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方文躍 林 叢
2018 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2019年溫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2021年浙江省出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35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和《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工作。
努力縮小教育等社會事業的區域差異,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為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基礎教育,辦好鄉村教育,努力吸引孩子回流,能夠吸引人才和勞動力回流,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資源和文化根基[1]。振興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補齊農村教育短板,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難點,也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溫州市、縣兩級政府已經開始建設鄉村小規?!靶《鴥灐睂W校。為了科學有效地推進溫州市“小而優”學校的建設,2020年10月22日,溫州市教育評估院同時實施了溫州市鄉村小規模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和溫州市小學生學習品質監測兩項測評工作。監測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狀況令人擔憂,學生的學業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學習品質指數均明顯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學習與考試焦慮程度則比全市平均水平更高。鄉村小規模小學教師低教齡、低職稱現象嚴重;教師教學策略指數、學生學習品質培育策略、師生關系指數和教學熱忱指數均低于全市水平[2]。鄉村小規模小學發展沒有跟上“共同富?!钡牟椒?。
鄉村小規模小學的生源基礎、師資力量和學生家庭教育具有客觀性,短期內難以優化。學校管理則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能動性,借力學校管理優化提升鄉村小規模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具備可行性。本文重點研究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領導課程和教學的能力、學校教學管理及其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影響。
鄉村小規模小學指的是學生總數不超過200 人的鄉村小學。本研究對溫州13 個縣(市、區)的108所鄉村小規模小學進行了全樣本監測。測評學生為2020年9月升入五年級的全體2092位學生。測試內容為四年級語文和科學學科,同時包括相關學生問卷。鄉村小規模小學任教五年級的語文、科學教師全體參與填寫教師問卷,共收集216 份教師問卷。另有參與監測的學生的家長,共2041 人填寫了家長問卷。
溫州市小學生學習品質監測涉及13 個縣(市、區)的181 所學校。采用多階段概率比例規模抽樣調查法(PPS),在溫州市全體五年級學生中抽取約28.8%的學生作為樣本;有28987 名五年級學生參加四年級語文和科學學科的測試,同時填寫相關學生問卷;897 位任教五年級的語文、科學教師填寫了教師問卷;另有28671 位參與監測的學生的家長填寫了家長問卷。
如表1 所示,鄉村小規模小學教育質量監測指標體系和溫州市小學生學習品質監測指標體系基本一致,同時,針對小學的特點增加了一些問卷內容。監測工具包括學科測試工具和問卷調查工具。學科測試工具包括語文與科學的紙筆測試,由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學科教研員牽頭、基層學科骨干教師參與的學科專家團隊負責研制。問卷調查工具包括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和家長問卷,由溫州市教育評估院組織團隊研制。研制量具時間持續兩個多月,多次研討研磨,其中集中研制時間一周。

表1 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本研究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分析方法,利用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
1. 總體情況
課程領導力和教學領導力是校長專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校長能力的核心所在。校長的課程領導力主要是指校長領導教師團隊根據課程方案和學校的辦學目標,創造性地設計、編制、開發、實施課程,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辦出學校特色品牌的能力[3]。校長教學領導力主要指校長影響身邊的師生實施教學變革,實現學校教學愿景,促進學生發展的能力[4]。
本次監測,校長領導課程能力量表共有5 題,校長領導教學能力共有6 題,均為李克特5 級量表,選項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為0-4 分。求得校長領導課程能力量表所有5 題的平均分后,將平均分乘以25,即得到百分制的校長領導課程能力指數。求得所有11 題的平均分后,將平均分乘以25,即得到百分制的校長領導課程與教學能力指數。同理計算校長領導教學能力等其他指數。
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的校長領導課程與教學能力指數為78.5,低于全市水平(81.3);領導課程能力指數為75.6,低于全市(78.6);領導教學能力指數為80.7,低于全市(83.3)。說明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領導課程和教學的能力均低于全市水平。
2. 校長課程領導力的具體表現
在鄉村小規模小學教師調查樣本中,87.9%的教師認為能開齊開足體育藝術和實踐類課程。79.6%的教師認為學校能利用周邊的自然資源和鄉土特色開設拓展性課程。60.9%的教師表示“校長牽頭學校課程的整體規劃”,低于全市6.4%;63.7%的教師表示“校長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低于全市7.2%;67.5%的教師表示“校長重視課程研究,為教師開展課程研究搭建平臺并提供保障”,低于全市6.1%;73.0%的教師表示“校長重視對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監督與管理”,低于全市5.9%;73.0%的教師表示“校長通過聽課、調研、座談會等方式了解課程開設與實施的情況”,低于全市4.7%。
以上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重視課程建設,但校長親自參與校本課程的規劃、開發與建設的行為明顯弱于全市水平。
3. 校長教學領導力的具體表現
鄉村小規模小學71.1%的教師認為“校長根據學校的現實情況,進行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低于全市8.1%;76.3%的教師認為“校長進行隨堂聽課,與教師交流,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低于全市8.0%;75.3%的教師認為“校長重視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引領”,低于全市6.5%;75.8%的教師認為“校長積極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低于全市6.4%;76.7%教師的認為“校長積極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并提供指導”,低于全市5.8%;78.2%的教師認為“校長重視學校教學計劃的實施與落實情況”,低于全市5.1%;81.9%的教師認為“校長重視學校教學常規的制定與落實”,低于全市2.9%。
