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懿航 通化縣財政局
我國在政府會計領域的落實進程中,強調將收付實現制的方式當作主要的核算基礎,并構建出預算會計標準體系。這樣的體系構成,主要是為了財政資金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進行科學合理的宏觀經濟決策的執行。另外,在全新推出的《預算法》當中,也相應地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構建出了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在當下所開展的預算會計制度,就是一種基于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在經濟業務的開展過程中,預算執行的整個過程全部發生的各項收入以及費用的實行,都需要進行會計核算。其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是為了能夠對預算收支情況,進行監督以及反映。財務會計的工作開展中,需要將權責發生制作為主要的基礎,同時需要對經濟業務以及事項,進行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并反映出監督經濟主體財務,同時對運行情況進行相應的會計工作。伴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出現,主要提出了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這兩種概念。但是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始終都有著一個主題,反映的是同一個經濟業務。因此,在工作落實中,就會存在著一定的重復性內容。
預算會計就是一種在對預算資金活動過程,以及對結果的核算反饋,進而起到對會計行為的監督以及管理。這樣的工作開展下,實現的是對法定預算資金進行全面和核算。
1.支出性
這是一種預算執行的體現,預算需要在得到人大批準之后執行,因此,呈現出一定的法定性。其次,在預算會計的工作開展中,還需要對不同的資金進行核算,同時積極的監督各種資金的使用情況,是否滿足預算制定的金額、用途以及類型的支出。
2.專用性
這是一種主要用于預算資金的用途反饋,其次在撥入資金的實行預算過程中,往往會有著專門用途,因此,一旦沒有基于法定的預算批準,就可以避免將其用于其他領域的使用。另外,在進行處置的過程中,新會計制度下的預算收入科目,基于相關文件,對支出功能和經濟進行了分類,這樣都可以反映出預算會計的特征。
3.樹狀結構
這是一種通過預算會計的方式,反映出會計主體的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對預算資金進行流動性的觀察,在會計工作的進程中,需要對預算收入到預算支出進行監督,這是一種單向流動的過程,使得需要會計人員,能夠對每一個預算資金的走向,都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類。
4.外部性
這是一種表示預算會計的開展中,主要是對單位的預算管理活動的體現,在核算的過程中,也相應的需要對外部管理一致,以及要求諸多方面的體現。預算會計工作在具體核算范圍內和內容,都需要遵循政策。
財務會計就是一種會計主體資金流動的監督和核算工作,因此,工作開展之后,可以對企業的各項財務狀況,以及對盈利能力進行全面的管理,滿足企業各個類型的經濟信息管理活動。財務會計的開展中,反映的是一種對會計主體財務情況和業績方面的反饋,因此,需要基于核算會計主體的效果。
1.收益性
這是一種在投入資產經濟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核算以及監督,同時反映的是具體收益,要保障經濟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整體收益。其次,還需要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充分地保障產生的費用,以及產生的各種補償,始終可以得到關注。
2.風險性
這是一種在核算以及監督的過程中,將風險性進行集中的體現。另外,對于一部分的資產、收益以及負債,都需要進行合理化的估算分析,并基于較為嚴格的標準上,對不同資金的使用,進行全面具體的核算。
這是一種在原本會計制度下,使得經濟業務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因此,導致會計要素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會計人員的工作開展中,基于原始憑證進行會計處理,工作流程較為簡單,例如,需要涉及到對經濟業務的發生進行詳細記錄,僅僅會計憑證便可。在通常情況下,工作人員需要編制一個會計分錄。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使得會計主體需要對財務會計信息以及預算會計信息,實現全面的反饋。因此,這樣在對同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處理中,就會直接影響到了財務的會計要素變化,進而也相應地使預算會計要素產生了改變。為了處理好財務會計信息與預算會計信息當中,所出現的經濟業務的變化問題,不會對會計要素產生不良的影響,就需要開展平行記賬工作。
