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鎏
電視綜藝晚會將文藝與娛樂融為一體,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其突出特點就是多維度、深層次、全景式綜藝內容。我們在電視屏幕上經??吹剑浴按和怼睘榇淼木C藝晚會通常以歌曲、舞蹈、戲劇、相聲、小品等多種表現形式呈現,根據節目主題設定好板塊,輔以相應的主持詞,從而達到烘托節目氛圍和升華節目主題的目的。在不斷創新中,綜藝晚會已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深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愛。
《遼視春晚》是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的王牌綜藝節目,每年臘月二十九19:30 播出的《遼視春晚》不僅是全國衛視春節期間播出頻次最高的春晚,收視率更連年排名第一,其融合力指數也牢牢占據全網傳播融合力榜首位置。
“春晚”成為中華民族的“新年俗”,從央視春晚到全國各地舉辦的“春晚”,已經成為中國人辭舊迎新、歡度佳節的重要儀式,政治性、藝術性、娛樂性高度融合?!哆|視春晚》主打北方地域特色的語言類節目,推出群星閃耀的歌舞類王牌節目,“有年味”“有情懷”“有溫暖”,受到了全媒體受眾廣泛的贊譽和好評。
《2022遼視春晚》以360°全視角的舞美設計、沉浸式的節目呈現,創47項收視數據第一領跑全網,再次刷新紀錄,捍衛了《遼視春晚》“衛視第一春晚”的榮耀,也是2022年唯一實現收視率破1的地方衛視春晚,可謂一騎絕塵。
筆者作為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文藝中心一線工作人員,希望通過近幾年來《遼視春晚》做出的一些有益嘗試和取得的成果,來分析當前綜藝晚會的導演思維。
怎樣做好一臺春晚級別的綜藝晚會節目呢?
綜藝晚會導演對晚會總體結構考慮得越深刻、越全面、越完整,策劃創編活動就會越完善、越精準、越成功。由于春晚這樣的高規格綜藝晚會涵蓋眾多的藝術門類,備受觀眾矚目,觀眾對晚會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也為電視文藝導演提出了更多挑戰。
數字時代到來后,綜藝晚會的科技手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先進的光影技術能很好地展現節目內容,而且各種科技手段也成為現代晚會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現代舞臺燈光音效、數字技術、特效等的綜合運用,讓舞臺這個有限的空間展現了無限的魅力。
在舞美設計上,《2022遼視春晚》體現了創新融合,具體表現為:首創流動性舞美結構。舞臺為傳統美術與現代感相結合的360°沉浸式設計,臺上多層次、臺下多支點結構,演員穿梭在觀眾席間,為觀眾帶來全視角的視聽體驗。流動舞臺的設置不僅拓展了演員的表現空間,也拉近了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近些年來,《遼視春晚》導演不斷用科技增強節目的美學品質,策劃推出能與觀眾產生強烈共鳴的優質節目,抓住了觀眾的心,這是《遼視春晚》受到觀眾熱捧的原因之一。
在任何時候,綜藝晚會節目導演都不要忘記:一切手段和方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正所謂“內容為王”。內容設計要注重文明風尚引領,抵制過度娛樂化;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講格調、講品位、講責任;堅決抵制“三俗”,體現樸素大方辦晚會的特色,這是當前綜藝晚會的導演在創新創優思維要素中必須遵循的準則。
對于《2022 遼視春晚》創作而言,《遼視春晚》還是宣傳和展現遼寧精神風貌的窗口,節目內容設計還要呈現更多的地域特色。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遼寧聲音,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節目始終;堅持主旋律思想藝術化表達,用歡樂的藝術手段傳播正能量,全面反映遼寧全省上下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和工作舉措,充分展示遼寧振興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果、發生的新變化。
與往年相比,《2022遼視春晚》的形式更加豐富,表現在充分運用多種舞臺手段上。如流動舞美拓寬了戲劇表達空間,跨時空的故事可以展開;大屏幕不僅僅作為環境展示載體,許多信息、故事延展甚至包袱點都可通過大屏幕呈現;小品融合了歌舞等多種藝術門類元素,更具可看性和藝術性;以小切口、大視角、多元化聚焦生活,抓住觀眾的精神需求,謳歌新時代的遼寧風貌。
