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剛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新聞節目采編過程中時常會出現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采編、采編工作不扎實、采編形式流于表面等問題,這說明新聞節目采編人員還沒有轉變觀念,沒有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的要求,難以深入挖掘和運用新聞資源,難以創作出深受廣大受眾喜愛的新聞報道。
1.縣級融媒體中心
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作用主要是推動作用,促進新興媒體、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促進官方主流媒體與商業平臺開展合作交流。媒體間的融合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彼此配合。在建設融媒體中心時,要合理運用資源,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時還要合理安排融合組織的結構,全面推動深度融合。
2.新聞節目的采編
對新聞節目來講,采編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環節,其主要內容是整理與收集一些新聞節目的素材,并將這些素材按照新聞節目的播出要求進行編輯。從傳統媒體到融媒體,新聞采編工作發生很大變化。
融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主要是依托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幫助,對新聞素材和信息開展整合,隨后進行編輯加工,再對新聞進行排版,最后完成新聞的采編。這種高效率的采編方式會讓新聞傳播更加快捷。如果出現突發新聞事件,受眾會在很短時間內看到相關新聞,與傳統媒體相比,融媒體大大增強了新聞的時效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交互性。
新聞報道以內容取勝。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深度融合,還要重視自身新聞報道的水平及質量,質量提升了,自然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也會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當前的新聞傳播過程中,由于網絡傳播速度十分快,加之新聞從業的門檻降低,似乎每個人都能進行新聞傳播,導致新聞報道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虛假信息充斥在網絡平臺上。由此可見,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節目的采編工作至關重要,只有具備較強的新聞采編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人才能勝任這項工作,并能做到嚴把質量關。
中央高度重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就是為了打通輿論引導的“最后一公里”,解決縣級媒體傳播力不足、引導力不強、影響力不夠、生存壓力大的問題。所以,縣級融媒體改革決不能只看重光鮮的外表,不是單單掛一塊牌子,也不是簡單的物理相加,而是一場“傷筋動骨”的硬仗,必須敢于動真碰硬,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重塑縣級媒體的影響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1.以應付差事的心態進行采編
縣級融媒體中心除了對國家最新出臺的政策進行宣傳,還要弘揚正能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節目采編需要拓展新聞內容與覆蓋范圍,更好地把基層信息傳播出去。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節目的采編人員還沒有樹立創新的工作理念,采制的新聞內容乏善可陳,只是為了完成采編任務應付了事。受眾群體對縣級融媒體中心也不熟悉,主要原因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范圍不廣,傳播力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
2.采編工作不扎實
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的新聞節目質量與采編人員專業能力、新聞資源豐富度都有很大關系。有的采編人員不能敏銳地抓住輿論熱點,制作的節目中時效性強的新聞幾乎沒有。也有的采編人員并沒有對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和加工,受眾無法了解新聞重點,這也暴露出采編人員工作不扎實的問題。
3.采編形式流于表面
在新聞節目采編中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擔負起重要責任,需要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并且還需深化新聞內容,創新傳播方式。但目前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新聞節目采編質量不高,受眾不能知曉新聞重點在哪里,看得云里霧里。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人員新聞敏感度差,使新聞節目只流于表面,很難落到實處。還有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受到資金限制,沒有引進先進的設備,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4.缺少創新意識
一些融媒體中心的新聞采編人員總是做老生常談的內容,新聞策劃、采編效率低下,新聞傳播的渠道也十分單一,對工作模式沒有創新之道。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新聞的接收者同時也是新聞的傳遞者,獲取新聞的渠道很多。如果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新聞采編采取的仍然是從前的工作模式,沒有創新意識,就會和當今時代出現脫節,傳播力與影響力都會受到影響。
5.缺少與受眾的互動
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采編工作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傾聽各方面的聲音和建議。兼聽則明,這樣才會讓新聞采編質量得到提升,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不斷發展壯大。但在實際工作中,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其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技術優勢,互動性不強,甚至基本沒有互動,無法準確掌握受眾新聞喜好。
6.對新技術應用得少,平臺發布的內容比較單一
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當前主要還是以傳統媒體為主,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發布的內容也比較常規,包括民生新聞、政務新聞等。
在新媒體時代,當下十分流行的快手、抖音、微信公眾號等運用了很多新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AI等,采編形式也是豐富多樣,很容易吸粉和漲粉,爆款新聞產品點擊率瞬間就突破十萬,與此相比,融媒體中心顯然落后了許多。
7.人才匱乏
在建設和運營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過程中,很多新聞采編人員都是傳統媒體出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高,但缺少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創立和運營的時間不長,在我國也屬于新鮮事物,缺少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運營經驗,使融媒體中心發展停滯不前。想要發展壯大縣級融媒體中心,加強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1.基于受眾需求開展新聞節目的采編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受眾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結合受眾的需求開展新聞節目的采編。采編人員要了解受眾的觀看喜好,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編出契合他們需求的新聞節目。
