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阜陽師范大學圖書館 胡越 李艷梅
21世紀中國很多大學相繼開辟了新校區,于是兩個甚至更多校區辦學便成為不少大學的辦學模式,新老兩個校區是較為常見的大學校區模式。為了適應這種分區辦學的新情況,更好地服務學校的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等工作,學校的圖書館一般也一分為二,新老校區都有圖書館。相對于以前一校一區一館的格局,兩區兩館的新格局使圖書館的文獻儲藏分布、圖書流通和人員的調配等面臨著新挑戰,這些新問題的解決程度如何,關系著一所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積極性的提振等,不可小覷。學界對此已有一定的研究,如付菊英的文章《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志建設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的思考》、韓亮與郎筠的論文《地方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現狀、問題與展望》。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以F大學為例,就大學圖書館在圖書采購、分藏、調配、借閱、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予以梳理,并就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一)圖書采購。圖書館館藏文獻的來源有多種,就現代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而言,一般分為采購和非采購兩類方式。縱觀F大學圖書館近年來的圖書采購工作,隨著購書經費的不斷增長,采購的圖書數量逐年增加,與10年前相比,該校圖書館的藏書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滿足了廣大師生員工的需要,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了較好的文獻保障服務。不可諱言,由于購書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圖書采購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具體列舉如下:1.采購的一些圖書專業性、學術性不夠。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主要服務于學校教學科研的需要,因此采購的圖書需要有較強的專業性、學術性。在F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中,有一部分圖書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一些學術含金量低,甚至沒有學術含金量的圖書被購買,還有的是大眾通俗讀物,這樣的書封面花里胡哨、印刷質量低下。沒有什么專業性、學術性,不應該進入大學圖書館。這些圖書能夠被購買入藏,原因大概有三點:(1)與目前的圖書館招標購書的模式有一定關系。為了盡量規避購書腐敗等問題的出現,現行招標辦法規定,達到10萬元以上的購書必須招標,由有資質的圖書公司來競標。很多圖書公司的圖書質量良莠不齊,有不少是大眾讀物、通俗性的圖書。這樣的圖書公司中標后,一些不太專業的書籍就被采購了。(2)圖書館個別購書人員責任心不夠強,有湊數、應付的心理。選書者不管書的質量如何,見書就選,不考慮書的品種、專業性。當然圖書館也請部分專業老師參與選書,這對購書的專業性和學術性有很大的幫助,不過由于遴選的人數過少,一個學院只能找一個老師。但是現在一個學院有幾個專業,隔行如隔山,前去購書的老師只對自己的專業書籍選起來是行家,對其他專業的書籍的勾選就比較隨意了,這樣一來,還是有一部分學術含金量低的圖書被購買。(3)與圖書館進書渠道較為單一有關。F大學圖書館目前主要依靠圖書公司配書進書,自行前往出版社、圖書交易會、二手書市場等地購書的辦法似乎不再采用。雖然圖書公司供應圖書的品種較多,但還是有不少品種的圖書無法提供,上文分析采購的一些圖書學術含金量低等問題與進書渠道單一有一定關系。2.采購的圖書部分重復率(復本率)過高。由于圖書館每年都要采購圖書,一些同一品種圖書一次采購的數量超過了5本,甚至過多,顯然,這種做法有違圖書館關于復本書的通常做法,安徽大學圖書館就規定,該館復本的采購量為3本。而F大學圖書館的不少同一品種圖書的復本量遠遠超過這一規定,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前后采購了6次,復本有70本之多,最近10年就采購了3次,2011年采購了23本,2012年又采購了10本,到2017年還一次性采購了30本。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圖書采購部門事先沒有摸清該館藏書的家底,對一些書是否還需要入藏不清楚,購書品種的選擇具有隨意性,導致重復購書現象的發生,這一方面造成購書經費的浪費,另一方面,過多的復本圖書也占用了寶貴的空間,導致應該上架的其他種類的圖書無法上架,一定程度上對師生的教學科研和學習造成影響。
