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
行走在童心的世界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了一名教師,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
美術課一直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課程之一。課堂里,我一直鼓勵他們樹立信心與信念,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和表現手法來展現他們腦海中的世界,從而彰顯自己的特點。四年多來,我的教育教學經歷雖然平凡,但也有一些難忘的故事情節,值得回憶。
故事一:“看不懂”的畫
記得我在教孩子們畫畫時,有一節課是讓孩子們畫一個棒棒糖。班上有一個小女孩叫羅梓馨,她畫了好幾個棒棒糖,還在棒棒糖的下面畫了像云朵一樣的圖案,并且在這個“云朵”上畫了許多亂七八糟、密密麻麻的點,我無論從什么角度看,就是看不懂,但孩子這么畫,肯定有她的想法,我裝作好奇地問她:“馨馨,你的棒棒糖下面畫的是什么呀?”她開始不說話,我就繼續輕聲問:“老師來猜一猜好不好?”她害羞地點了點頭,“是云朵嗎?”她搖了搖自己的小腦袋,聲音非常?。骸安皇堑摹?。我鼓勵她:“那你能告訴我是什么嗎?”她鼓起勇氣:“是插棒棒糖的底座”,“哇!馨馨真棒!那黑點的大小怎么不一樣呢?”她感受到我對她的肯定,很開心,就自信滿滿地說:“大的點插的是大的棒棒糖,小的點插的就是小的棒棒糖唄”。經她這么一說,我的眼光再回到這幅看不懂的畫上,感覺還真是這么回事。我把她的畫拿給全班小朋友看,并引導大家欣賞,小朋友們的思維一下活躍了起來。有的孩子說“老師我想給棒棒糖畫上眼睛、嘴巴和手腳,這樣它們就能看東西、就能說話、也能走路到處玩了。”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我想給棒棒糖畫上翅膀,這樣它就能飛到天上去了”……畫完后,我把孩子們的畫全都貼到黑板上,好讓大家互相欣賞。下課了小朋友們都圍在黑板前相互指認著自己的作品感覺特別開心。放學時,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來了,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拉到自己的畫作前欣賞,驕傲之情溢于言表。課后我也進行了反思,如果在剛剛看到那幅“看不懂”的畫時,就直接用我們成人的眼光武斷地懷疑孩子的創作想象,怎么會有今天這節課出人意料的效果呢。
故事二:不會畫畫的孩子
作為一名少年宮兒童畫的教師,平時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對孩子的了解也不算多。記得在去年下學期開學第一節課上,我在示范作畫時,其他孩子都跟著我一起興致勃勃地畫著畫,只有一個小女孩拿著勾線筆在那兒發呆,她的名字叫瞿宸曦。我走過去輕聲問:“怎么了?不會畫嗎?沒關系慢慢來?!迸躲兜乜粗遥瑹o論我怎么跟她交流,她就是不回答,第一節課結束,小女孩的畫紙上還是一片空白。放學時,我主動和她的媽媽溝通,了解瞿宸曦的思想狀況,她媽媽告訴我,瞿宸曦雖然年齡小,但在家非常活潑,也特別喜歡畫畫,就是在外面性格就會變得內向,不知道什么原因,她也很著急。我聽了以后安慰她:“孩子還小,對自己不自信,不著急,我們慢慢來?!币院竺看紊险n我都會對她多一份關心和愛護,有時手把手地教她畫畫,知道她年齡小,我就對她降低畫畫的要求,鼓勵她主動去畫,哪怕只畫一個圓,我都及時給予表揚。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瞿宸曦慢慢有了自信,不但畫畫有了進步,而且禮貌上也懂得了很多,每次來上課時都會主動跟我打招呼,放學時也知道和我說再見?,F在她畫的畫已經有模有樣,不管是造型還是涂色都完成得非常好。后來她越畫越好,也找到了自信,整個人都變得開朗起來。每次放學她都會把畫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到女兒的變化也十分開心。
教育因為愛而美麗,愛學生就要相信每一個孩子,要給孩子樹立信心。我堅持每節課最后都能做到面批學生作業,即使孩子畫得與我的要求相去甚遠,我都不會用“好”與“不好”去給孩子下結論,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做老師的應該相信孩子,讓他們盡情、大膽、自信地去創作。
有位哲人說過:“自信心是每個人事業的支點,一個人若沒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為動力,戰勝各種困難,敢于奪取勝利。”在教學中多給孩子一些成功的機會,甚至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多和孩子以及家長溝通,這樣才能給大多數孩子多一些成功的可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鼓勵,讓他們在畫畫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