有評論界人士指出,《2022 遼視春晚》取勝的關鍵就在于充分發揮《遼視春晚》喜劇為王、笑傲全國的優勢,晚會以語言類節目為收視支撐,8 個語言類節目為主導,用戲劇化、互動的形式串聯起其他節目,既有機地使整臺晚會渾然一體,讓多元藝術與民族特色交相輝映,營造出喜慶熱烈的氛圍,又將《遼視春晚》的“歡樂”屬性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
在策劃中,《遼視春晚》導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以小見大,書寫家國情懷;以用心的、走心的方式突出主旋律的藝術化表達,奏響時代奮進的樂章。尤其在語言類節目策劃中,更是緊跟時代潮流,抓住觀眾的精神需求,將當前最具熱度和關注點的社會性話題與東北獨特的生活氣息相結合,用一個個幽默且極富內涵的故事讓觀眾在歡樂中領悟正確的處世原則,充分發揮小品警醒人、引領人的藝術作用,保證觀眾在過足“小品癮”后,還有所收獲。
《遼視春晚》之所以成為享譽全國的遼寧文化品牌,與晚會導演節目制作的要素思維有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用作品說話,以地道的北方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來打動、感染觀眾,著意營造暖意濃濃的年俗儀式感,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打造獨具特色的北方地域風格喜劇。比如:《2022 遼視春晚》原創作品《故鄉不了情》唱出遼寧的歷史變遷,在復興號列車的舞臺背景下,歡快的歌聲表達出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愿景;由歌唱家雷佳演唱的《心佑中華》將對祖國的美好祝福娓娓道來;晚會壓軸歌曲《出發的心》由歌手孫楠和單依純演繹,飽含深情的歌曲展現信仰的力量,激勵人們奮進向前。
“家”主題是歷年《遼視春晚》突出的重點,2022 年的春晚舞臺上依舊處處體現合家歡氛圍,展現著濃郁的地域特色?!瓣H家歡樂”是中國人春節不變的主題,所有的歡樂、喜慶、思念、團圓都凝聚在一個最引人共情的“家”字上。節目注重對家庭、家教、家風的詮釋,以濃濃的鄉情凝聚遼寧人的精神歸屬。《2022 遼視春晚》以小家見大家,用“修身齊家”折射“家國天下”,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又賦予了這個“家”新的主題含義。
《2022 遼視春晚》語言類節目陣容繼續領跑全國,打造一支喜劇夢幻國家隊。其制勝的法寶就是《遼視春晚》的喜劇原創能力。不同于其他衛視春晚單個節目外包的形式,《遼視春晚》所有語言類節目從前期劇本創作到中期舞臺呈現再到后期制作都是由自身導演團隊親力親為創作完成的。這也是《遼視春晚》一貫保有藝術高水準、價值觀全程在線、喜劇效果一流的原因。
《2022 遼視春晚》充分發揮原創優勢,大力提升歡樂度,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打造獨具特色的喜劇盛宴,創作了一批正能量、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新時代精品。相聲劇、小品等語言類節目用幽默樸實的語言,講述接地氣的故事。馮鞏在小品《多彩遼寧》中現場擔任“吃播”,湯崗子酸菜、開原紫皮大蒜等地方特產逐一呈現,展現遼寧的地道風物和風土人情,為推廣當地好物助力;《姐夫難當》中,姐夫與小舅子圍繞借錢一事“斗智斗勇”,最終引出遼寧人抗擊雪災的暖心之舉。
歌舞融合創意類節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有機結合,以鮮明的地域特色,打造獨具氣質、別具一格的春晚。開場舞也充滿東北風情,穿著東北特色服裝的孩子念誦著賀歲詩詞,民歌小調和民族樂器表演等盡顯遼沈風光。藝術手段以情動人,處處體現《遼視春晚》“多年來始終堅守聯歡性、互動性、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春晚最本真的味道”。
觀眾不喜歡重復,藝術追求必須不斷創新,這無形中給本已獨占鰲頭的《遼視春晚》語言類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破陳規、超越自我;如何立足本土、推陳出新;如何破圈融合、創意獨到?如何既能完成宣傳人物,又能有效提升收視率?這些是擺在導演組面前的巨大挑戰。
面對挑戰,導演組首先想到的是重視百姓的認同感。如《2022遼視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就是用和廣大觀眾有深刻共鳴的、接地氣的百姓身邊事作為切入點,絕不空喊口號。以立意為先,反復推敲喜劇元素的融合和喜劇結構的構建,讓正向宣傳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廣大觀眾在接受到滿滿正能量的同時,更能夠開懷大笑,歡度佳節。保證了立意,接下來就要保節目“笑果”,讓人們在歡笑中迎接新的一年,把痛苦和煩惱留給過去,用歡樂迎接未來,充滿希望地走向新時代。語言類節目追求藝術品質、堅守地域特色,讓觀眾發自內心地笑,茶余飯后有所回味。
