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琦,劉鶴鶴,黎賀桃
(東莞城市學院 金融與貿易學院,廣東東莞 523419)
自熱食品,是指不依賴電、火等方式加熱,而用自帶發熱包加熱的預包裝食品。自熱食品帶有一個發熱包,加熱包主要是由鐵粉、鋁粉、焦炭、活性炭和生石灰等材料構成。加入冷水反應,升溫后可以達到150 ℃,蒸汽溫度達到200 ℃。
最早的自熱食品是為在野外環境下就餐而開發的特殊方便食品,1897年俄國工程師Fedorov首先發明了自熱食品,并于1900年左右實現了商業化。自熱食品研究距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最初研究目的是為了滿足戰場的需求,二戰期間(1941—1945年),亨氏公司生產的自熱食品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作為軍用食品,戰后逐漸走向民用市場。自20世紀70年代后,自熱食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除旅游、救災等特殊需求之外,也為工作繁忙的人群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在蓬勃的經濟勢態的拉動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自熱食品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為了解當前人們在快時代生活背景下的飲食方式的變化和態度,探究東莞市常住人口對自熱食品的認知程度、消費意愿以及影響消費者購買自熱食品的因素,進一步了解東莞市自熱食品消費市場的整體情況,為東莞市自熱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合理的建議。
自熱食品早期主要應用于軍用食品,為保證士兵野外作戰時的能量補給。2007年國內誕生了第一款方便自熱食品。2016年在自熱火鍋的火爆助推下,自熱食品迅速席卷整個食品業,從火鍋到自熱便當、自熱米線等產品橫空出世,自熱食品種類增加。2020年疫情暴發,更是給自熱食品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其成為“網紅食品”。
在疫情期間,自熱食品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在不少電商平臺上自熱食品均位列熱銷產品前列,銷量同比漲幅超過200%。近年來,自熱食品發展方興未艾,自熱食品產業也快速蝶變。在近兩年涌現出數千家自熱食品品牌,如海底撈、小龍坎等傳統餐飲巨頭快速切入,在巨頭及新勢力的助推下,品類也從火鍋向全品類滲透。
總體來說,自熱食品的行業規模越來越大,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自熱食品的熱度隨著時間推移不退反增,更證明其旺盛的市場需求。自熱食品已經成為食品行業不可忽視的一股新生力量。
在我國《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中,目前還未收錄“自熱食品”這一類別。在當前缺乏“國家標準”的狀態下,自熱食品各個品牌基本上都是基于自家企業標準生產,因此行業缺乏國家標準的約束,這也導致自熱食品市場出現一部分惡性競爭的局面,自熱食品隱患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因此,標準體系的不完善成為制約自熱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自熱食品在我國仍屬新興產業,還未形成一定標準的體系規模,產品質量、價格、安全隱患都難以掌控[1]。
4.1.1 25~45歲的消費者是購買自熱食品的主力軍
從對東莞市自熱食品消費市場的調查中可以得出,25~45歲這個年齡階段的消費者較多,占據自熱食品消費者群體的一半。基于自熱食品方便快捷的屬性與他們追求的省時省心的生活理念相契合,自熱食品能夠快速地解決用餐問題,使得他們對于自熱食品的消費活力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
4.1.2 自熱食品深受學生族和上班族的喜愛
調研結果顯示,在愿意購買自熱食品的消費者職業中,在校學生和上班人士是主要的消費群體。而他們對于自熱食品的喜愛,正是由于“懶宅”經濟和“單身”經濟的緣故。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有超過7 700萬 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這些單身人士,聚合成一股龐大的消費新勢力,并催生出新的消費觀和新的消費業態。由于習慣懶宅和單身,“一人食”的自熱食品能夠在最大限度上解決了他們“不社交,享美食”的痛點,從而一人食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常態,并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一個“開創性”的品類。
4.1.3 購買自熱食品的消費場景分布較廣
消費者購買自熱食品的消費場景在家庭、工作和出差旅游3個方面均有涉及。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對于懶得做飯又不想點外賣的這一類群體來說,自熱食品無需電無需火,以其便捷、品種多、時間成本低,符合快節奏生活方式,在一系列方便食品中異軍突起,讓自熱食品的消費場景也更加廣泛。
4.2.1 自熱食品的價格偏高
與方便面等方便食品相比,自熱食品的營養價值高,種類豐富,但是價格也不低。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的消費者對自熱食品的期望價格是25元以下,而目前市場上自熱米飯的價格就在16~20元,自熱火鍋在30元以上。假設以重量考量,自熱食品的性價比也不算高,消費者認為花三四十元買自熱火鍋,純粹為了解饞,認為自熱食品的價格不合理,價格還需調整。
4.2.2 自熱食品的健康問題存在較大爭議
雖然自熱食品的種類多樣,但自熱食品仍存在營養搭配單一和鈉含量超標的問題,常吃自熱食品會加重肝臟負擔;調料包里含鹽量過高,吃多了對血壓也會有影響;自熱食品重油重鹽重辣,其菜蔬通過高溫高壓殺菌處理,已經是半熟狀態。對于大多數的家長來說,由于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視,自熱食品的健康問題成為他們不愿意購買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搭配食材,提高自熱食品的新鮮度是消費者對自熱食品的期望。
