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晶晶 寧波中鑫毛紡集團有限公司
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進程加速,企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提高內控管理水平,優化內控工作的模式和制度及流程,促使各部門工作有序展開,提高效益發展空間,成為了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但受人才缺失與監督不到位等因素影響,現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仍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存在諸多的問題,有較大的完善空間,值得深入研究。
企業的財務工作范疇相對較廣,而會計核算是重要的工作內容,負責記錄企業的日常經濟業務及相關的資金活動,會計核算結果的精準性,直接影響財務信息的質量,也是企業展開各種經營活動的重要信息參照。會計核算信息是評價財務工作質量的標準,要想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的持續改進,離不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規范和保障,審查與監督財務工作,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不斷加強,為企業的管理層和領導層的決策等工作展開提供價值參照,確保企業穩中求進的發展。
企業在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要想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和其他經營目標盡快落地,離不開真實財務信息和規范內控工作的支撐。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和企業其他制度的聯動效應,能夠促使企業的管理目標盡快實現。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促使企業經營與財務等活動的有序展開得以有章可循,規避各種違規現象,從而促使財務管理目標的質量穩步提升。唯有將企業的各種制度整合起來,才能切實發揮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落地的積極作用。
企業的經營水準提升,不能忽視對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等手段的有效運用。內部控制制度有控制與管理等作用,在實踐中及時發現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中的弊端,不斷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利于推動企業綜合管理水準的提升。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帶動員工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強化,更利于帶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
大部分企業不重視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工作展開,對制度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片面,尚未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缺乏思想層面的保障,也是阻礙內部控制工作有序展開和制度作用價值發揮的直接影響因素。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仍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但照搬照用其他企業的做法并不可取,甚至會出現資源浪費等問題。尤其是領導層對內部控制建設的認識片面,導致制度建設工作展開不受重視,促使制度建設停滯不前,內控工作中的問題逐漸突顯。
制度執行力差也是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在內控體系中發揮作用的直接限制因素。內控制度自身的科學性和完善性及可行性不強,導致制度執行存在形式化的問題,尤其是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企業的實際情況錯位,無法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甚至部分企業忽視制度的執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處于架空的狀態,不利于制度在控制和管理各類活動展開方面作用價值的充分發揮。
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在制度要求和內容等方面有待完善,普遍存在內控工作重點缺失的問題,也是限制內控制度有效執行和作用發揮的直接影響因素。由于制度中的重點空缺,導致控制與管理類活動展開的機械性和粗放性的特點更加突出。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展開,管理層無法在管理方面向內控制度靠攏,不利于內控制度體系優勢的發揮。雖然企業加強了對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視,但由于工作重點未突出,導致制度建設層面無法向內控成效層面轉變。
大部分企業的領導層對內控制度建設和實施中進行監督和評價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制度體系的監督和評價內容體系不完善,長期處于缺位狀態。企業無法有效分析制度的建設和運行等方面的狀況,更無法及時發現與解決制度中的問題。監督和評價工作的展開重視不足,不利于內控制度和工作體系的有效運轉,制度轉型升級的進度停滯不前,經營活動中的風險系數隨之增大。
現代企業的內控制度建設和施行,離不開思想層面的措施保障,尤其是企業的領導層和管理層,需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和關注,在企業內部做好宣傳和推廣等工作,營造全員認識和支持及配合內控制度建設的良好氛圍。企業需積極成立內部控制建設小組,將內控制度建設作為核心工作內容,全面提升員工對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保障制度建設相關的活動得以順利展開。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不能一蹴而就,需加強實踐經驗總結,本著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原則,借鑒先進的做法和優秀的經驗,促使制度建設更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領導層牽頭成立內控制度建設領導小組,合理規劃制度建設相關的工作事宜,優化制度建設環境,夯實制度建設等工作展開的保障基礎。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注意新理念和新手段的引入,打破傳統制度建設的瓶頸和困境,促使制度建設的現實選擇更加多元化。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需淘汰或調整與企業管理制度不符的內容,依據實際情況打造符合自身發展的相關制度,逐步優化內部控制制度內容的同時,加強對企業運行成本和效益的考慮,發揮企業各部門的協同效應,致力于實現企業內部的平衡與和諧。
企業內控工作展開離不開良好意識的指導,唯有強化內控意識,才能促使各項工作有序展開。內控工作的良性發展和企業的穩中求進發展,都離不開內控思想的支撐。因此,企業需從以下幾方面充分落實內控意識的強化工作。一是領導階層提升內控意識。加強對市場形勢和企業發展現狀的充分掌握,將內控工作放在戰略發展重要的地位上,促使企業內控建設等工作得以規范展開。二是注重員工內控思想的建立。唯有提高企業員工對內控及制度建設的認知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內控工作中來。因此,企業需加強對員工內控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培訓和考核等措施,促使內控教育深入基層,以此提供內控制度建設工作展開的組織保障,為后續的內控工作有序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目標是指導控制類和管理類活動的規范展開,通過生產經營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為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規范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能主觀隨意,在制度要求和內容等方面,需注重可操作性與系統性等特點的把握,為制度的落實和執行提供內在支持,切實打破制度執行中的障礙。企業核心領導層加強對制度執行的重視,將制度滲透到管理活動施行的全程,嚴格要求各職能部門依據內控制度規范展開管理活動。企業的領導層需想方設法的促使內控制度價值的發揮,充分展現企業的執行力,實現內控制度和內部管理的充分落實。將內控制度作為企業整體管理體系運行的根基,利用內控工作環境優化和監管等措施,夯實內控制度執行的保障基礎,促使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需加強對制度落實和執行中各種情況的深入分析,促使制度體系有效運轉,滿足企業持續化與穩定化和常態化發展的需要。