2.堅持弘揚主旋律
縣級融媒體中心一定要堅持弘揚社會主旋律,新聞報道內容要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縣級融媒體中心除了承擔報道自己所在縣域新聞的任務,還要承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使命。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進行新聞節目采編時,要收集各方面的資源,將這些新聞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從素材中尋找與主旋律契合的亮點,創作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3.豐富新聞形式
當前,很多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新聞節目采編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形式不夠新穎。所以縣級融媒體中心要采取多種方式對采編人員進行培養,使他們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對新聞有很高的敏銳性,能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聞素材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發揮新聞素材最大價值,豐富報道形式。
4.建設高素質的采編隊伍
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提升采編隊伍的整體水平,完善用人制度,提高新聞節目采編人員的招聘標準。管理部門要對采編人員進行能力考核,設立相關獎懲制度,以促進采編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對通過考核且成績優異的采編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他們運用更先進的采編方式,提升采編效率和質量。
在融媒體時代,人才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基石,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就要具備深厚的人才基礎。縣級融媒體中心不缺人,缺的是人才。調動和激發人才的創新力、創造力是融媒體建設的根本推動力。要用好激勵這個法寶,通過激勵來吸引和留住人才,通過激勵來激發和釋放人才的內生動力,為融媒體發展注入活力。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切實提升優秀人才的薪資待遇,廣納良才,促進新聞節目采編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可以推行企業化管理,中層管理人員公開競崗、基層員工雙向選崗;打破編內、編外人員的身份差別,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評業績,做到“同崗同責、同工同酬、優勞優酬”,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采編推行“全員績效考核”,上不封頂下不保底,解決“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老問題,培育適合媒體融合發展的強健“根系”。
加強“全棲”人才培養,針對采編隊伍老化、人才匱乏等問題,通過“走出去”的學習和“請進來”的引進,提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融媒體運營能力。加大對年輕業務骨干的培養力度,特別是重視對具備策劃、創新意識的節目編導的培養,使其掌握必要的圖片處理、視頻剪輯、數據可視化等技術。
5.不斷創新工作模式
在新時代,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人員要緊跟時代步伐,打破思想束縛,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再造“策采編審發”生產流程,完成臺網高清數字化升級以及融媒技術平臺的技術建設。探索“中央廚房”運行機制,成立融媒記者團隊,組建融媒體指揮調度中心,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方位覆蓋”的工作格局。
媒介在變,傳播方式在變,但受眾對優質內容的渴望永遠不變。“內容為王”仍然是一條不變的真理,無論傳播工具如何迭代,內容總是吸引和留住受眾的根本。縣級融媒體中心有自身的優勢,那就是和基層的受眾距離上更近,更加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以,要從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上集中發力,打造更多融媒精品。在采集新聞信息時,新聞采編人員要有獨到的眼光;在稿件編寫過程中盡量使用受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風格,讓新聞更具貼近性,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縣級融媒體中心要鼓勵采編人員將新的想法和設計融入新聞采編制作中。采編人員看待事物要有前瞻眼光與獨特角度,使新聞節目充滿創意,以得到受眾的廣泛認可。
可以在融媒+政務上精準發力,拓展融媒經營新領域。鎖定各政府事業單位政務服務和宣傳方面的巨大需求,發揮技術團隊優勢,創新推出云服務項目,一方面整合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對接智慧城市,打造手機政務服務平臺,提供微信代運營、網站托管,提供新聞宣傳、活動策劃、節目合作、品牌推廣等服務。
6.增強交互性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可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海量新聞信息,這些渠道也在不斷拓展。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受眾隨時隨地就可以尋找并瀏覽到自己關注的新聞資訊。而且融媒體交互性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廣大受眾可以通過手機APP發表自己對新聞的觀點,還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探討,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網友。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積極運用這種交互方式,在專屬的APP中設置實時彈幕功能、留言板,拉近和受眾之間的距離。運用這樣的交互方式,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編人員能傾聽到受眾對新聞節目的意見或建議,了解他們需要什么類型的新聞,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全面了解受眾的真實需求,在進行新聞制作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改進,開展定制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在實踐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影響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增強融媒體平臺在界面友好度、用戶體驗、產品活力、內容豐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吸引力,注重互動性,注重傳播策略,占據信息傳播的主動地位,擴大自身平臺影響力和傳播效果。搭建基于互聯網的全媒體供稿庫,變單一單向供稿為互動交互發布,推動新聞內容的產品化,努力將內容優勢轉化為傳播優勢,實現從單個產品創新向系統化創新轉變,形成新型傳播格局。
綜上所述,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基于受眾需求開展新聞節目的采編工作,堅持弘揚主旋律,豐富新聞形式,打造高素質采編隊伍,提升新聞節目采編人員的綜合素養,充分發揮輿論引領者的作用,與新媒體更好地融合,打造出高水準、高質量的新聞節目,滿足廣大公眾的需求,推動融媒體中心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