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婷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河南省鄧州市氣象局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顯著增加。就大企業而言,其掌握的經濟資源與社會資源也明顯增多,一大批人員以進入大企業工作來謀生,企業已經不單單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對社會政治、文化、自然環境、生活等產生的影響與控制也不容忽視。然而,近些年社會上發生了很多不重視社會責任的負面新聞,諸如萬科地產的捐贈門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僅使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同時還會對民生產生嚴重影響,甚至還會導致很多大企業在短時間內破產倒閉,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開始引起企業及社會公民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國內外諸多學者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及財務風險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王清剛等學者結合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年報數據,重點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風險、公司價值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褚旋選用我國A股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數據資料,重點探討了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風險關系在不同企業性質下的異質性。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了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風險,對于規避企業財務風險,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最早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1924年,美國學者奧利佛·謝爾頓提出了“社會責任”的概念,并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首位不應該是企業盈利,應當結合一定的道德因素。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使國際社會逐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才具備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觀念。截至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依然位于初步階段。現如今,學術界有關企業社會責任認識主要包括狹義與廣義兩個層面,其中前者主要由慈善責任、倫理責任兩大部分組成,不包括法律責任與經濟責任;而后者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基本相同,涵蓋了企業責任當中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與慈善責任等所有內容。
本文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企業在實現盈利時,既要對股東負責,又要對消費者、政府、環境、員工等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且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還要綜合考慮其對自然、社會等產生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企業社會責任的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群體不同,其承擔的責任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企業應當為員工負責,并盡可能為工作人員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就環境而言,要確保不污染環境;就客戶而言,應當禁止欺瞞顧客;
二是社會責任的標準不同,其內容劃分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三是企業社會責任由戰略型、反應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前者指的是企業提前做好規劃,并將社會責任加入到自身的戰略體系當中,對自身價值鏈進行完善,以確保企業社會責任及其發展之間共同進步與成長;后者主要是指企業結合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嚴格履行自身應當擔負的責任,同時還要密切關注社會變化。
本文重點從以下幾個層面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風險的影響進行分析。
投資者為企業的成立與發展提供最初的資金來源。投資者與企業利益之間密切相關,既要分享企業的利潤,又要承擔企業面臨的風險。近些年來,隨著企業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大多數企業往往會選擇雇傭精通經營的職業經理人,借助所有者的資金為企業創造豐厚的財富。然而,一旦企業未能嚴格做好監管工作,將極易出現經理人損壞投資者利益的事件。當出現這一現象時,大多數投資者往往會選擇盡快拋售股票或撤資,此時將會導致企業面臨的風險明顯增加。相反,若經理人能夠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為其創造可觀的利益,則大多數投資者都會持續投入資金,以確保企業位于正常運營狀態。由此可見,可以使用每股收益針對企業對投資者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狀況進行衡量。
企業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豐厚的資金支撐,然而,單靠股權融資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大的投資者為拿到控制企業的權力,往往會導致股權融資有所減少,以避免自身的股權被稀釋。另外,就財務管理角度而言,債券融資的成本在股權融資成本之下。因此,企業紛紛都會選擇債券融資。債券人也與企業的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企業履行債券人責任的實際情況與債券融資財務風險之間也關系密切。但是債券融資有長短之分,從財務報表上來看,若使用財務指標用來衡量企業償還到期債務能力,也可以使用利息保障倍數、流動比率等指標以反映出企業對長短期債券融資的償付能力。
安然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商品、能源與服務公司,但是卻于2001年年末突然申請破產保護。這一案例不僅導致美國經濟元氣難以恢復,又嚴重打擊了投資者與大眾的信心。安然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高層玩忽職守、虛報賬目、牟取私利等,最終導致投資者經濟財產損失慘重。
由此可見,企業嚴格履行好對投資者的責任,既能夠確保投資者的利益,使其持續投資,又能減低企業融資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而促進企業資金周轉實現良性循環。
每個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均離不開員工。為保障員工的利益,推動企業的發展,各企業均將企業對員工的責任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當中。企業對員工的責任眾多,主要包括就業權、擇業權、休息權、勞動報酬索取權、社會保障取得權、勞動安全衛生保障權等多項內容。因此,一旦企業無法確保員工的基本利益與權力,則極易導致企業勞動力短缺,最終使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若使用財務指標針對企業對員工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評價,則工資收入比更具代表性。這里所指的工資不僅僅指的是償付給員工的薪酬,還包括實際為員工支付的補貼、緊貼、獎金及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待業保險等。
