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佐偉
(甘肅電投武威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武威 733000)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印發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2019年12月30日發布的《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中也明確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工會組織的主要作用就體現在維護每個職工的合法權益上,同時還需要控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除此之外,工會組織還需要主動地起到好黨與職工之間的橋梁作用,需要承擔凝聚、引導、培育職工等一系列重擔。針對這一情形,國有企業工會需要充分重視本身在企業中的位置,合理地開展多方面的工作,踐行本身職責。不僅如此,變革思想、開闊眼界,方可精準認知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題。進一步維系當前的勞動關系,明晰國有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職責,讓工會調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大幅度地提高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
從實質層面而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形態下的勞動關系是同志型的合作關系。依據國外經濟學理論,用人單位的所有者是資方,是資本的享有者。但是計劃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負責人并非資本的享有方,只是政府選拔的企業經營人員,其與普通職工一樣領取政府發放的薪資,所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形態下的勞動關系是同志型的協作關系。同志的內涵是企業負責人、職工均是在建設強大中國這個一致的目標下,不計回報地付出,唯一的區別是企業負責人在管理崗位勞動,職工在基層崗位勞動。因此,計劃經濟形態下的企業負責人和職工并非實質層面上的勞資關系,而是同志關系。
和計劃經濟形態下的勞動關系相比,市場經濟形態下的勞動關系是一種全新類型的勞動關系,可稱其為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從整體上而言,它是互相依靠、互相推動、利益共享的同盟關系。然而所有制的模式不一樣,勞動關系也會存在一些差異。比如,國有企業的勞動關系,并不完全是計劃經濟形態下國家所有制公司的勞動關系。這是因為當前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是國家資本的代理人,而經理層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董事會的各項決策,全面負責公司生產經營的各項工作,其已不是計劃經濟時期為達成政府制定的生產目標或者完成營銷目標的運營管理人員。這些管理者與資本享有者存在著實質差異,并非本質層面上的勞動關系,而是全新類型的勞動關系。勞動者與企業管理者之間是互相需求、互相推動、利益共享的同盟關系。
國有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方面體現出下述特點。
就當前來說,在建立健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的勞動關系整體上體現出和諧穩定的形態。然而,因為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與經濟發展結構還處在改革與優化階段,國有企業的勞動關系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因此從實踐上看,諸多對勞動關系有一定影響的要素,致使勞動關系出現很多不協調的問題,并且由此誘發了多種類型的勞動關系矛盾。
雖然國有企業改革逐漸深入,但是依舊存在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勞動關系調節體系不科學、勞動有關規章制度不合理等諸多問題,由薪酬、工作環境、休假權益、社會保障等誘發的勞動關系矛盾,是國有企業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由注重發展速度轉變為注重發展質量,再加上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逐步深入,不協調的勞動關系逐漸彰顯,這便讓國有企業工會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新阻礙、新困難,具體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隨著“90后”“00后”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勞動關系的調節手段呈現出規范化增強的趨勢。這需要國有企業工會改變工作模式,加大規章制度完善力度,加大制度規范性核查力度,尤其應當提高對勞動法制規章落實的關注度,規范維權、合理維權,利用法律途徑保障職工的正當利益。
新媒體時期,信息共享的便捷性、職工間聯系的密切性、傳播范圍的擴展性,都讓群眾工作面臨新的困難。需要通過新媒體宣傳工會的職能和作為,暢通職工訴求表達渠道,充分發揮新媒體在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工會工作不斷創新發展。同時,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時不但要遵照勞動力市場自身的特點,還應當不斷變革工會調節勞動關系的方法、手段,以提升社會安定水平。
因為許多工會組織對自身的功能缺乏深入的認識,和職工間的交流有限,所以工會工作開展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致使工會工作和職工預期存在很大偏差。為此,國有企業工會應該增強和職工的溝通交流,掌握職工的實際需求,關注職工的實際困難,體現職工的利益需求,確保所有工作均能夠使職工享受到切實的利益。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推進。一方面,誕生了勞務外包用工、派遣制用工、編制用工等多樣化的用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國有企業薪酬體系的進一步深化改革,職工工資收入與其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的掛鉤越來越緊密,收入能增能減成為常態,企業內部和職工之間收入分配都有差別,進而致使勞動關系穩定的影響要素增多,與之前人們對國有企業勞動關系的認知形成了鮮明對比。怎樣兼顧職工多元化的利益需求,是工會組織面臨的新問題。
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是擁有自身獨立性的主體,二者所探尋的權益并不統一,用人單位尋求盡量多的經濟權益,但是勞動者尋求的是自身獲得薪資回報的最優化。國有企業的人事管控領域出現的評測不均衡、職工晉升受到阻礙、收入分配不科學等問題均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勞動者的正當利益,還會給勞動關系的平穩性帶來不利影響。