(二)圖書的典藏分布。目前,F大學圖書館將新校區圖書館作為學校圖書館的中心館,老區圖書館定位于分館。在藏書布局方面,同一品種的圖書在兩個圖書館基本都有收藏。這種做法雖方便了各校區的讀者,但弊端是沒有按照兩校區的院系專業分布,科學地匹配圖書。例如,音樂、舞蹈等專業在老校區開設,學生在老校區上課、學習和住宿,因此音樂舞蹈類的圖書應主要放置在老區圖書館,方便音樂舞蹈專業的師生就近借閱,為他們的學習和教學提供便利。而現實情況是,不少音樂、舞蹈類的同一品種圖書雖然兩校區圖書館都有收藏,但新區的數量比老區的還多,這就讓人有點不可思議,如《舞蹈理論與表演實用教程》一書,老校區圖書館藏有3本,而新校區圖書館卻有4本。像這種專業性非常強的書籍,非專業讀者借閱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是舞蹈專業的師生借閱,因此這類書籍應主要入藏老區圖書館,方便他們借閱。還有一些音樂、舞蹈方面的文獻,新校區圖書館有藏,而老校區圖書館卻沒有藏,這種情況就更加不合常理。除了藝術類的圖書分布存在這種情況外,其他專業圖書的分藏也存在類似問題,例如,歷史專業在新校區,而有些歷史類的專業書籍新校區圖書館并不收藏,而老校區圖書館卻有。學生在新校區住宿和學習,卻要跑到老校區去借書。這種不合理的圖書分布,給師生借書造成障礙,耽誤時間,不利于學習和教學科研最大效率地提高。
(三)借閱方面。1.師生借閱的熱情不夠高。近年來,圖書館做了很大的努力,向師生推介圖書館的各種資源,一定程度上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為師生員工所周知,提高了師生借閱圖書的熱情,圖書借閱量和借閱率有所提高,但是,整體而言,圖書借閱流通的體量還是比較小,不夠理想,與學校近3萬人的師生員工規模不成正比,需要引起關注。師生的借閱積極性整體上不夠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網絡和電子書的沖擊,有些書出現了電子版,一些讀者就不再到圖書館查閱紙質版;還有一些讀者沉迷于手機游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一年中去圖書館的次數非常有限,借書數量甚至是個位數。除了數字化和互聯網等的原因外,作為文獻的提供者和服務方,圖書館需要反思,從自身找一找原因。如對館藏文獻的宣傳是否到位,服務是否到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圖書館購進的一些圖書,專業性不夠強,對師生的學習、教學、科研幫助作用很小。這就讓一些師生對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產生一些負面印象,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借書的欲望。此外,在借閱中,有時還遇到一些有號無書和有書不能借的情況。讀者在圖書館的電子借閱系統中查到某本書,系統顯示可借,但按照索書號入庫找尋,卻找不到書,原因可能是該書沒有及時上架,因為現在書庫大都是開架,借閱合一;可能是書在書庫內被某位讀者閱覽,或者是閱覽后沒有放回原處,致使該書不能外借,另一種可能是該書丟失,但這一信息沒有及時錄入圖書館的借閱系統,因此讀者檢索時,依然顯示可借狀態。還有一種情況是,讀者在書庫借到了某本書,而自助借閱機器上卻顯示無此書,不能自助借成功,還要到圖書館總服務臺進行二次加工,才能借成功。2.基藏書庫的藏書品種不全。一所圖書館的基藏書庫,以完整收藏該館的所有圖書品種為旨歸。F大學圖書館雖然建有基藏書庫,不過所藏的圖書品種不全。有些圖書品種其他書庫有,而基藏書庫卻沒有入藏;有些圖書在借閱系統中顯示有,但是入藏書量為零,也就是說,基藏庫也沒有收藏這些圖書,給需要查閱這些圖書的讀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一)圖書采購方面。1.加強與讀者的溝通,提高購書的專業性與學術性。為了增強采購圖書的專業性,首先,圖書館建立與各專業師生定期溝通咨詢的機制,向他們征求專業文獻書目。其次,圖書館可以就圖書公司開就的專業書單,分專業送給師生,請他們進行勾選。最后,成立由圖書館工作人員、教師、學生等組成的圖書館文獻采購委員會,負責最終審定采購圖書目錄和年度購書經費等,經過采購委員會的審定后,正式確定年度購書清單,再公開招標采購。2.指定在優質出版社購書。國內一些圖書館,在圖書采購招標時,公開指定在出版界享有盛譽,口碑好的出版社,如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中華書局等,要求圖書公司必須在這些出版社進貨,購買專業書籍,否則就算違規。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術含金量低的圖書入藏。3.嚴格控制圖書文獻的復本數量。圖書館藏書必須正確處理品種與數量的關系,品種多樣是首要原則。除了一些大學教材類和特殊需要的文獻外,專業性強的文獻復本數量不宜入藏過多,總體在3~5本即可,因為這些文獻專業性非常強,讀者非常小眾,沒有必要入藏過多的復本。安徽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購制度規定,復本數量控制在3本以內。實行圖書采購查重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復本過多的問題。為了提高藏書的質量,避免購書經費的浪費,圖書館有必要建立購書查重制度,已經入藏的圖書原則上不再購買,除非同一品種圖書已經丟失或損毀嚴重,不能再借閱瀏覽,可以適度進行補充,數量也要控制在5本以下。4.拓展進書渠道。受現行招標制度的限制,圖書館購書經費超過一定額度后,必須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這無可厚非。除了集中招標采購外,圖書館也應該開拓另外的進書渠道,可以采用零星購買制度,數量不太大的某一類專業書籍采用單一來源采購。