為此,《2022遼視春晚》導演組給自己制定了5個創作原則:
一是堅守原創,進一步壯大遼視春晚一流喜劇創作團隊,海量創作,優中選優。
二是走下去抓素材,絕不做空中樓閣,不能產生共鳴的作品絕不通過。
三是舍得“斃稿”,自己推翻自己,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是反復改稿,精益求精,不到登臺就還能更好。
五是狠抓排練,讓二度創作使作品得到更大提升。
根據以上5條創作原則,《2022遼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經常對已經創作了好幾個月的作品“痛下殺手”地殘忍砍掉,甚至很多演員對導演組的“嚴苛”叫苦不迭……正是這種“自虐”式的創作過程,讓《2022 遼視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以精妙的喜劇結構、密集的笑點支撐起一個個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故事,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縱觀當前各類熱點綜藝節目,創新文藝傳播手段、煥發品牌活力,是各節目較量的主戰場?!哆|視春晚》在這種“拼刺刀”的市場較量中,運用了以下手段:
積極創新融媒體傳播、多屏傳播方法,實現媒體融合發展新要求。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新成果、新變化、新氣象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生動地表現出來,以明快的節奏、炫目的形式、斑斕的色彩、火爆的氛圍點燃觀眾的熱情,唱出新一年的精氣神和好兆頭。在視覺效果、服化造型等方面下大氣力,追求高品質、高品位。大膽創意、銳意創新,讓這臺處處充滿驚喜和喜悅的春晚格調統一、節奏合宜。
《遼視春晚》用創新突破自我,將全國視野與地方色彩、時代風貌與平凡生活、傳統文化與新興科技、歷史傳承與當下熱點完美融合在一起,展現了東北熱土蓬勃發展的態勢和人民的文化幸福感。
近年來《遼視春晚》加強了主持人串聯內容和互動內容的創意戲劇化表達。由遼視春晚金牌主持人及外請的知名藝人組成歡樂互動團,與登臺獻藝的那些重量級嘉賓進行歡樂互動。以微喜劇、微綜藝、小游戲等形式,把每一個節目無縫鏈接地串聯起來??梢哉f每一段串聯、每一次互動都是一個精心打造的節目。在歡樂的氣氛中,為現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送出幸運和驚喜,暢聊他們眼中家鄉振興發展的新成果、新變化、新氣象,抒發深厚的鄉情鄉愁。同時,還以快樂的方式暢談年俗年味以及時下的熱點話題,從春節美食中看遼寧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從智能化生活的細節看數字遼寧的變化,從信用建設和生態宜居的感受看遼寧營商環境的改善,從農民兄弟的新生活看遼寧鄉村振興的成果……總之,以小切口、大視角展現讓老百姓有共鳴、能共情的點點滴滴,為家鄉代言、為遼寧鼓勁。
想提高綜藝晚會品質、保持節目品牌優勢地位,除了手段創新,還要進行內部機制的大膽革新。近些年來,《遼視春晚》導演組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營造有利于優秀文藝人才發揮才干的改革氛圍,用品牌團隊的堅強意志創造新的精品,用匠心守護創新。運用現代科技力量,提高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水平;融通多媒體資源,主動設置議題,創新表達方式,注重轉化利用,加大傳播力度,有效實現品牌傳播效果及影響力的不斷增強。
當前,電視綜藝晚會在視覺呈現方面憑借現代媒介技術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官沉浸感;在主題把握和敘事編排上不拘一格,板塊銜接形散而魂不散;在內容編排上兼容主流文化和互聯網文化,注重具有文化代表性的符號雜糅;在組織策劃上向市場靠攏,加強市場化運作,綜藝晚會作為多元文化的綜合體、美學觀念的凝聚體,在消費、狂歡和網域語境下呈現全新的形態。
百姓始終不渝的喜歡,對于電視綜藝晚會導演來說,其實也是巨大的挑戰。筆者認為,全新的語境更要求《遼視春晚》今后的創新之路必須以大氣、昂揚、向上、奮進為主基調,用先進的創新手段拓展想象的空間,用匠心的科技思維創造全新藝術表達,突出年味民俗,通過深刻洞察和科學謀劃,為全國觀眾奉獻一臺匯集思想性、藝術性、群眾性的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春晚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