4.2.3 自熱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自熱食品的方便快捷為消費者帶來了新鮮感,但同時也給使用的人帶來一定的風險,其中加熱包的不當使用,自熱鍋的材質問題以及為了防止菜品變質而加入非常多的防腐劑和添加劑,這些對消費者的使用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也較為關注自熱食品所存在的安全問題,因此加強對自熱食品的監管,提高自熱加工技術,提升自熱產品的安全性是生產廠商面臨的重要問題[2]。
4.3.1 線上和線下是購買和宣傳自熱食品的主要方式
在網絡發達的時代,營銷渠道變得多樣化,自熱食品的宣傳和銷售方式也從朋友圈走向影視植入、綜藝贊助、明星代言和抖音直播帶貨等更廣闊更多樣的舞臺,自熱食品通過各類宣傳通道進行營銷鋪設,大眾的消費習慣也越來越傾向于被“種草”[3]。除了通過互聯網的傳播方式使自熱食品的受眾群體不斷擴大,線下渠道或綜合性渠道仍是自熱食品流量較大的渠道,大多數消費者會在商場采購時購買或了解到自熱食品。特別是對于互聯網普及度不高的中老年人群體來說,線下銷售渠道是他們了解自熱食品的唯一渠道。因此,應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揮各種擴大自熱食品受眾度的媒介作用。
4.3.2 同質化問題普遍,包裝技術亟須創新
自熱食品多為“代工”產品,食材、發熱包和包裝等都是其他工廠代為加工,由多方整合而來,品牌方多為“組裝商”,其技術壁壘并不高,很容易被復制。受制作成本的限制,其包裝材質主要是以一次性PP材料塑料,因此自熱食品的隔熱性差、包裝材質難降解和外包裝缺乏安全警示。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于自熱食品外在包裝的技術提高方面也比較重視,因此自熱食品加熱包和包裝材質等技術的提高是提高消費者購買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4]。
4.3.3 自熱食品順應潮流發展符合年輕審美
受多元文化的影響,現如今年輕人思維多元、好奇心強,對于新鮮事物很容易接受并愿意嘗試。因此,自熱食品在市場初期出現的品牌會強調品牌的個性化及與眾不同,在品牌定位上除了強調“方便、自熱”的品類認知之外,還加上“潮流”“新”等關鍵詞,如“潮流自熱鍋”“新方便速食品牌”等;在品牌整體視覺設計上夠潮,敢玩,熱鬧感與食欲感相結合,滿足了年輕人的好奇心。
5.1.1 不同的年齡層
對于25歲以下的人群,企業應該在盈利的基礎上使用價格策略,提高產品性能和使用組合包折扣價格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針對25~45歲消費群體,企業可以通過產品創新升級使產品更綠色健康。對于4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了解自熱食品的渠道較少,應該拓展線下宣傳渠道,并采用促銷策略——折扣與優惠券。
5.1.2 不同收入群體
對于中高收入水平群體,自熱食品企業應通過提升食品品質,在營養均衡上下功夫,穩定此部分消費群體。對于中低消費人群,需要控制價格或通過促銷策略吸引該部分消費群體。
5.2.1 自熱食品健康方面
自熱食品行業可以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以及食材及配料的合理組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營養。通過使用干燥技術,盡量保持自熱食品食材及配料的營養。同時,在包裝說明書上建議蔬菜放置的時間和加熱的時間,以免食品在加熱的過程中流失營養。在日常生活中,自熱食品可偶爾作為應急食品,為了身體健康,不應該長期食用。
5.2.2 自熱食品安全方面
企業可以在自熱食品外包裝的顯眼位置加強警示標語,提醒使用者警惕使用的安全問題。對于加熱包的材料選擇,可以選擇鋁箔等原材料,其具有強大的保溫隔熱性能,保證了食品的自熱速度,同時也杜絕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燙傷的隱患[5]。
在健康理念的驅動下,有關監管部門應盡快制定監管規定和條例,規范自熱食品的生產標準,減少防腐劑以及各種添加劑的投入,縮短自熱食品的保質期,提高自熱食品中食材的新鮮度,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地享受自熱食品帶來的便利,提升消費者購買自熱食品的消費欲望。
企業制定定價策略或是促銷策略,可對產品進行組合定價,也可以通過折扣與優惠券刺激消費。
企業應通過打造食材和口味多樣化,針對特定人群進行產品創新,為亞健康人群定制保健自熱食品,可以進一步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也可以使自熱技術在這一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自熱食品在宣傳上除了使用當前比較流行的新媒體宣傳之外,還需要多平臺、多方位進行宣傳,受眾群體覆蓋全年齡段。加大原有的線上宣傳力度,積極在抖音、小紅書等娛樂社交軟件投放廣告等,邀請網絡代言人進行帶貨、直播等方式來提升自熱產品的認知度。
行業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設計自熱食品包裝,方便攜帶和綠色。想要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公眾形象,可以采用更加自然、綠色的包裝材料和技術,同時也可以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
由于自熱食品屬于新生事物,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缺乏標準會導致行業進入門檻低。從以往的經驗和發展形勢看,有必要加強對自熱食品的監管,特別是在統一標準和嚴格制度的監管下規范和約束其生產經營。
近年來,自熱食品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需求越來越多,受到人們的青睞,具備較好的市場前景。通過對東莞市消費者偏好分析,發現消費者不愿意購買自熱食品的主要因素為自熱食品不利于健康、存在安全隱患和不符合飲食習慣。由此提出應當根據消費者群體特征制定價格、提高食品品質、保證食品綠色健康等策略。在創新產品的同時確保自身產品的食用和操作的安全性,應采用更多天然、綠色的包裝材料和技術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公眾形象,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