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繼
(兗礦能源集團員工教育培訓中心,濟寧 273513)
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硬實力和軟實力。企業生產的產品與提供服務的質量為企業的硬實力,企業長期經營管理所持續形成的有益于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為企業的軟實力。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能夠增強國有企業的軟實力,推動企業價值體系的塑造。國有企業應正確認識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發展中的實際價值,并確保工作思路與工作路徑的一致性,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與國家對國企發展的總體要求建立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協同發展的新思路。
黨建工作開展的目標之一就是強化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屬于企業深層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始終是以人為主導,以精神理念和意識觀念為制度有效實施和集體團結的主要工具,構成了凝聚企業發展理念的企業文化,從而有效統一員工的價值追求。當前,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逐漸走向協同,這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的過程。兩者的融合主要體現在將企業文化的思想精神與企業的人、財、物等要素進行統籌管理;將制度約束和文化渲染相結合;將企業的管理價值融入市場競爭環境下,使員工立足于宏觀維度強化自身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以此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國有企業應將黨建工作理念和企業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精神體系,更好地強化企業凝聚力,使企業戰略目標在統一的戰線上有序推進,從而提高企業發展的整體效能,促進企業改革創新目標的順利實現。
國有企業黨建的目標是將黨組織建設成執政為民、改革創新、互幫互助、公平公正且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優秀黨組織。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其中的“根”是指黨建工作,“魂”是指企業文化,表明了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目標的相關性。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建工作目標與企業文化建設目標的有機結合,為企業軟實力的增強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創造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協同發展、深度融合的最佳效應。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前提與要求是“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要求是將愛國愛黨、為社會主義發展奉獻放在核心位置,將推動產品與服務質量的提升與人心力量的凝聚作為企業建設的主要目標,以此構建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體系。國有企業將黨建工作要求與企業文化建設要求相互融合,也促進了兩者核心觀念的協同與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國有企業應充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組織領導的要求,積極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思想核心、組織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國有企業應將黨建工作的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等特征作為重要抓手,從而將黨建工作的核心觀念充分融入企業的文化建設中,處理好黨組織與企業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明確職能與權利的邊界,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內部治理格局,為企業的建設發展提供思想指南,從而增強企業文化軟實力,助推企業文化硬實力的不斷提升。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與企業經營理念的濃縮體現,涵蓋了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向往和對員工個人能力提升的預期,將員工個人的理想追求與企業發展目標相捆綁,形成共同進步和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使員工完全信任并忠于企業的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加強企業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企業黨建工作相較于其他治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并不能完全替代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但黨建工作能夠堅定企業的發展方向與員工的理想信念,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與黨員的模范引領作用,調動了廣大員工求真務實、創新爭先、真抓實干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此推動企業綜合治理水平的提升,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保障。
企業文化服務于企業管理,是從企業的發展層面、經濟層面向文化層面遞進拓展的結果,其核心價值觀念更貼近員工對企業經營管理的認知,也更容易被企業各部門、各層級的員工接受與認同。而黨建工作使國有企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確保企業發展方向不偏移,并能夠堅定員工的政治立場,共同聽黨指揮,使員工的一切思想與行為都圍繞著黨的指示進行。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發展,能夠進一步增強黨建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中的滲透力與影響力,提升黨員與廣大群眾職工的政治思想覺悟,進而激發企業文化創新的活力。構建企業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員工在文化的熏陶下自主進行學習與能力提升,使企業內部形成學習型的文化氛圍,在企業文化引領下提升務實和創新能力。同時,持續學習也是黨的優良傳統,是黨永葆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方式,通過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與教育,使全體員工的思想認知與行為作風得到提高,以此促進企業軟實力的不斷增強。