圖書館主動作為,吸引社會各界參與藏書活動。圖書館與校友、地方藏書家進行聯系,通過捐贈、專題購買等方式充實館藏。據了解,F大學所在城市有一些藏書家,有捐書給學校圖書館的意愿和想法,這就需要館方及時捕捉信息,主動出擊,積極聯絡,熱情對接,簡化手續,順利接收捐書到館,充實館藏。
(二)借閱方面。師生借閱熱情不高,借閱率整體較低,一方面跟社會形勢有關,如讀書無用論、電子書等的沖擊有關;另一方面與圖書館采購的圖書質量不高、不能完全滿足師生需求有關。因此圖書館在購書前必須廣泛深入地調研,盡最大可能了解熟悉師生的借書需求,然后有的放矢采購圖書。1.創新圖書館文獻推介方式,做到方式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紙質印刷品宣傳以外,還可以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教工交流群等方式定期推送圖書館新購文獻信息,使得讀者快捷、方便地了解圖書館的館藏動態。2.請進來、走出去,擴大圖書館的影響。“請進來”是指定期請專家來圖書館作報告、公益講座等,增加圖書館的魅力和吸引力,擴大圖書館的影響。“走出去”指圖書館主動到各院系定期宣傳推介,介紹圖書館最新工作動態和服務新舉措,召開讀者座談會,及時聽取有關各方對圖書館工作的看法和建議,拉近師生與圖書館的距離,讓他們對圖書館有一種親近感。3.及時更新圖書檢索系統,對有號無書、書號與書名不一致、有書無索書號等問題進行整改。針對一些有號無書的情況,圖書管理人員應仔細分析原因所在。如果是書放錯位置的緣故,就應加強書的上架管理,將歸還的書或放錯位置的書及時放回原處,如果是書丟失,就應想辦法重新購買,索書號還用原來的,如果無法購買到同一品種的文獻,就應該在系統中將該書的信息刪除,以免再誤導讀者。開架圖書出現了有書不能外借的情況,一是編目編錯了,這就要求采購進館的圖書在編目時,編目者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不要搞錯,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二是該書的條形碼脫落丟失,這種情況就需要加強圖書巡查管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4.科學調配圖書,優化文獻布局模式。考慮兩個校區的院系專業分布,以及讀者的數量、類型、層次、結構、對館藏文獻進行必要的調配和整合,盡最大努力給不同校區的各專業讀者提供文獻利用的便捷,充分發揮文獻的服務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讀者的需求。根據兩校區學科專業的分布,科學調配圖書。F大學老校區主要分布有工科、經管專業、音樂專業等,因此工科、管理和藝術類圖書可以兩校區各藏相同數量,音樂類圖書老校區圖書館可以占到三分之二。理科、人文社科類專業大多在新校區,因此這類圖書新校區圖書館應藏2/3,尤其是一些孤本、或只有兩三本的圖書,應全部放在西校區圖書館。5.加強基藏庫的圖書建設。基藏庫是圖書館文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火墻,性質上屬于樣本和保存本書庫,從理論上講,應是一所圖書館所有書庫中收藏圖書最全的書庫。針對基藏庫收藏的圖書品種不全的問題,圖書館應采取措施,盡量想方設法補充完整。(1)將其他書庫收藏而基藏庫沒有入藏的書調配到基藏庫。其他書庫中藏有同一品種圖書只有一本時,這本書必須調配到基藏庫中去,只閱覽不外借,防止出現外借丟失而導致館藏文獻品種缺失的情況。其他書庫中同一品種的圖書超過2本,至少調配1本到基藏庫,充實庫藏并為那些借不到該書而又希望閱覽的讀者提供便利。(2)設法補齊已缺失的圖書品種。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基藏庫的圖書有時也會出現丟失的情況。一旦有這種現象,圖書館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通過購買、復制、捐贈等途徑,盡最大可能將缺失的同一品種的圖書文獻予以補充。同時啟動圖書丟失調查活動,分析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堅決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3)嚴格執行和落實采購的圖書必須優先保證入藏基藏庫的辦法。圖書館采購進館的圖書一般優先入藏基藏書庫,這是圖書館文獻收藏的基本制度和常識。因此圖書館必須嚴格執行這一制度,教育和督促分發人員增強責任制,對破壞這一制度的工作人員進行問責,以保證基藏書庫的名副其實,為讀者提供閱覽文獻的最大便利。
F大學圖書館在采購、文獻登記、典藏分布、圖書流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多校區的地方大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本文提出的加強訂購圖書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控制復本數量、集中采購、零散采購與非采購方式相結合、科學調配圖書、充實基藏書庫圖書文獻品種等建議,比較符合地方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料建設和讀者服務的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希望對地方大學圖書館工作的改進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