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關鍵字】 弱視;發病機制;眼部結構;治療方法
(1)形覺剝奪 在嬰幼兒時期因先天性重度上瞼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濁、先天性晶狀體混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進入眼球的光刺激不足,使視網膜黃斑在正常接受光刺激方面的機會被剝奪,導致視功能發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視皮質無法將物像進行清晰的加工處理,所以就出現了弱視。
(2)斜視 其是由于雙眼視軸不平行,針對同一物像視網膜非對應點會出現復視現象,使得非對應點所接受的物像是不同的,所以在皮質中樞不能將其融合成為單一的圖像,進而出現視混淆現象。而因視混淆與復視這兩類異常的視網膜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最終造成眼的黃斑區物像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引發弱視。
(3)光學散焦 屈光參差能夠同時引發雙眼異常交互作用以及形覺剝奪,進而造成弱視。遠視性屈光參差是因為遠視度數相對較高,眼的視網膜黃斑區不能接收到相對較為清晰的物像,因此極易導致弱視。而屈光不正性弱視主要是因雙眼視力相同,受調節因素的限制,使得視近、視遠的兒童無法形成清晰物像,所以造成弱視,通常兒童遠視度數大于5.00D時較為常見。
(4)其他因素 如環境因素、遺傳、低體重或早產兒、微量元素缺乏、運動不足或發育遲緩方面的神經系統損害等。
(1)遮蓋治療法 這種方法在臨床治療期間較常用,費用較低,療效顯著。在治療期間主要是將優勢眼遮蓋住,提升對弱視眼的使用頻率,幫助弱視眼鍛煉視功能,有效提高其視物能力。
(2)屈光矯正法 大部分弱視兒童主要是因屈光不正導致的,臨床采用佩戴眼鏡進行矯正較為常見。即借助兩個度數不同的鏡片來使優勢眼的視物功能受到抑制,對弱視眼進行足矯。如果兒童雙眼是正位,可是存在高度或中度遠視現象時,那么可以對其采取高度遠視眼足矯。如果兒童存在遠視屈光斜軸散光、逆規散光的問題,其治療同樣能夠使用屈光矯正法。
(3)多媒體訓練法 即幫助兒童把目光集中到多媒體畫面上,對其進行精細目力訓練、視覺生理刺激以及視與立體視為一體的訓練。同時,再借助專家所開發的一些比較適合兒童玩的電腦游戲進行結合訓練,促使治療過程更具趣味性,增強兒童治療的依從性、積極主動性和配合度,幫助兒童盡快恢復視力。
(4)藥物治療 兒童弱視常用的治療藥物為胞二磷膽堿,借助這類藥物來將神經元活性進行改變。多巴胺作為中樞神經系統中極其重要的神經遞質,能夠對視網膜神經進行刺激,進而來提升神經元的活性。胞二磷膽堿則能夠對兒童眼部神經進行刺激來使多巴胺含量提升,從而刺激神經元不斷代謝,使神經系統修復和再生功能得以增強,延緩兒童視覺發育敏感期,進而避免弱視困擾。
研究表明,在弱視治療期間,弱視類型與初始視力對視力恢復發揮的作用極其重要。恢復性弱視眼與持續性弱視眼的黃斑與脈絡膜厚度無明顯變化,眼間差異同樣也沒有太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