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紅(甘肅省廣河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帕金森病(PD)也稱震顫麻痹,這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患病人群為中老年人群。現如今,PD 的患病原因和機制還尚未明確,這很有可能與患者的生活環境、所使用的藥物等因素有關聯。PD 作為臨床治療中經常可見且多發的疾病,有時候還會出現誤診,有的患者即使確診為PD,但沒有得到規范的治療,直接導致患者長期承受病痛的折磨,這將給患者的家庭和生活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那么,哪些檢查能幫助盡早診斷PD 呢?
(1)BUA(血尿酸)
通過有關數據表明,血尿酸的水平和PD 的發展呈負相關關系。有關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者相比,PD 患者的BUA 水平就會越變越低,同時BUA還具有抑制PD 發生的重要作用,進而直接影響了疾病的進展。
(2)α- 突觸核蛋白
通過有關學者證實,PD 的發病機制和發病原因都與病理性蛋白質的過度聚集有著密切關系,但在該病中主要都聚集了α-突觸核蛋白。為此在PD 患者的各項組織中發現以聚集形式存在的病理性蛋白質就是α-突觸核蛋白,其中還包括患者體內的腦脊液、血、胃腸道等。但經過調查后的結果發現有關人員之間還存在較大的爭議,所以與其相比,PD 患者的α-突觸核蛋白水平忽高忽低或者是比較接近,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α-突觸核蛋白的來源不相同。
(3)DJ- 1 蛋白
DJ-1 蛋白質具有保護人體神經元系統、防止人體神經元系統受到氧化應激的嚴重損壞等作用。其中因為PARK7 基因的突變致使遺傳家族性PD 與PD 的發病機制與發病因素密切關聯。
近幾年以來,已有更多的PD 致病基因被人們發現,也逐漸意識到遺傳因素很有可能在PD 的發病機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已發現少數PD患者都出現了家族性遺傳。有部分家族性PD 的發病與單基因突變緊有著密的關聯,其中包括FTEN誘導激酶、DJ-1 以及富亮氨酸重復序列激酶2 等基因。其中DJ-1 是PD 較為常見的致病基因,而富亮氨酸重復序列激酶2 的基因突變是當前經常可見的突變形式,并在其自身磷酸化之后發揮了一定的毒性作用。
(1)DA2R(多巴胺受體)顯像
在臨床醫學上,DA2R 發揮的主要作用是膜受體,在PD 中是D2 的受體損害,有關人員只要通過對DA2R 進行雷氯必利的標記,就能直接鑒別出PD 與帕金森綜合征為主的MSA(多系統萎縮)。
(2)經顱超聲成像
經顱超聲成像是一種新型的診斷方法,它能盡早地反映PD 患者的病理變化情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加重,PD 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即使現在沒有根治的方法,但是仍然要盡早實現初期診斷并及時預防,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