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昆,高 華,孫純榮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煙臺 264199)
食品安全在大學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做好大學食品安全管控和文化建設對保障大學生身體健康來說極為重要。特別是近年來頻發的校園食品安全事件,讓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成為現下教學關注和校園建設重點內容,不少大學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會融入食品安全文化進行食品安全教育,配合食品安全管控手段強化校內食品安全管控力度,構建健康安全的校內用餐環境,提升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
在大學教育過程中,會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人文教育工作,關注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緊抓學生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實現全面教育目的。食品安全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融入能夠有效豐富大學文化建設內容,提升大學人文教育全面性。教風、學風以及教學環境的建設對大學生心理發展、思想教育來說極為重要,大學文化在學生教育中承擔重要的心理發展指引和思想發展指引作用。傳統大學文化建設注重校園學習氛圍、校風校訓和學風教風建設,忽略對校園安全文化環境建設重視,容易出現校園文化建設疏漏,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關注學生思想心理發展但會忽略學生身心健康安全,校園文化建設成效也會因此大打折扣[1]。食品安全文化從學生身心健康安全角度出發進行文化教育考慮,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大學文化建設不足,讓大學人文教育在關注學生心理、思想健康發展的同時,也能兼顧到學生身體健康安全。
傳統大學教育注重學生科研教學,開展的人文教育活動也主要偏向校風校訓建設,要求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遵紀守法,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很少有大學會重視學生生活知識養成和健康安全意識提升。食品安全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融入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借助食品安全文化教學氛圍的營造,大學生也能夠對食品安全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在大學食品安全文化氛圍影響下,也能夠逐步提升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注意自己日常用食健康,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讓大學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能夠進行生活基礎知識教育,提升大學教育完善性,落實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目的。
從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分析發現,大學對于食品安全文化建設重視力度不夠,導致食品安全文化建設一直很難同大學文化建設進行深入融合,食品安全教育在大學中的推行也一直因此受到阻礙。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大學文化建設重點偏向良好教學氛圍營造,文化建設內容主要圍繞學校校風學風考慮,食品安全文化教育內涵被忽略,不少大學也還未意識到食品安全文化教育對學校安全教學環境營造的重要性,文化建設內容主要為大學生思想發展、心理發展、學科學習服務[2]。還有部分大學片面認為,做好學生學科教育和科研工作就是完成教學任務,食品安全教育不在大學教育工作范圍內。即便開展食品安全文化教育工作,也僅僅只是對食品安全教育內容一帶而過,并未將食品安全教育作為文化建設內容深入融合和考慮。
豐富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能夠強化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效果,也能提升食品安全文化和大學文化建設的融合性,取得理想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成效。然而,從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分析來看,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過于單一,間接對食品安全文化在大學文化中的融入造成影響。在大學校內宣傳欄張貼和摘抄同食品安全文化相關文章、標語是對大學進行食品安全文化教育的主要手段,部分大學還會要求班主任、輔導員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文化知識教授[3]。單一化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難以在校內營造食品安全文化教育氛圍,教學式的食品安全文化知識教授可能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背離初衷。
食品安全文化涉及內容面廣,涵蓋大學生食品安全消費文化建設、食品安全責任文化建設、食品安全監管文化建設等內容,不單單只是對大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知識灌輸。因此,在食品安全文化融入大學文化建設時,應當圍繞食品安全消費文化、食品安全責任文化、食品安全監管文化進行綜合性考慮,確定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內容和方向。然而,就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工作來看,食品安全文化內容選擇不夠豐富,大多數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僅僅是進行食品安全基礎知識教育,未提及食品安全消費、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監管等內容,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不夠完善,食品安全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融入成效也因此受到影響。
要想食品安全文化能夠同大學文化建設進行有效融合,就必須加強大學對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視。大學校領導要轉變傳統人文教育思想,意識到當前人文教育不僅要關注大學生思想、心理、文化內涵提升,確定大學校風校訓和教風學風,還要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教育,并認識到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學校領導重視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才能整合校內文化建設資源,帶動大學內部對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視,將食品安全文化建設視作大學文化建設重點內容考慮[4]。另外,為保證食品安全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有效融入,校領導還要不定期對校內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檢測抽查,了解大學校內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推進速度,確保食品安全文化氛圍有效營造,大學文化建設才會對食品安全進行考慮和融入。
可以通過豐富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達到食品安全文化融入大學文化建設目的,以多樣化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方式在校內開展食品安全教育,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圍。因此,除了常規性的班主任和輔導員開展食品安全文化教育,以及在校內宣傳欄張貼同食品安全文化相關標語、文章之外,大學還可以通過日常定點廣播播放食品安全文化相關內容方式營造食品安全文化氛圍。也可以借助現下新興的信息技術,在大學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QQ 群、微信群中進行定期的食品安全文化知識推送,構建全面化的食品安全文化網絡[5]。另外,也可以在校內舉辦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活動,通過比賽形式引起大學生食品安全文化學習興趣,在競賽過程中,也能夠潛移默化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傳播。或者也可以在校內組織食品安全講座,讓大學生學習食品安全文化。
此外,為推動食品安全文化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融入,還要注意對食品安全文化內容進行豐富。除了基礎的食品安全文化知識學習之外,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時,還要圍繞食品安全消費、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監管等內容進行教育。研究表明,雖然大學生已經初步具備食品安全意識,但有不少大學生仍然選擇在街邊的小攤位購買食物,只因為街邊攤位價格更加實惠、方便購買。因此,大學在進行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時,還要針對大學生食品購買現狀進行正確健康食品消費觀念樹立,提高學生食品消費辨別力,使學生避免在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的街邊攤位消費[6]。同時,通過食品安全責任和食品安全監管文化內容的教學,大學生食品安全管控意識也能夠有效提升,在自覺規避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攤位的前提下,能夠及時發現身邊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并向校方反饋,共同協助大學進行校內食品安全環境營造,助推校內食品安全文化體系形成。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融入有助于豐富大學文化建設內容,能夠構建安全的大學教學環境,提升大學教育完善性,營造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安全發展的健康教學環境。從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分析來看,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成效不大理想,對食品安全文化建設重視性不強,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過于單一,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內容也不夠豐富。針對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必須加強大學對食品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視,提升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手段多樣化,加快食品安全文化內容豐富,解決大學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問題,才能助力大學食品安全文化有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