以上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在教改結合鄉村小規模學校校情方面、聽課指導方面、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建設方面仍有欠缺。
1. 與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2 數據可知,校長領導課程能力指數、校長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語文、科學成績的相關系數均低于0.09,均屬于極弱相關;而且只有領導課程能力與學業總成績、科學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5 顯著性水平檢驗,領導課程能力與科學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表2 校長課程、教學領導力與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系數
數據表明:(1)校長領導課程能力、校長領導教學能力幾乎沒有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2)校長領導課程能力對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上高于教學領導能力。
2. 與學生學習品質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校長領導課程、教學能力指數與學習品質指數、個人動機指數、認知策略指數、元認知策略指數、資源管理策略指數、整理習慣指數、學習與考試焦慮指數、學習積極情感體驗指數、學習專注指數、學習意志指數的相關系數均低于0.1,均屬于極弱相關。
第二,領導課程能力指數與認知策略指數、元認知策略指數、資源管理策略指數、整理習慣指數、學習意志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1 顯著性水平檢驗,與學習積極情感體驗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三,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認知策略指數、資源管理策略指數、整理習慣指數、學習與考試焦慮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四,領導課程與教學能力指數、領導課程能力指數、領導教學能力指數均與學生的學習與考試焦慮指數呈現負相關,且均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五,領導課程能力指數對學生學習品質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上高于領導教學能力指數。
3. 與校園人文環境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領導課程能力與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熱忱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1,均屬于極弱相關,且均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教師教學熱忱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均屬于極弱相關,且均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三,領導課程能力指數對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熱忱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上高于領導教學能力指數。
4. 與學校教學管理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領導課程能力指數、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學校教學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教師備課管理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6 小于0.8,均屬于強相關,且都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領導課程能力指數、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4 小于0.6,均屬于中等強度相關,且都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三,領導課程能力指數和領導教學能力指數對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指數、作業管理指數、評價管理指數的影響程度相差無幾。
5. 與教師教學指導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領導課程能力指數、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講授教學指數、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均具有正相關,且都通過0.01 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領導課程能力指數、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6 小于0.8,屬于強相關;與教師講授教學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4 小于0.6,屬于中等強度相關;與認知激發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2 小于0.4,屬于弱相關;與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1 小于0.2,屬于極弱相關。
第三,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6 小于0.8,屬于強相關。與講授教學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4 小于0.6,屬于中等強度相關;與認知激發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2小于0.4,屬于弱相關;與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1小于0.2,屬于極弱相關。
第四,領導課程能力指數對學生指導指數、講授教學指數、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上高于領導教學能力指數。
6. 與教學能力和家庭教育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領導課程能力、領導教學能力指數與家長參與指數、親子關系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1,均屬于極弱相關。與家長參與指數通過0.01 顯著性水平檢驗,與親子關系指數未通過0.05 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領導課程能力對家長參與指數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上高于領導教學能力指數。
學校教學管理重在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主要包括備課管理、課堂管理、作業管理、評價管理和學生指導等五個方面。
圖1 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的教學管理指數以及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作業管理指數、評價管理指數和學生指導指數較高,但均低于全市水平;其中,作業管理指數差距較大,其他指數差距較小??梢娻l村小規模小學的學生作業管理是短板。