曾有學者指出,我國工會的功能薄弱,職工權益的維護不到位,主要是由于我國工會缺乏獨立性。實質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國和西方國家社會體制和政治體制不同,所以勞動關系也具有實質性的差別。尤其在國有企業中,無論是黨還是工會都肩負著維護職工正當利益的責任,因此工會的建設十分重要。
工會的組織體系已經成為工會進行多方面工作及履行職能的重要基石。首先,相關人員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有關規范進一步建設組織,同時還應該積極搭建系統化的工會組織網絡結構。其次,在優化工會組織的過程中,工會人員還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主動和各級黨組織進行協調,依據精干高效、德才兼備的有關規范,進一步招募具有干勁、富有開拓精神的專業工作者,將其吸納到工會團隊中來。最后,要進一步優化企業工會接受地方工會和同級黨委領導的高效機制,重視企業工會的優勢及重要特點,全面發揮企業工會的自主價值。筆者所在甘肅電投武威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始終將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作為推動工會工作的重要舉措,通過完善工作機制、開展業務培訓等,不斷提升工會的工作水平。一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委員,經常審查委員會委員,提名產生女職工委員會委員,同時相繼成立分工會,選舉產生分工會委員會;二是持續修編完善工會制度,全面規范工會工作;三是結合各分工會的實際情況,開展職工小家的創建工作;四是開通工會會費云服務平臺,實現會費收繳網絡化。
確保職工正當權益免遭傷害已經成為工會的關鍵職責。首先,相關人員要進一步調研每個職工的實際條件,熟知職工的心理條件、工資狀況、生活與工作中的困難;其次,主要協調單位各個職工群體之間的權益聯系;再次,工會需要切實踐行好自身的維護功能,務必將一線職工當作重要的工作對象,將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當作彰顯維護職能的關鍵點;最后,緊緊圍繞職工的精神權益、政治權益、社會保障、福利等方面重點發揮維護職能。
在實踐中,筆者所在的工會嚴格按照相關民主程序簽訂了《集體合同》《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及《工資協商協議書》,將涉及職工利益、勞動保護和女職工特殊權益等重大問題都納入合同中,有效維護職工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通過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勞動、人事、薪酬制度。通過每季度召開的職工懇談會暢通職工訴求流程渠道,將征集到的意見建議落實責任部門,規定落實時限,及時溝通、督辦、解答,解決了問題,消除了誤解,維護了職工隊伍的穩定,發揮了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同時,工會還慰問困難生病職工13人次,申請上級工會特殊救助基金,建立完善職工健康檔案,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夏送清涼”慰問活動。結合生產任務、現場搶修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的各種情況,組織對現場職工開展慰問活動。全面地調動工會組織在踐行維權權益、均衡勞動關系、服務職工群眾方面的積極效用,盡全力解決職工在各個方面的困難。
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傳統教育職能的核心就在于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積極回應黨的方針、普及黨的法律法規等。因此,針對新時代工會的教育職能,務必要朝著多樣化進行改革,根據《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的要求,重點圍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精神建設,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家國情懷,提升面對困難的勇氣,提高職工的技能水平,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真正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新時代國有企業職工隊伍。在實踐中,筆者所在的工會舉辦覆蓋所有崗位的職業技能競賽,開展職工優秀創新成果評選等活動,加強對勞動模范、電投工匠、金牌員工和技術能手的宣傳和培養,持續引導工會教育職能的多元化轉變。
國有企業工會的職責體現在應當將職工作為工作出發點,為職工自身價值的實現打造優良環境。為職工著想,使所有職工均有晉升的途徑、均有參加教培的機會、均有成長的平臺,讓職工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互相推動。例如:關注職工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環境;建立公正公平的分配機制;給職工構建順暢的晉升渠道;構建健全的職工代表大會落實體系,盡可能保障職工的監督權、知情權、參與權;等等。
在當今發展階段,國有企業工會唯有改變傳統的工作開展方式,以先進、科學、創新的精神推進各項工作,才可以更深層次地滿足各方面的需求。
第一,工會工作應當注重創新。工會在日漸繁雜的社會形勢下,應當科學定位,以創新應對復雜的變化,尋找最理想的結合點,表現出變化的趨勢。第二,工會工作應當提升專業性。目前,企業工會工作日漸體現出獨立性、繁雜性、不可或缺性的特點,牽涉的方面多,專業性突出。工會要想順利完成這些艱難的工作,就需要加大干部隊伍建設的力度,更科學地掌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踐行自身責任。第三,工會工作的開展應當規范。工會要擔負起保障職工正當權益的責任,一定要有效利用法律途徑,將法律作為標準,堅持規范化發展、規范化治理、規范化維護權益。第四,工會開展工作一定要務實。務實指的是工作一定要有重心,一定要注重實際效果,這不但是工作開展方式的問題,還是工作開展風格的問題。
實際上,筆者所在的工會積極探尋“互聯網+工會”工作的各個路徑,充分地調動公眾,在第一時間普及形勢任務,下發工會服務職工的方針策略,實時地采集職工的意見建議,主動搭建線上職工訴求表達、線下問題處理機制,在第一時間解決好問題,最終構建起規模化的宣傳格局。先后組織工會干部參加工會專兼職干部培訓、業務觀摩學習,開展工會干部訓練,主動邀請各個研究人員開啟講座,下發文件,進行座談會,由此進一步強化科學性、群眾性、新型性的主線,重視理想信念方面的普及工作,強化對職工思想上的引導,最大限度地維持職工的平穩可靠性,提升工會干部的訓練強度,穩步提升理論水準及素質水準。
在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立和諧勞動關系是一項艱難、長遠的任務,不但要不斷完善勞動關系的調節體系,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的本質,同時在建章立制方面要結合工作實踐進行不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