據相關數據統計,僅2010年1月底至11月初,富士康就共計發生員工跳樓事件14起,這一系列事件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與全球的高度關注。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在富士康工作的員工紛紛選擇辭職。據“富士康情況報告”得知,平均每月富士康都要流失幾萬名員工,在跳樓事故發生頻率較高的幾個月,其月員工流失量超過5萬人。該公司的等級制度較為嚴格,大多數員工尤其是一線的技工長時間位于高強度且緊張的工作氛圍當中,未能維護員工的尊嚴,也無法給予員工應有的關愛。過多的重視企業效益而將人性拋之腦后。自員工跳樓事件發生之后,該公司的股價也顯著下跌,最終導致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此可見,企業積極履行對員工的責任,既能夠維護員工的個人權益,又能明顯增強員工的責任心,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現如今,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已經形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若企業無法滿足供應商的需求,則供應商往往會部分或全線從企業當中退出,勢必會嚴重損壞企業利益。由此可見,供應商對企業行為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企業離不開供應商,獲取供應商的認可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供應商為企業生產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同時原材料又與企業產品質量息息相關。一旦企業陷入社會責任事件,則供應商也同樣會受到質疑。因此,企業的“品質”是供應商與企業合作的一項重要前提。供應商首先會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觀進行考察,查看其是否具有為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對消費者、員工等是否真正履行了社會責任。企業只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才會真誠對待供應商,并按時支付貨款。
另外,客戶與消費者等相關者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若一位客戶或消費者遭受企業欺騙,則將會對25—30位客戶或消費者的購買意向、行為等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客戶與消費者的“口碑”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只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客戶與消費者的滿意度與信任度,進而影響到客戶、消費者對企業的評價。另外,客戶、消費者的滿意度還能增加企業的財務績效,績效增加還會反作用于企業,進而使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由此可見,通過營業成本率這一財務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企業對客戶、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近些年來,我國部分地區食品安全與生產安全事故頻發,不僅直接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企業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自“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之后,引起了有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并積極進行徹查發現,三鹿奶粉當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引發嬰兒腎結石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這一事件的發生導致三鹿集團最終破產。這一案例正是由于企業未能嚴格履行社會責任,同時大眾、企業有關社會責任的理解不同。其中前者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涵蓋售后服務、員工權益保護、環保等多個層面;而大多數企業則比較重視慈善捐助,在這一領域大眾的反應卻比較冷淡。
保護環境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是企業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要求之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進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企業隸屬于重要的一類社會成員,只有履行好自身的責任,才能使其公眾形象實現顯著提升。如果企業僅僅重視自身的發展,而隨意破壞環境,則必然會嚴重損失人類的共同利益,同時政府部門及公眾也會大力抵制,進而對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然而,有部分企業考慮到引進環保設備或采取環保措施,必然會導致企業投入成本顯著增加,進而對公司業績產生嚴重影響,但是上述行為只是暫時的。就長遠來看,使用環保社會將會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顯著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同時還會有效防止環境污染遭到處罰或起訴,進而導致財務風險明顯降低。
以廈門市海滄PX項目為例,這一項目地處廈門市海滄臺商投資區,被稱為是該地區最大的一項工業項目。自2006年投產之后,其年工業產值在800億元以上。這一項目所處地區人員密度較大,其附近坐落有兩所學校,而且這一項目區域人口在10萬以上,廠區和居民區之間的最近距離小于1.5公里。另外,海滄PX項目與鼓浪嶼、廈門島之間的距離較近。自該項目開工以來就遭受眾多質疑。兩會期間,中國全國政協委員聯合簽名提案:海滄PX項目和居區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一旦出現泄漏或爆炸,其后果將不堪設想。但是這一提案并未被采納,相反卻加快了這一項目的建設速度。顯著的經濟收益與政績是投資方和政府部門普遍關心的重點問題,而民眾則比較關注子孫后代的健康與城市環境。最近通過召開專門會議,決定海滄PX項目暫停建設,并將其遷址至漳州。通過這一案例可以看出,企業必須嚴格履行好對環境的社會責任,才會被社會接納,既能夠有效防止出現財務風險,又有利于企業的安全、正常運營。
企業應當積極轉變以往傳統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意識。眾多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嚴格履行社會責任能夠提升企業績效。因此,企業必須強化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交流。另外,企業既要重視自身的發展,還要注重社會與環境的利益,必須統籌好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以確保其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社會責任約束激勵機制,不僅要督促企業建立明確的指標考核體系,又要積極優化與完善社會責任激勵機制。
企業必須定期檢查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并做好其披露工作,為利益相關者與社會公眾監督企業提供一定的幫助。當前,在證券法、公司法當中針對企業信息披露的責任、義務等做出了明確規定,然而,這些制度多重視股東的利益保護,卻將其他人的利益拋之腦后。就信息披露內容而言,其內容僅局限于公開企業財務信息,并未規定對非財務信息進行披露,同時,對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也未能起到有效的鼓勵作用。因此,政府既要不斷優化與完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還要通過行政干預、立法等有效措施拓展企業信息披露范圍,以構建科學、明確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
國家應當大力獎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近些年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明顯增強,應當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應當借助大眾媒體,提升公眾的綠色低碳經濟意識與循環經濟意識。另外,應當提升投資者的社會責任意識,并將能否切實履行好社會責任作為評判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使用預防和綜合治理相互結合的方式代替之前的末端治理,并針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狀況進行實時監督。政府還應當出臺一些環境經濟政策,通過綠色生產、開展環境保護活動等方式嚴格履行社會責任。除此之外,還應當針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加大獎勵力度,并嚴厲懲處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