圖1 學校教學管理指數
1. 備課管理
鄉村小規模小學95.4%的教師認為“學校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低于全市1.2%;93.5%的教師認為“學校備課檢查后的反饋對教師很有幫助”,高出全市2.2%;97.2%的教師認為“學校要求備課組活動關注對學的研究”,高出全市1.2%;97.7%的教師認為“學校的備課檢查與指導能常態化”,高出全市0.8%。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的教師備課管理與全市水平相近,比較規范。
2. 課堂教學管理
鄉村小規模小學97.2%的教師認為“學校定期開展教學調研活動”,高出全市0.9%,但是認為“完全符合”的僅占53.0%,低于全市10.6%;95.8%的教師認為“及時反饋教師教學行為的優勢與不足”,高出全市1.2%;93.5%的教師認為“鼓勵教師嘗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低于全市2.9%;93.0%的教師表示“學校開展‘互聯網+教育’改進了教育教學”;88.4%的教師表示“學校有校本化的小班化教學要求與舉措”;85.1%的教師表示“學區開展聯片教研活動對老師有指導性幫助”。以上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的課堂教學管理與全市水平相近,在“學校定期開展教學調研活動”方面有優化的空間。
3. 學生作業管理
鄉村小規模小學66.5%的教師認為“備課組(教研組)有自己編寫的“校本作業”,低于全市11.4%;78.6%的教師認為“學校組織關于如何編寫作業或命制試題的教研活動”,低于全市5.5%;95.3%的教師認為“學校要求各學科教師布置家庭作業時互相協調”,高出全市0.5%??梢钥闯?,校本作業設計是鄉村小規模小學一個較為明顯的短板。
4. 學生評價管理
92.1 %的鄉村小規模小學老師認為“教學評價注重數據分析診斷”,低于全市6.2%;76.3%的教師認為“教學評價強化團隊評價,弱化個體評價”,低于全市4.7%;83.3%的教師認為“教學評價注重過程,淡化結果”,低于全市3.5%;90.3%的教師認為“教學評價能促使教師基于問題精準改進”,低于全市2.9%??梢?,基于數據的診斷性評價是鄉村小規模小學的短板。
5. 學生指導管理
94.0 %的鄉村小規模小學教師認為“鼓勵教師開展學情診斷與針對性指導”,低于全市1.9%;97.7%的教師認為“鼓勵教師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檔案”,低于全市1.2%;96.7%教師認為“鼓勵教師進行學法指導”,低于全市0.2%。數據表明,鄉村小規模小學的學生指導管理工作水平與全市相近。
1. 與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性分析
表3 數據表明,第一,鄉村小規模小學的教學管理指數(含二級指數)與學科成績及能力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均屬于極弱相關,且大部分相關性未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表3 小規模小學學校教學管理和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系數
第二,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學業總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語文學科成績、語文高層次能力的相關性通過0.05 顯著性水平檢驗;與科學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三,課堂教學管理指數與語文學科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科學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性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四,相比之下,學生指導管理指數對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顯著性水平較大,課堂教學管理指數次之,教師備課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的影響顯著性水平微弱。
2. 與學生學習品質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學校教學管理指數、教師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學習品質指數、個人動機指數、學習策略指數、認知策略指數、元認知策略指數、資源管理策略指數、整理習慣指數、學習與考試焦慮指數、學習積極情感體驗指數、學習專注指數、學習意志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均屬于極弱相關。
第二,教師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對學生的學習品質指數及其二級指數的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高于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
3. 與校園人文環境的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學校教學管理指數、教師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熱忱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均屬于極弱相關,絕大部分相關性通過0.05 或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學校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對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熱忱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影響的顯著性水平總體高于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
4. 與教師教學行為的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學校教學管理指數、教師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講授教學指數、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均呈現顯著正相關,相關性均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
第二,學校教學管理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6 小于0.8,具有強相關性;與講授教學指數、認知激發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2小于0.4,具有弱相關性;與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1小于0.2,具有極弱相關性。
第三,課堂教學管理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相關系數大于0.8,具有極強相關性;與講授教學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4 小于0.6,具有中等強度相關性;與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2小于0.4,具有弱相關性。
第四,學生作業管理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6 小于0.8,具有強相關性;與講授教學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4 小于0.6,具有中等強度相關性;與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2小于0.4,具有弱相關性。
