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 煙臺市蓬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如何增加企業的發展空間,一直以來是各個企業所關注的焦點,為了提高企業的增長速度,不少企業采用建分廠,擴大企業規模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對于如何提升企業的可持續增長能力的問題卻鮮有人關注。企業要發展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有些公司的管理者為了擴大公司資金鏈,采用各種各樣的融資方法來籌集資金,這種不合理的集資方式給企業埋下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破的定時炸彈,不少企業因此損失重大甚至破產,除了一味追求擴張的企業之外,也有一些故步自封、不創新、不發展,最終被時代所淘汰的。
在中國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數目都是龐大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一個企業如果長時間沒有經濟增長就會被淘汰,因此,企業的增長便成為企業管理者的追求目標。大多數的企業都想用最短的時間給公司帶來最快的增長,他們普遍認為增長速度越快越好,獲利越多越好,這種盲目追求速度而舍棄可持續增長的方式,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負擔,從而可能引發破產危機,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還是要靠可持續發展觀。
企業的資金一般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內部資金,一個是外部資金。外部資金大多是債券和股票的融資,當一個公司達到一定階段,為了擴大規模時,會開設債券和股票項目用來融資,這些外部資金,利息較低,在公司擴張和發展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外部資金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用股權進行融資風險非常高,可能使公司更上一層樓,也有可能壓垮公司。為了企業能夠更加長久的發展,管理人員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保持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企業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改善,公司領導者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遇,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和正確的發展方向,一定能使自己的企業得到巨大的發展。企業融資在理論上,一般是先對內部資金進行使用,在內部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負債的方式,最后再考慮股權融資,但是現實中的企業很少有人遵守這個理論。在我國大多數的上市公司的內部資金只占公司資金的一小部分,如果公司需要融資,大多數就直接進行股權融資,這種融資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現代企業樹立正確的增長觀念是十分重要的。
企業不管是建立還是發展都需要資金的支持,當一個企業迎來發展機會,想要對企業規模進行進一步擴張時,所需要的流動資金就更多。當企業的現有資金無法提供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開支時,企業領導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獲得這筆資金,獲得這筆資金的過程就叫作融資。
融資通過企業從第三方機構獲得資金,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個方面。直接融資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對企業投資的資金不經過第三方機構直接到達融資的企業。在這種融資方式下,投資者一般對該企業比較了解和信任,這種融資方式減少了第三方機構的管理費,資金直接在兩者之間流轉,對于投資者來講,投資成本降低,投資收益達到最大化,缺點是資金沒有保證,如果投資的企業沒有合理利用這筆資金,造成的損失也只能有兩方承擔。間接融資,就是投資者把資金放置在第三方機構,由第三方的專業投資人員提供給需要資金支持的企業,在這種模式下資金由第三方機構控制,投資者和集資者沒有直接接觸,即使發生意外狀況,投資金額的損失也比較小,風險小的缺點就是收益也小,對于不管是集資者還是投資者,這種方式都需要向第三方機構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減少了一部分的收益。
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資源,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不停地消耗這些資源,由于資源的存儲量是有限的,為了減少人類社會資源浪費的現象,防止資源枯竭,現代社會的人們需要采用一些方法使這些資源更加合理的被利用。針對這一問題,人類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一經提出,便在社會上得到認可,被大力推廣,各行各業都希望將這一概念融入他們的發展模式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據相關研究發現,由于企業增長速度太快,而導致的公司財政崩潰的數量和由于企業增長速度過慢,導致的公司解散的數量是一樣的。因此得出結論,公司增長速度過快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有人認為公司增長的速度快,就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并不考慮公司自身的條件和資源是否能夠承受企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如果處理不好這兩者的關系,公司的增長也可能是在變相的毀滅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出現是為了解決企業在增長過快或增長過慢時所產生的問題。
在融資模式上,企業不管是選擇內部融資還是外部融資,都會給公司的資金成本帶來影響,資金成本又進一步關系著公司的利潤收入,這些數據不論哪一個發生變化,都能引起企業可持續增長率的變化。不同的融資模式給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帶來不同的影響,可持續增長的理念又影響著企業資金的流轉方式,間接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模式,一個好的融資模式更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西方國家的大多數企業喜歡通過債務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而我們國家的企業更喜歡股權融資的方式。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由于內部資金不足,在進行企業融資時,會優先選擇股權融資的方式為公司籌取資金。在中國的企業融資順序的特點是“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內部融資”。針對這種融資模式的情況,我國也有一些增速較快的企業,在股權融資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這種融資方式非常不適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現如今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尚不成熟,存在政府干預和一些民間的不規范的投資行為等諸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的利潤普遍不高。雖然利潤不高,但企業的上市標準卻較高,所以上市公司的“殼”非常重要。在中國利用股票獲得資金現象非常流行,這些不健康的融資不是為了公司的成長,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一些低增長率企業利用股權融資不僅增加了融資成本,而且也沒有帶動公司的發展,這些現象都表明了,公司采取合理的融資方式的重要性。
