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主持人:南京市教育局 王 賓
·主持人語·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教育部要求各地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南京市依托“金陵微校”網絡平臺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參與人次近2億。疫情期間超大規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是對廣大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實踐考驗。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作為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必須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用創新的手段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
根據全省的統一部署,2020 年下半年,南京市啟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提升工程”),全市8.5 萬名專任教師投身其中。區別于以往,本次提升工程著眼于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南京市突出以校為本的工作原則,采取線上教師自學與線下團隊研修相結合的形式,聚焦教師在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等方面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精準指導和學習支持,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構建“人工智能+教師專業發展”的教育新生態,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南京市著力聚焦教師信息素養養成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重視頂層設計,創新協同機制,科學制定方案,改革評價體系,使得此項工程有序、有質開展。通過提升工程實施,實現了四個層面的成效。一是反應層面,廣大教師積極開展研修活動,取得較好的培訓滿意度;二是學習層面,廣大教師掌握信息化教學的知識、技能,形成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先進意識;三是行為層面,廣大教師實現學以致用,將所學技能自覺靈活地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推動全市信息化教學應用和研究更加深入;四是成果層面,廣大教師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案例,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從而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