企業的內控工作正常展開,離不開完善控制系統的支撐。因此,現行企業需立足發展現狀,依據運行環境等情況合理制定內控系統,促使內控工作及其制度體系在企業運行中得以充分落實。對企業業務往來的各項措施和流程施行模塊化管理,明確劃分財務等部門的職責崗位,通過風險分析和深化內部考核等措施,促使內控系統更加完善,優化制度執行的環境基礎,保障內控工作得以規范展開。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內部培訓和宣傳等工作,依據制度推行內控工作,促使內部控制制度的各項條款都落在實處。隨著內控制度的深入推進,形成內部員工間的相互監督氛圍,并利用獎懲機制措施,激發企業的內控工作潛能,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避免內控制度形同虛設。
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等工作展開,深入整合企業的文化建設,提高內控制度建設工作在企業管理體系中的地重要位。內控制度不是簡單的文件和機制,而是企業有效的管理工具,融入現代財務管理等先進的管理理論,在制度執行和落實的過程中,加強對各影響因素的管控和優化,從而盡快達到科學管理的預期目標。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施行與企業文化間存在密切的關系,企業文化體現在企業發展的各方面,是企業在生產發展中形成的氛圍和習慣及精神等內容。因此,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中,需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充分考慮,建立長遠發展的策劃,促使制度執行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得以規范展開,發揮兩者相互制約和促進的關系,更利于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企業的文化建設過程,需注意融入內控方面的要素,將內控制度執行融入企業文化中,讓員工自覺遵守與執行內控制度,規范思想行為的同時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注意員工對內控制度執行意見想法的收集,以此作為制度制定和方案不斷調整的依據,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而實現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的逐步強化。
為促使企業的內控制度落地,需打破企業各部門的信息孤島和壁壘等問題,一是明確內部控制工作及部門的地位。各部門間處于平等的地位,各部門的工作內容相對機密,對內控部門工作的配合度低,甚至存在工作內容隱瞞的情況,是引起信息孤島和壁壘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企業需設立獨立的內部控制部門,加強各部門間的協作和聯系,強化內控部門對其他部門的約束力。二是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落實中,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義務。現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內控工作周期性的重視,需在現行內控制度的基礎上,合理調整與補充各部門的職責,要求各部門定期向內控部門上報工作情況,內部控制部門審批后提交發展方案,在上層審批后,由內控部門下達文件,切實平衡企業各部門間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促使信息傳輸渠道更加通暢。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體系的建設,需注重突出內控的側重點,不斷強化制度和體系建設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特點。根據企業和業務及行業發展的現狀,合理制定自身發展戰略,并將戰略目標作為內控工作展開的基礎性目標。尤其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需突出財務管理的內控工作重點,將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為衡量財務方面內控功能性的重要指標。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其他經營管理活動的開展和企業的常態化發展。財務管理是企業整體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重點,明確財務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后,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等措施,及時發現與規避財務風險因素,突顯出內控制度體系的層次性,促使內控制度建設和執行達到理想的狀態與效果。除此之外,風險因素的把控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中的工作重點,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將該體系充分整合企業內控制度,促使外部抵抗聯合內部強化的企業運行體系盡快成型,促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更加強化。針對于風險評估體系的完善,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評估指標體系。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在企業業財等部門中合理提取和制定風險評估指標內容,確保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與企業制度等方面的高度契合。尤其是國際通用企業風險評估體系內容的使用不能照抄照搬,需根據企業情況進行整改,避免出現體系不適用的問題。二是建立體系的警報機制。建立基于風險評估體系的報警機制,做好風險的計算和危險程度的標注工作,以實現風險評估體系作用價值的充分發揮。三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搭建內控信息系統。將內控信息系統與企業的業務和財務等信息系統有效對接,實現內控工作在企業經營發展活動中的有效滲透,通過數據信息的共享,為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提供數據支持。
發揮企業的內外部監督功能,促使內控制度建設和執行工作得以規范展開。一是企業內部監督功能的發揮。作為企業的管理層,需加強思想觀念和職責理念的轉變,不斷提升自身的主動控制意識,在監督操作中,靈活運用審計和預算等手段,以此夯實內控制度體系建立與運行的基礎。加強對內控制度建設執行的內部審計,將其發展成為與外部監督互相呼應的監督機制。合理擴大內部審計的影響范圍,發揮多元化的內部審計功能。規范落實監督工作,采取全過程的審計手段,以良好的內部環境,推動內部審計工作監督職能的充分落實。規范衡量標準,注重執行考核。企業的內部控制觀念緊跟市場發展趨勢進行改變,樹立全新的內部控制觀念,加強對內控中內部審計監督要素的充分考慮。建立獨立的監督部門,不建議由財務部門取代審計部門,會弱化內部審計結果的權威性。在企業審計工作中,加強對資金管控方面的重視,采取績效評價等方法,以達到理想的監督目標效果。企業需設置獨立的審計機構和規范的審計流程,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加強發展定位和戰略目標的調整,加強對現有資源的優化,實現審計中各種問題的高效解決。二是完善外部監督機制。企業的內控體系建設仍處于嘗試階段,體系尚未成熟,政府應當及時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利用企業的外部監管手段,促使企業的內部監督工作更加規范。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管理模式的滯后性和不適用性等特點越發突出,需加強內部管理模式的優化,以奠定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施行方面,提供人才保障、標準保障及思想保障等,通過各部門的密切合作,及時發現與排除制度建設和執行中的阻礙因素,推動企業展開更高效的內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準,從而推動企業的正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