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曦(冷水江市中醫醫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出現肢體不自主抖動的現象。這有可能是患帕金森病的一種表現。根據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帕金森病患者群體數量超過300 萬,且增長趨勢強勁,未來10 年內患者總數將超過全世界患者數量的一半以上。面對如此龐大的一個患者群體,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科學有效的應對舉措。
帕金森病主要癥狀是靜止時震顫、行動遲緩、肌肉僵硬、平衡障礙等。此外,還可能伴隨感覺障礙、睡眠障礙、神經功能性障礙等。具體表現為出現靜止狀態下肢體不自主抖動、大拇指跟食指出現搓丸樣動作、頭部前傾、軀干俯屈、前臂內收等。患者走路時步幅明顯縮小,擺手臂動作不明顯,呈現慌張步態,手指不能做系扣子等精細動作。同時會出現嗅覺減退、夜間多夢、便秘、多汗、排尿困難等一系列癥狀,并伴有抑郁焦慮等精神性障礙。隨著時間推移,疾病晚期可并發肺部感染、壓瘡、泌尿系統感染和肢體萎縮等疾病。
本病發病原因主要為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但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該病一般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神經系統老化等有關。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一是長期接觸有毒物質,如某些殺蟲劑、除草劑、魚藤酮、異喹啉類化合物等,長期暴露于水泥、噴漆、石油等方面工業毒物環境下的人員也是高發群體。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老化會導致患病概率增加。
據研究,40 歲前發病相對少見,65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1.5%,85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3%。同時,學術界目前普遍認為帕金森病并非單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發病,有帕金森病家族遺傳史,長期大量攝入高脂食物以及顱腦外傷等均可增加患病概率。
該病目前的治療主要是緩解患者的癥狀,控制疾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多采取綜合治療,首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措施作為補充。
治療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進行對癥治療。通過藥物對患者的精神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進行治療,緩解相關癥狀。二是進行藥物治療。根據患者年齡情況及病情進展,通過使用抗膽堿能藥和抗帕金森病藥物,改善延緩病情。三是藥物不能控制本病的癥狀或引起嚴重副作用的患者,可通過采取腦深部電刺激術等手段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明顯改善運動癥狀,但術后仍需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四是針灸、推拿等中醫康復理療手段,可有效改善癥狀。
患者要定期前往醫院復診以調整用藥,不可不遵醫囑隨意停藥。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應相對安靜,避免嘈雜環境影響。患者居住的房間和衛生間應設置扶手、防滑橡膠桌墊、專用餐具等特殊生活用品,避免出現摔倒等危險情況。患者日常作息應保持規律健康,堅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過于勞累,日常可開展諸如散步、太極拳等適量適宜的體育運動,但外出時盡量要有家屬陪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