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能夠使企業的發展建設具有政治優勢與文化凝聚的優勢,使國有企業將意識形態工作擺在首位,不斷用新思想、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實現企業的穩健持續發展。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與融合能夠使企業的發展路線始終與黨和國家的建設方向保持一致,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服務社會主義事業,不僅要實現自身的利潤增長,還要承擔與履行社會責任、政治責任、經濟責任,要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發展能夠使企業文化在黨的領導下得到建設,正確把握國家的大政方針,與黨和國家的發展方針相協同,使國有企業的發展不偏離國家與社會的期望,更好地為國家與社會服務。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想更好地與企業文化協同發展,就必須圍繞基層與效能,突出“抓基層強基礎,抓文化促管理”,緊扣企業管理的難點、痛點,立足于黨建工作的整體優勢,不斷夯實黨建工作的管理基礎,并將勤儉、高效、現代作為黨建工作目標,使黨建與企業文化都充分弘揚艱苦奮斗、勤儉辦企的精神,以最低的成本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推動勤儉黨建目標的順利實現。
國有企業要將黨建工作是否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以及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基礎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否得到強化與提高作為檢驗與評估黨建工作開展優劣的指標,以此不斷向高效黨建的目標前進。黨建工作還要緊跟時代,順勢而為,聚焦企業的發展狀況,高度關注企業發展的需求與不同崗位員工的需求,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落實線上線下的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實現現代黨建的工作目標。國有企業需不斷推動黨建工作在務實中創新,在創新中務實,在創新和務實中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
夯實黨建工作管理基礎,首先應強化黨組織中黨員領導干部的建設,通過黨員干部的引領與帶動,強化各部門領導的凝聚力與戰斗力。構建黨建工作責任機制,推行崗位的流動、交叉任職,完善民主決策,健全議事規則,加強各部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戰略引領和干大事、謀大事的能力,以及加強各部門領導的思想政治建設與領導能力建設。
其次,應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健黨建工作的生命力,打造具有更高標準與榜樣帶動作用的黨組織,找準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結合點,不斷賦予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內容,根據黨和國家的最新重要決策部署樹立黨建新目標與新指標,從而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提質增效。
最后,要深化黨建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升級。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需不斷完善與優化黨建信息管理系統,使管理系統能夠實現黨建工作信息共享、黨史學習資源共享,實現黨建日常工作的管理、記錄、統計與查詢等,實現黨建工作的日常考核、階段性考核與年終考核,從而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交流互通,使黨建工作內容與工作形式更適合各部門的工作狀況,實現黨建業務的分層管理與垂直監督,促進黨建工作資源共享、流程優化與量化考核目標的實現,從而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思想政治保證。
企業文化導入路徑的明確,首先應結合黨建工作目標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構建企業文化體系,使獨屬于本企業的文化體系滲透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運營管理、黨建機制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等活動,鼓勵全體員工共同圍繞文化體系確定企業文化與企業價值觀,以此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用共同的理念與價值觀整合成企業的文化精神,以此凝聚共識,增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其次,國有企業還要根據不同部門的工作特點將企業文化分解,如創新文化、執行文化、班組文化、生產安全文化等,突出企業的管理特色,深化文化創建,使每位基層一線員工都能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凝聚和提升干部與員工的精氣神,為企業營造團結、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
最后,國有企業應將企業文化導入企業的生產、經營等業務中,加強人事管理文化、價值管理文化、生產管理文化等子文化的建設。加強對各部門與各項業務的痛點與難點的挖掘,探索與研究解決措施,抓好風險風控,推進企業文化的植入,從而有效帶動各部門與各業務管理效能的提升。國有企業需完善各部門的目標責任制,加強子文化的總結和推廣,以及文化導入部門的深化與落地,從而推進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企業生產管理的深度融合,以此形成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推進企業可持續良性發展的中堅力量。國企黨建與企業文化的協同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計劃的要求,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重要決策部署精神,堅持并擁護黨的領導,將國有企業的發展目標與黨的思想方針相融合,以此形成以黨管企、以黨興企的企業文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必須有明確的建設與管理機制,約束黨員干部的行為,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使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精細化,以此實現兩者的緊密融合與協同發展。
國有企業需加強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與融合,始終堅持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的作用,形成企業文化建設與改革創新發展的正能量。在融合過程中,企業應通過選拔文化建設標桿的方式凸顯企業文化的目標與特點,將凝聚團隊力量作為切入點,將文化特色鮮明、隊伍凝聚力強、精神文明素質高、經營管理能力強等作為選拔指標,選拔出企業文化建設的優秀隊伍,并通過形象化、故事化的表達來突出先鋒模范的工作實際,從而推進全體員工樹立凝心聚力、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將價值理念和文化理念人格化、標桿化,能夠有效帶動全體員工履行與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企業形象,通過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協同提煉雙效價值,提高企業發展建設的整體效能。
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政治優勢,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與源泉,也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國企黨建與企業文化的協同發展能夠增強企業軟實力,激發企業新的生機與活力。為有效提升國企的競爭力與凝聚力,國有企業應加強黨建機制與價值建設的融合,使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企業生產管理深度融合,明確企業文化導入路徑,豐富黨建工作內涵;深化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機制的深度融合,為企業發展建設帶來新動能,以此促進企業更好地為國家與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