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懷
(涼山州食品藥品檢驗所,四川西昌 615099)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也在逐步增加,而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切實影響人們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穩定發展的重點。從食品加工的層面來講,食品中存在農獸藥殘留是必然存在的事實,這也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重點工作。本文從農獸藥殘留技術創新需求以及具體應用的角度展開分析,為相關行業的技術體系優化以及管理模式創新提供參考依據。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種基于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售后處理等的系統性管理方法,其內容涉及食品安全管控制度、技術、策略等一系列內容。所有在我國食品消費產業鏈中的產品均是食品安全管控的對象,包括但不限于直銷食品、二次加工產品[1]。隨著我國整體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內容也更為復雜,管控的范圍逐步擴大,管理對象的類型也在不斷增加。
食品的農獸藥殘留主要分為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這與食品自身的類型有一定關系。例如,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噴灑的農藥在后續加工過程中未經處理進行直銷會導致農藥殘留;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為治療或預防疾病而使用的獸藥會在肉類制品中殘留,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核心問題,也是與新時期人們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穩定息息相關的問題。農獸藥在食品中的殘留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隱患,同時也是新時期食品安全監管的核心方向,需依法打擊食品生產過程中農藥以及獸藥的過量使用、濫用、產品不合理加工等違規行為。
在新時期加強食品安全管控是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工作落實創新的重點。農獸藥檢測是食品安全控制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直接影響社會發展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想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就必須要綜合農獸藥殘留工作進行創新,不斷推動技術體系的革新和升級,為社會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
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發展的必然目標。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對于飲食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合理的供求關系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農獸藥殘留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主要因素,因此通過農獸藥殘留檢測來實現消費者權益維護,是構建良好供求關系的根本保障。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多元化建設需要提升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在多元經濟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的部分食品行業也逐步向國際領域擴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基礎經濟發展質量。而農獸藥殘留檢測也是提升我國食品行業國際競爭力、展現我國綜合實力的重點,是有效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發生的約束和保障,將作為食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動力。
儀器分析技術主要是通過色譜以及質譜等大型精密儀器,了解食品中的農獸藥殘留成分以及具體參數,可以提升檢測結果的精密度,具有較強的重現性[3]。例如,液相色譜檢測技術以及氣相色譜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較高,具有較強的選擇性,能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在食品農獸藥檢測方面具有較強應用價值。
質譜分析法主要是結合不同分析對象的質荷比進行分析,了解食品中農獸藥的殘留情況。色譜質譜聯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該技術能在多種干擾物質存在的前提下,精準定位濃縮藥物的殘留成分以及具體含量。
日本學者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種能快速高效檢測小麥、黃瓜、大米和西紅柿等食品中的三唑類殺菌劑硅氟唑對映體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極強的靈敏度,可以針對檢測樣本的基質進行凈化,通過分離以及分析檢測同步進行的方式定位其中的不同對映體,檢出限為0.4~0.9 μg·kg-1,遠低于日本所規定的最低殘留量[4]。而我國學者通過技術整合以及獨創性研發,可以針對蜂蜜、雞肉等食品中的氯霉素類、四環素類抗生素、硝基呋喃類成分進行檢測,通過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能夠打造出具有極強靈敏度以及準確度的檢測方法,幾種成分的定量限分別達到0.1 μg·kg-1、10.0 μg·kg-1、 0.5 μg·kg-1[5]。