平行記賬就是政府會計主體,出現現金收支業務納入到部門的預算管理之后,經濟業務要素發生了一定改變,因此,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財務會計賬務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處理,這樣所開展的編制財務會計分錄方式。在預算會計要素方面,也相應的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需要在預算會計的賬務處理環節,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以及分析。當下所開展的計算方式,就成為了雙分錄記賬。平行記賬的處理方式,可以很好地對會計主體的各種經濟要素,起到直接的影響。但是也相應的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在財務會計基于權責發生制進行記賬處理,預算會計基于收付實現制進行記賬,使得這兩種記賬基礎的不同,就會導致會出現收入與預算收入這兩種形式,在費用與預算支出當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
首先,在行政事業單位形成了預算收入的時候,無論是什么樣的款項,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過程中,都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掌握處理,其次還需要進行編制會計分錄。但是當下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單位收到預撥款,或者在進行預收款項處理中,財務會計收入并不是指當期的收入,但是需要基于權責發生制的相關要求,并不能將其當作具體的收入,這樣就會導致出現一定的差異項。例如,在某單位收到了財政部門的預撥之后,一直到下一個季度的人員經費,財務會計都需要基于零余額的款項額度,形成資金的流入,這樣就可以確定好具體的預算收入。這樣基于資金結存的財政撥款預收收入的計算過程,會導致在會計確認了預算收入之后,財務會計缺乏相應的收入確認流程,這樣的流程造成了差異性,需要進行正向差異的登記。其次,在到了下一個季度之后,在使用撥款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的確認收入,同時進行沖減預收賬款,基于這樣的收入分析方式,就會使得預算會計當中,始終缺乏一個良好的資金活動,同時并不需要進行會計方面的良好處理。這樣的財務會計處理方式,使得預算會計并不會確認預算收入,因此,就會導致出現了差異項。
其次,在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的經濟活動當中,接收到了非貨幣的資產之后,不論是什么類型的設備,都需要對實際發生額進行詳細的記賬處理。財務會計的工作開展中,債市基于權責發生制的相關要求,將接受捐贈的資產,確認為收入,之后預算會計并不會形成具體的資金流入。在這樣在工作流程,及時的會導致預算管理工作開展中,不會出現資金的流入,同時基于收付實現制的內容,也并不會確認為預算收入,這樣就會直接導致差異的出現。例如,在某事業單位接收到一臺設備的捐贈之后,財務的工作開展進程中,就需要接收到統計單位的具體捐贈,同時保障預算會計并不會形成資金的活動,這樣也相應的并不需要進行會計方面的良好處理。雖然財務在這個流程中,對收入進行確認,但是預算會計始終沒有對預算收入進行確認。這樣的工作流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差異項。
當下在預算支出的工作開展中,通常情況下在出現資金的流出之后,就需要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都進行詳細的賬務處理。但是往往在支付預付賬款的過程中,財務會計需要基于權責發生制,進行工作的開展,并不需要在支付的過程中進行費用的確認,而是需要在賬款的確認過程進行確認。而在預算會計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收付實現制的為基礎,進行賬款支出確認。這樣就會導致形成了工作當中的差異。例如,在某個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開展中,在對某建設單位支付工程款的過程中,財務會計工作模式是采用預付賬款的方式進行記錄。而對于預算會計而言,則是需要在工作開展中,基于資金的流出進行支出方面的良好處理,這樣的財務會計工作開展,并不會形成費用,但是在預算會計的過程中,會形成預算支出,這樣會直接導致差異項的出現,影響到之后的財務跨級費用。當下的預算會計工作開展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預算支出,這樣就會導致工作的差異項比較明顯。在完成了工程交付之后,還需要財務會計能夠基于一個實際的情況,將支出確認為費用,并形成業務活動費用的方式,進行相應數據處理。從預算會計的角度來看,由于沒有出現資金的流動,因此就并不需要使用會計費用。在預算會計的工作開展中,沒有形成支出的情況,會導致差異項的出現。因此,這樣就需要對財務會計正向差異進行處理。
