務權限,挪用以及侵占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故意將行政事業單位財產據為己有,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出現重大損失,而且補救措施為時已晚,那么對行政事業單位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產管理工作不再單純地停留于簡單的報表以及記賬方面,而且還承擔著為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服務水平以及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的重要職責。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更應該與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技術之間保持緊密地融合,全面把控財務計劃、資產管理以及財務預算等方方面面,對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前期未能很好地規劃信息化資產管理建設過程,常常會導致資產管理工作與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相脫鉤、財務信息不完整等方面的突出性問題,很難充分地發揮大數據的重要作用。
新時期下,雖然行政事業單位一直在推行“企業制”改革,然而一些具有特殊性質的行政事業單位,其往往將其工作重點聚焦于安全、業務拓展等方面,而未能對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與關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也無法對資產管理工作給予正確的認識,而是主觀性地認為沒有必要在資產管理工作方面投入精力,從而使得資產管理工作進展變得十分緩慢。雖然某些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度方面對此項工作進行了規范,然而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形式化十分嚴重。
新時期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過程當中,某些單位仍然重視制度方面的控制,而并未構建完整的資產管理體系,也未與當前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密切結合,從而使得資產管理手段顯得十分滯后。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發展過程當中,不能高效地應用程序化的方案,嚴重影響控制效果,使得行政事業單位不能有效控制相關業務流程,進而影響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人為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得資產管理工作顯得十分滯后,資產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顯著下降。
隨著信息化技術逐漸在資產管理工作中廣泛地應用,強化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成為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然而,很長時間以來,傳統的資產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根深蒂固,很多資產管理工作人員仍然沉浸于傳統的資產管理思路之中,工作方面難以取得相應的突破。然而,隨著信息技術快速融入至資產管理工作之中,為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就會使得很多資產管理人員無法適應當前的要求。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之中,需要資產管理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化的財會等方面的知識技能,而且還應該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相關操作能力。由此,對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然而,我國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綜合基本業務素養普遍偏低,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也不強,工作思路也不夠縝密。所以人才匱乏,資產管理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特別是缺乏能夠熟練開展資產管理工作,同時可以熟練操作信息技術的管理人才,是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化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非常突出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效率。
針對如上關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現突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具體解決措施:
資產管理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因此,應該強化資產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基本業務素養地提升,這是由于他們基本業務素養高低會對事業單位財務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定期地組織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人員參加專業化的培訓與繼續教育,不斷提升資產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與時俱進,掌握更多全新的業務知識。同時,也應該對資產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教育給予重視,積極引導相關工作人員積極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增強相關人員自主創新的意識,提升其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綜合型的專業化資產管理工作人才隊伍,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應該增強對信息化資產管理建設給予高度重視以及密切關注,強化這個方面的信息化資產管理建設的投入力度,淘汰傳統的財務系統。將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升級,配齊專業化的資產管理系統運維工作人員,積極開發系統日常報錯以及財務人員提出的系統改進需求。基于資產管理角度,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系統進行優化整合,打破傳統的業務以及財務信息壁壘。資產管理人員能夠在平臺上面對業務數據、人力資源數據等進行查詢,促使其工作效率與質量顯著提高,財務精細化核算工作更進一步。同時,還應該采取大數據、“互聯網+”等對策實信息化資產管理工作,更好地為行政事業單位服務。
行政事業單位若要開展財務預算管理,應該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配合,并積極協調交流。對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將財務預算管理流程予以完善,將行政事業單位各項作業流程進行優化。具體對策如下:第一,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構建完善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促使內部會計控制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實施,以保證財務預算管理成效盡早實現;第二,行政事業單位應該與作業流程充分結合,對預算管理控制點進行合理和規范化的設計,制定規范化的預算管理評價標準,積極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將責任明確到具體人員身上,充分地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項目、組織以及作業流程等,從而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和質量。
具體措施如下:第一,構建一套完善的審計保障體系。積極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對行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異常狀況進行及時審計、追查,增強審計強度,促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第二,不斷將內部會計控制機制加以優化與完善。行政行政事業單位應該與自身發展現狀相結合,科學合理設置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將相關負責人員進行科學配置,結合實際的資產管理工作細節,制定崗位輪值制度,促使內部會計控制工作水平顯著提高。如:行政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內部會計工作內容以及控制職責,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激勵相關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對資產管理體系各項規定嚴格遵守。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內部會計控制的效用,構建有效的監督機制,將內部審計制度加以完善,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獨立發揮監督職能,將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及時加以發掘,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通過監理完善的考評機制,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更加客觀,更具權威性,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執行情況進行科學評價,能夠很好地約束全面預算管理,激勵價值得以充分地體現,全面、科學考評行政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狀況等。通過構建一套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評價體系,科學評價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的有效性,主要評價對象為資產管理體系中的基礎要素,通過對業務流程執行情況進行科學評價,從而更好地評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實施效率。因此,現代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構建一套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評價體系,從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工作的順利實施與開展,進而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綜合實力。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一套完善與規范化的制度,能夠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水平地顯著提升。對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構建資產管理管理制度,讓全單位上下均能夠對資產管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與關注。利用制度有效監督并制約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在信息化實際建設中,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實際,優化改進資產管理管理方式,構建能夠滿足單位實際需求的制度,從而加快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
綜上所述,當前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強化資產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然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常常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諸如:未能構建一套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未能構建系統化的信息化建設體系、對資產管理認識度不高、資產管理手段嚴重滯后、資產管理人員素質水平普遍不高等方面的問題,對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順利實施極為不利。對此,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資產管理,從而使得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