此外,由于當前食品種類較多,不同食品樣本的基質較為復雜,在色譜質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檢測通常較為煩瑣,因此當前的研究熱點在于開發高效穩定,同時可以在基質前進行處理的檢測技術,如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微波輔助萃取技術、固相萃取技術以及固相微萃取技術等。其中固相萃取技術和固相微萃取技術具有高效、快速的優點,可以應用在食品的自動化檢測以及色譜質譜聯用中。研究人員采用隨機變量分析考察了頂空固相微萃取蘋果中的仲丁威、二嗪磷、百菌清和毒死蜱的相關影響因素,結合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建立了蘋果中4種農藥殘留的分析檢測方法[6]。
免疫分析法有熒光免疫測定、酶聯免疫測定、免疫程序測定以及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這幾種方式[7]。有學者在酶標記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規避了同位素標記存在的標記物衰變以及放射性污染缺陷,建立了操作較為簡便的農獸藥殘留分析體系,并且構建了商品化的試劑盒,試劑盒的檢測靈敏度較高且具有較強穩定性,成本適中,可以在食品農獸藥檢測領域進行推廣。該試劑盒可檢測魚肉樣本中硝基呋喃類藥物的殘留情況,同時配合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技術,可將檢測偏差控制在1.8%~7.5%,確定了試劑盒本身具有較強的精準性。
傳感器和電子芯片檢測技術主要是在生物活性物質的基礎上進行檢測的,檢測對象涉及抗體、適配體、生物組織、生物酶等相關對象,需要將這些檢測對象固定在換能器的表面,檢測分析物和活性物質之間存在的特異性反應,在產生反應的過程中會產生相關生物信號,如光、生物電、熱量以及質量等,將產生的這些信號轉化成可識別信號,便可以分析檢測物質的含量以及濃度。依托當前的食品產業發展狀態來看,該項技術在農獸藥殘留檢測中具有極強應用價值,能夠進一步簡化食品檢測的各項過程,同時也顯著縮小了傳感器的體積,便于攜帶以及實時檢測。
綜合具體的應用狀態來看,生物傳感器以及電子芯片在農獸藥殘留檢測過程中依舊處于起步階段,是當前新興的技術手段,其中還存在著部分不足與缺陷,限制了未來的發展以及不斷創新。例如,生物識別元件本身有較強的限制,在固定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檢測失活以及穩定性較差的情況。因此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可以將重點放置在如何實現換能器表面有效固定以及活性保持方面。針對這一問題,有學者在多壁碳納米管以及樹狀分子復合物研發的基礎上,利用樹狀分子本身表面活性較大的特點,選擇-NH2固定抗體,不僅維持了抗體的蛋白質分子活性,還可以增強固定質量。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壓電免疫傳感器,能夠檢測果汁中速滅威的含量和相關成分,最低檢出限為0.019 mg·L-1,驗證了該種檢測技術具有可行性。
我國當前的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包括儀器分析、免疫分析、傳感器及芯片等。經過幾年來的不斷創新和改革,這幾項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產生了更高的成效,能為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工作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類型以及對象的逐步拓展,這幾種檢測技術也存在著部分缺陷,需要進行持續性優化。
儀器分析法自身的精準性主要依靠儀器本身的精度和性能,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若人員缺乏細節管控意識,極有可能導致結果精準性下降;免疫分析法是建立在生物原理的基礎上構建的分析方式,需要和儀器分析法進行融合使用才可以發揮最大的應用效果,因此其中存在的不同變量也是導致結果精準度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而電子傳感器及芯片檢測技術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成本較為昂貴也是影響傳感器以及電子芯片檢測推廣的主要因素。生物傳感器本身具有較差的再生能力,通常應用在實驗室中。
因此,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要將重點放置在儀器設備升級和更新、免疫分析法的細節控制以及創新和生物傳感器的循環再生利用、大批量生產方面以及合理地進行成本、精度以及細節控制,這樣才有助于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的不斷推廣和創新。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食品安全管控過程中,落實好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建立科學的檢測手段,不斷落實技術創新是食品領域發展的重點任務。當前既有的食品農獸藥殘留檢測技術類型多樣,不同的技術體系有不同的效果,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需求進行針對性選擇;而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將重點放在技術體系升級、檢測設備性能優化、檢測成本控制、批量生產以及集成化管理方面,促使檢測技術具備更強的適應性以及循環利用特點,這樣才可以在打造食品安全管控保障的同時,推動我國食品科研領域的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