第五,學生評價管理指數與學生指導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6,具有強相關性;與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4 小于0.6,具有中等強度相關性;與講授教學指數、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2小于0.4,具有弱相關性。
第六,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講授教學指數、形成性評價指數、學習動力激發指數、學習興趣培養指數、學習習慣與方法培養指數、學習專注與意志培養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4 小于0.6,具有中等強度相關性;與認知激發指數、自主學習指數的相關系數大于0.2小于0.4,具有弱相關性。
5. 與家庭教育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學校教學管理指數、教師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學生作業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管理指數與親子關系指數、家長參與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均屬于極弱相關。
第二,學生作業管理指數與親子關系指數相關性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教師備課管理指數、學生評價管理指數與家長參與指數相關性通過0.05顯著性水平檢驗。
1. 鄉村小規模小學辦學優勢
鄉村小規模小學68%的教師認為小規模學校發展的最大優勢是“全體教師愛崗敬業”,52%的教師認為是“教師團結,合作氛圍好”,38%的教師認為是“學校規模小容易管理”,31%的教師認為是“學校行政領導力強”。
可見,教師愛崗敬業,合作氛圍好,是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振興的人文基礎。
2. 鄉村小規模小學最需要改進的工作
關于“鄉村小規模小學最需要改進的工作”,54%的教師認為是“提高教師福利待遇”,30%的教師認為是“加大教師培養力度”,29%的教師認為是“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23%的教師認為是“改善學校辦學條件”,20%的教師認為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增加管理的透明程度”。
可見,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是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振興的關鍵。
表4 數據表明:第一,學生的個人動機指數、認知策略指數、資源管理策略指數、整理習慣指數、學習專注指數、學習意志指數,以及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熱忱指數,與總學業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2 小于0.4,屬于正向弱相關,且均通過0.01顯著性水平檢驗;第二,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指數、學習與考試焦慮指數、學習積極情感體驗指數、學校歸屬感指數,以及親子關系指數、家長參與指數,與總學業成績、高層次能力指數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2,屬于正向極弱相關,且均通過0.01 顯著性水平檢驗。

表4 影響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分析表
1. 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課程和教學領導力
第一,校長課程領導力的影響力高于教學領導力。
第二,校長領導課程和教學能力指數明顯低于全市水平,其中,領導課程能力是明顯短板。
第三,校長課程和教學領導力對學校教學管理有很大的影響,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對學生學習品質培養有較大影響,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學習品質、親子關系、家長參與幾乎沒有直接影響。
2. 鄉村小規模小學教學管理
第一,小學的備課管理指數、課堂教學管理指數、評價管理指數、學生指導指數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在制度、流程、形式與全市相近,但在學情校情的適配性、問題的針對性和工作的有效性方面較弱,其中,作業管理是明顯短板。
第二,小學教學管理對學生學習成就、學習品質、師生關系、教師教學熱忱、學校歸屬感、親子關系和家長參與幾乎沒有直接影響;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品質培養策略有顯著影響。
3. 鄉村小規模小學振興關鍵要素
第一,鄉村小規模小學的優勢在于全體教師愛崗敬業、教師團結合作氛圍好、學校規模小容易管理。
第二,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
4. 鄉村小規模小學學生的學業成直接影響因素
第一,本研究呈現的小規模小學生學業成就的諸多影響因素中,沒有一個相關系數大于0.3,均屬于弱相關或極弱相關。
第二,相比之下,鄉村小規模小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校園人文環境與學業成就的相關性較大。
1. 要提高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的課程領導力
建議教育行政部門開展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專項培訓,提升校長的教育理念、課程領導力、教學領導力和教學管理能力等,尤其要提升他們的課程領導力。鄉村小規模小學校長要盡量多地親自參與校本課程的規劃、開發與建設。校本課程研發要結合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地域特點、學校實際和學生的興趣。大力開設學生喜歡的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學校歸屬感。例如,農村小學生已經很熟悉農業種植,如果學校還開設種植課程,學生就不感興趣。教學改革不能機械搬用名校經驗,必須結合本校生源基礎薄弱、師資青黃不接等實際情況。
2. 要基于本校校情優化教學常規管理
要激發教師的積極性,發揮教師愛崗敬業和團結合作的優勢,提高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同時,大力優化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教學熱忱。應減少教學常規的形式主義管理,優化教學常規各環節管理。規范常態化的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特別要優化作業設計研究和校本作業的建設,提高作業、考試與本校學生的適配性。
3. 要基于本校學情優化教師研訓工作
應客觀看待老教師經驗固化、年輕教師缺乏經驗的師資現狀,建立合適的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梢源竽懭斡媚昵嘟處煘閷W校中層干部和學科組組長,發揮年輕人的朝氣、勇氣和擔當,加快年輕教師的發展。要基于小班化、生源薄弱、家庭教育弱等小規模學校特有問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強調研訓的實效性。例如,培養每一位鄉村教師都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5];又如研討后進生的人文管理和轉化;利用名師工作室、互聯網+、在線研訓、片區聯合教研等方式提高鄉村小規模小學教師的學習品質培育能力[5]等。
4. 要基于多種學業影響因素綜合施策
提升鄉村小規模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要綜合施測,不能“以點帶面”??梢浴耙詫W習品質培養為中心”開展課程建設、常規管理、教學改進、科研師訓、家校共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