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民
德育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教育學生,使之成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并擁護社會主義、遵守國家法律及社會公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青年知識分子。數學教學中怎樣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呢?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數學知識在很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講述數學知識在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激發他們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我國自古在數學研究應用方面就有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數學取得的光輝成就,是人類對數學的認識過程中邁出的重要步伐,遠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擴大了數學的領域,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在近代數學方面的成果也同樣令人驕傲,如數學家華羅庚關于完整有理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等等。課堂上把這些真實的數學史講給學生聽,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數學的美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美學是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系的一門學科,既是哲學學科,又是思辨學科。良好的美學素養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道德情操,使其脫離低級趣味。美學的對象大于美,包含科學藝術的各個方面,也包括數學。圓就是把無數多個散點有秩序地、對稱地、和諧地、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規律排列而成的封閉圖形,這些散點組成圓后就像組成一個和美的大家庭,雖然每個成員都受到集體紀律的束縛,但也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體現自己的價值。由此筆者借用圓來教導學生:每一個學生原本是一個個孤立的點,班集體就好像是一個圓,把這些學生聚集在以班主任為圓心、班級規章制度為半徑的圓周上,學生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集體的形象、榮譽與每個學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若個人不遵守集體的紀律,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就會像不在圓上的點一樣,游離于集體之外,既破壞了集體,也得不到集體的溫暖和幫助,得不到成長的機會。這樣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集體主義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學生的心田。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強,每一名教師都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青少年的未來、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