在企業中根據增長率的變化,可分為超預期增長公司和低預期增長公司。超預期增長公司是指公司內部的增長速率超過了公司可持續增長的發展速率,企業在這個增長速率下,內部資金無法滿足當前增長的需求,就會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在這種模式下,企業資本和規模需要持續擴大,企業的超快增長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是由于發展的速度過快,超過了公司可承受的發展速率,資金不足的問題就會影響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需要通過融資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滿足公司正常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也要盡量選擇債券融資的方式進行融資。對于低預期公司來講,公司的發展速率營收利益少于公司可持續發展下的增長速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內部資金儲備充足,在進行企業發展時,首先使用企業的內部資金即可。在這種模式下,雖然企業內部資金充足,不需要進行外部融資,但是企業發展緩慢,收益也較低,長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企業的利潤過低,導致企業破產的現象。
(1)以內部融資方式為主。對于一些實際增長率低于可持續增長率的企業,在進行公司發展時,建議優先使用企業的內部資金,融資方式也以內部融資為主。內部融資是使用公司已有的資金進行擴展,這種方式風險較小,需要遵守的要求也大大小于外部融資,沒有其他投資者的投資,企業自身的投資回報也比較高。企業在低增長模式下發展,看似企業內部資金充足,企業資產龐大,實際情況卻是企業的利益率較低,發展速度緩慢。因此,在企業增長率較低的情況下,要以內部融資為主,以最小的風險幫助企業獲得高回報。另外,還需要企業的管理者改善企業的盈利方式或者其他發展模式,提高企業的增長率,優化企業的經營模式。
(2)提升企業增長率。有些企業增長率較低的原因是因為該企業所涉及的行業的發展已經飽和,發展空間變小,需要盡快地進行企業的革新,需求新的發展前景。對于低預期增長的公司,要充分利用企業的內部資源,從企業涉及各個方面入手,提高企業的增長率,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這類企業的管理者而言,要充分了解市場的發展方向,研究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有管理者站在足夠的高度上,才能對企業的未來做出更好的規劃和引領,為提高企業的增長率做出全面的準備。
(3)減少外部債券融資的比例。外部債券融資就是通過公司的信用向銀行貸款或者其他的負債的方式,為企業獲得發展資金,這種融資模式,可能會導致公司負債過高,公司后期難以承受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財務方面容易出現危機,從而對整個公司都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為了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融資方式,如果出現負債過高的情況,企業的融資方式就必須往內部融資的方向發展。對于已經出現企業負債過高現象的公司,要盡量減少集中還款的方式,防止由于還款壓力過多所導致的企業內部資金失衡現象的發生。增長率較低的企業要盡量減少債券融資的方式,防止企業因為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而造成重大損失。
(1)以外部融資模式為主導。對于這些企業的實際增長率高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增長率的公司而言,僅僅采用內部資金來維持公司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使用外部融資的方式,來獲得高增長所需要的資金。外部融資的方式有很多,企業在進行融資時,要均衡好各個融資方式的關系,防止由于單一融資方式而帶來的壓力過大的情況。對于融資方式單一的企業,該企業的領導者需要盡快拓寬融資方式的選擇,采用以外部融資方式為主,內部融資方式為輔的方法,幫助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外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需要根據企業的現狀,選擇采用股權融資還是負債融資的方式獲取資金,防止不適合的融資方式阻礙企業前進的步伐。
(2)保證企業的可持續增長能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公司保持超高增長率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高增長率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也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和陷阱。高增長率的企業如果能夠抓住這次機會,采用合理的融資方式,幫助企業在解決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的同時,還能處理好企業融資方式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保證企業在這次大發展之后還能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成為這場經濟戰役的勝利者,才能獲得成功。反之,如果企業領導者被高增長所迷惑,為了保持高增長、高收入,從而進行大量的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方式,不僅不會讓企業得到發展,還會給企業帶來危機,資金問題不僅能幫助企業也能毀掉企業,對于這些把握不住機遇的企業而言,就只能被市場所淘汰。根據這類情況表明,企業的發展不能盲目追求高增長,也要保證企業的可持續增長能力,只有穩定向前的企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生存到最后。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的維持,需要企業領導層,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符合發展規律的融資方式,均衡好利益和成本的關系,合理的利用資金。
(3)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在中國大多的擁有高增長率的企業,喜歡采用股權融資的方式來獲得資金,股權融資方式較其他融資方式而言,能獲得的融資金額較大,高價值的股票也更容易得到其他投資者的青睞,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股權融資也不是一本萬利的,也存在弊端,如果一味地使用股權進行融資,也會給企業帶來負擔,在公司經營方面出現問題時,股權融資比例過高的企業,被收購被瓜分的概率更高。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公司內部需要對融資方式進行優化,改善資本的結構,在進行資金籌集時,如果企業內部資金充足,盡量采用內部融資,在資金量需求較大的情況下,再合理進行外部融資,采用多種融資方式相結合的方法,降低企業的負債率,調整企業的資金獲取方式,最終達到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的目的。
一個企業在發展時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在公司內部資金無法支撐公司發展的情況下,需要進行融資。融資是一個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方式,是企業向前發展的經濟基礎,在融資方式的選擇時,要保證企業可持續增長能力,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合理的融資方式才能幫助企業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是一個企業是否能夠長久發展的重要依據,對公司的融資方式有著調節和制約的作用。
經過現代學者對企業融資方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研究發現,融資方式影響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關系著企業的資本結構也在影響著融資方式的選擇。企業在進行融資方式的調整時,應該以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盈利模式,不論是融資方式的選擇,還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保持,都是為了企業能夠得到更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