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碩,吳慧香
(山東工商學院 會計學院, 山東 煙臺 264005)
縱觀當今社會的創新與發展,單從創新人數、規模而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創新中心,但是從創新結構上而言,我們的創新大都停留在“先模仿后創新”、“后發創新”的模式,在諸如芯片、操作系統這樣的基礎性、平臺性領域,大部分國內企業都在這方面遇到了瓶頸。價值資源的獲取往往對于初創期企業而言,是其發展制約因素,其單憑一己之力難以聚合價值資源進行價值創新,創新型企業需協同價值主體實現資源配置和整合,促使資源配置或資源整合的能力構建和提升自身競爭力開拓市場。而對于競爭日趨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企業而言,構建企業價值鏈或生態圈實現資源共享、價值共創是其豐富產業形態、保持企業長久競爭力常采用的經營戰略。
特別是在現如今企業外部環境瞬息萬變和提倡創新創業的時代大背景下,企業在面臨外部環境壓力時若攜手共進、深化利益聯結機制,方能靈活應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無論是產品還是生態圈整體都面臨激烈競爭且多變的市場,企業如何調整戰略應對市場變化以實現價值創造,是企業戰略重新調配時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基于此試圖研究企業如何通過構建生態圈實現價值共創。針對問題,本文以小米生態圈的構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研究小米構建生態圈的過程以及特點,并對其生態圈構建的動因以及效果進行探究。
小米集團是成立于2010 年的全球化移動互聯網企業,其業務范圍涉及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等領域。為構建商業生態圈對外投資涵蓋智能硬件、生活消費用品、社交網絡、新零售等領域的400 余家公司。如圖1 所示小米集團價值體系是以硬件生態為核心,向生活消費服務及周邊線下產品和以MIUI、大數據云服務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展開的多元化業務。

圖1 小米集團價值體系
圖2 即為小米生態系統,可以看到小米生態圈價值模式為通過向合作企業提供資源支持和資源共享以孵化其成長,待合作企業成熟后可對小米進行資源反哺。在資源支持方面,小米成立“順為資本”,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有助于創業企業緩解自身融資約束,除了資金之外,小米還會向符合條件的合作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以促進其成長。在資源共享方面,小米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米家品牌,借助小米的品牌優勢,產品能夠更快鋪開市場。由于小米在線上線下平臺的基礎,合作企業的產品既可以在線下的小米之家銷售,又可以上線小米商城,降低企業開辟渠道的成本,借助小米品牌的高關注度和長期積累的用戶群體,節省合作企業的營銷費用以及渠道成本。

圖2 小米生態圈系統
1.產品種類較少。作為一家以智能手機為主要產品的年輕互聯網企業,一直以來手機業務的收入是其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但隨著上游產業鏈技術的迭代升級和高端芯片價格的飛漲,智能手機的價格近幾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各廠商的產品也趨于同質化,小米手機產品僅憑低價質優策略已不足以支撐其長期的競爭優勢。
2.業務增長依賴手機業務。智能手機業務是小米整體業務的中心。 從如圖3 所示, 將其上市初期(2015-2018)的營業收入、核心利潤率與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數據結合分析發現,小米手機的核心利潤率走勢與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情況基本吻合,2016 年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從上年的14.4%急劇下滑至7.4%,同時小米的核心利潤率驟降至-1.98%,手機業務的市場表現欠佳影響了小米的核心利潤增長。