其次,在單位進行資產的購買以及存儲的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差異項,要進行全面的確認。單位在進行購買的過程中,就會形成資金的流出,但是對于這種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并不適合將其當作當期的會計處理方式,而是會在預算的會計過程中,形成一種資金的流出。這樣的基于收付實現制的方式,當作具體的支出,就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項。例如,在進行購買貨位的過程中,由于直接入庫,就不會形成實際的支出,這樣的財務跨級工作并不需要進行費用的處理。而在其他的預算會計工作開展中,會形成一種資金的流出,這是為了保障可以確認為預算支出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財務會計工作當中不會形成費用。而在之后的預算會計工作開展中,往往會形成一定的支出,這樣形成了差異項,只有保障在日后進行預算會計的正向差異等級,才可以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在進行材料的使用過程中,財務會計會形成實際支出,因此,只有被確認為費用的方式,將其當作業務活動費用,這樣才可以在財務會計當中,形成一定的支出內容,被當作費用,將其納入到費用當中。但是對于庫存物品的計算過程中,預算會計費用并不會存在著資金流動,因此,并不需要進行會計方面的處理,這樣就會導致財務會計工作形成的費用,需要對其具體的預算會計形成支出,進行差異項的分析以及處理。
當下行政單位對于各種固定資產的購置,往往需要保障資本性支出的過程,始終可以保持對差異項進行詳細的確認。單位自建或者購買的固定資產當中,財務會計僅僅是對資產方面的確認,并不會將其當作當期的費用。這樣的工作開展中,往往會出現大量資金的流出。基于當下收付實現制的具體要求,就會形成財務工作的差異項。例如,在事業單位進行設備的購買過程中,會在財務會計當中,并不需要進行費用的確認。僅僅給予固定資產的方式,進行額度的分析以及計算,涉及到銀行存款等內容。其次,在預算會計的處理中,也相應的會形成資金流動,這樣就需要確認為當期支出。在當下進行行政支出以及貸記的記錄中,形成了資金的結存。其次,由于財務會計當中,并不會存在當期費用,因此,就會在預算的過程中,形成一個支出,這是導致差異項的關鍵所在。在進行登記預算的過程中,就會形成一個會計的正向差異。其次,還需要在對固定資產進行處置的過程中,財務工作一般都會將其當作財產處置費用。即便是在預算會計的過程中,始終無法形成流動性的費用,因此,就會導致無法進行會計處理工作。從財務會計的角度分析,卻形成了費用,這種與預算會計的差別,形成了差異項。
在預提與攤銷費用出現之后,為了進行差異的確認,基本上是在事業單位在出現這樣的費用之后,首先基于權責發生制的方式,對其當做當期費用進行處理,但是往往會在實際的支付費用的過程中,僅僅進行沖減預提和攤銷,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滿足相關要求,其次,預算會計基于收付實現制的相關要求,可以確認出具體的支出,這樣也就形成了差異項。例如,在單位進行預提福利基金的過程中,在財務會計流程中,需要對其進行確認費用,而會計分錄的方式,則是主要基于業務活動費用,將其當做專用的基金。一旦預算跨級當中,并沒有形成資金流動,就并不會進行會計方面的處理,但是財務會計會形成費用,這樣預算會計就并不會形成支出,而是不會產生差異項,僅僅在等級財務會計的正向差異即可。從這樣的角度進行分析,當下在對福利基金進行處理過程中,相關財務人員僅僅重視起對專用基金的處理,并不需要登記費用。其后,在會計分錄的過程中,采用了借記的方式,進行相關存款方面的詳細記錄以及分析,這樣的工作開展方式,就會導致預算工作的開展中,會形成一定的差異項,這要對其正向差異進行詳細的登記。
這是一種并不是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差異項,都需要得到登記,而是需要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要對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及處理,但是始終并不需要登記差異項。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工作中,需要保障對質量保證金的差異處理。在這樣的工作中,主要是單位能夠在其他單位加上來的保證金,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對其賬目進行詳細核算,并不將其當作確認收入,同時在退回保障金的過程中,降低往來賬處理工作,同時并不需要將其當作支出。但是在新會計制度下,基于平行記賬的方式,就需要預算會計可以進行會計處理,或者進行預算收入以及支出方面的處理內容。其次,在財務工作的開展進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積極保障處理環節上,可以很好地提升自身的行為,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及處理。
綜上所述,在進入到新時期之后,受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影響,就要保障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進行有效的融合,通過對差異項的合理處理,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應有的價值以及工作能力,處理好各種賬目當中的內容,同時積極地保障核算的過程中,對差異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