圖3 小米營業收入、核心利潤率與小米手機市占率
1.戰略投資。小米構建生態圈的主要形式是對目標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小米的對外戰略投資遵循投資不控股的原則,通過品牌背書等方式為其提多方面的支持,幫助生態鏈企業孵化產品。
2.生態圈構建。在構建生態圈體系時小米選擇的合作產品一般都是與其核心業務有關的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在選擇時嚴把質量關,體現小米的企業價值觀,以此吸引更多注重性價比的顧客
3.資源共享。接受戰略投資加入小米生態圈之后,成員企業獲得的不僅僅是源自于小米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小米還為成員企業提供渠道、營銷、品牌等方面的資源支持。
在小米生態圈初創期,小米在其生態圈中扮演的是發起者的角色。此時生態圈的合作企業也相對較少,借助小米的品牌優勢,小米固有的粉絲群體—“米粉”成為了小米生態圈流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選擇生態圈產品的出發點往往是追求其高性價比的特性,因此小米在其生態圈產品的定價方面也一直堅持低價策略以迎合消費者群體的需求。
在小米生態圈的發展期,小米在生態圈中逐漸由發起者的角色演變為領導者。隨著生態圈的不斷壯大,小米生態圈的產品種類不斷地豐富,用戶數量也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用戶規模擴張的同時用戶需求也開始轉變,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提高,人們對于產品功能性和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基于此小米對于其生態圈產品以外觀設計和智能互聯方面為切入點提升產品品質。
隨著小米生態圈近幾年的布局發展,其成長階段已逐漸進入成熟期,小米已然成為生態圈的核心。隨著生態圈產品的不斷豐富,生態圈產品在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其高品質和智能互聯的產品特性也使其用戶的粘性不斷增強。不斷豐富的生態圈產品與小米手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補充,通過對各成員各產品之間的優勢資源整合,小米生態圈實現了價值共創。
1.市場占有率回升。小米手機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從2018 年的9.3%不斷回升,至2020 年其市場占有率為13%,相較于2016 年提升了5.6%。隨著生態圈的日益成熟,生態圈產品的日益豐富,使得小米的品牌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增強了用戶粘性,從而促進其市場占有率的增長。由此可見,生態圈的構建使得小米改變了產品單一的現狀緩和了小米的發展困境,使得生態圈產品和小米手機業務共同促進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價值。
2.營業收入提高。從營業收入方面來看,小米的營業收入自2015 年至2020 年處于逐年上升的趨勢,與近幾年小米的手機業務市場占有率變動和AIoT 業務變化呈同方向變動,從2015 年的668.11 億元五年的時間快速增長到2458.6 億元。說明通過構建生態圈的方式,使得小米的產品生態更加豐富,緩和了小米的發展瓶頸,因此促進了小米的發展。
3.用戶群體擴大。通過戰略投資構建生態圈給小米帶來的不僅僅是權益上的收益,生態圈的不斷完善提高了小米集團的品牌力和產品競爭力。產品種類的增加給小米的目標消費群體選購商品時帶來了更多的選擇,除智能手機外,小米及小米生態圈中的諸多產品在市場中同樣具有較強吸引力,這些優質的產品給小米帶來了更廣的用戶群體,由于產品間高度的聯動性,生態圈產品對平臺企業小米實現資源反哺。
生態圈的構建能夠提升企業績效,帶來價值效應。小米通過構建商業生態圈的方式,實現了對產品種類的豐富,在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實現了AIoT產品與智能手機業務的有機結合,智能手機+AIoT 的戰略使得小米手機取得了差異化競爭力,促進其市場占有率和營業收入的穩步提升。同時,戰略投資構建生態圈的方式,通過自身的平臺優勢,向他們共享資源、提供支持,孵化出諸如紫米、智米等在行業內具有強競爭力的智聯設備及周邊產品廠商,同時這些廠商的成熟,豐富了小米生態圈的產品形態,增強了生態圈影響力,為小米生態吸引了更多的客戶資源,實現了對小米的資源反哺。
1.注重戰略投資與生態圈構建的結合。對于戰略投資者而言,其看中的是投資為企業帶來的長期資源效應而不是短期內的權益報酬。小米集團通過戰略投資構建商業生態圈帶來的不僅僅是權益上的收入,更多的是生態圈構建之后豐富的產品給小米帶來的更多品牌熱度、影響力和想象空間以及相關的業務收入等,這些好處對于公司影響更為持久,可在長時間內持續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顧客價值是價值創造的前提。企業及時了解顧客需求、重視用戶體驗,才能為顧客創造價值,從而培養出忠實的用戶群體,使客戶價值成為企業的競爭力來源實現價值創造。在生態圈的構建過程中,小米選擇的合作伙伴和產品大都是符合其追求性價比價值觀,這一點迎合了小米用戶的需求,為其生態圈產品的營銷宣傳奠定了基礎,使小米在實現客戶滿意度、實現用戶價值的同時,實現價值創造。
3.構建生態圈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生態圈新成員的加入不斷豐富了小米的產品形態,使企業改善產品單一的困境,實現了生態圈產品和小米手機業務的共同促進、協同發展。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其用戶粘性,生態圈的構建為其賦能,吸引了大量的新客戶,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價值。因此,企業構建生態圈不僅能夠增強自身競爭力,生態圈內企業可以實現價值共創,實現相互促進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