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祺
(廣西建工第五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1)
目前國內的負壓病房多為臨時板房改造而成,或者雖然是永久性建筑,但是傳染病住院樓壓力層級單一,只有病房內有一兩層負壓系統,病房外沒有正壓系統,很難保證傳染病毒100%無法逃逸。針對以上情況,廣西建工第五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大型綜合醫院烈性傳染病住院樓多重正負壓分區施工技術研究,旨在通過引入多層正壓系統及多層負壓系統,在潔凈區使用3層以上正壓、污染區使用3層以上負壓多重保障病毒無法逃逸,同時對風管及醫用密閉門等關鍵部位進行優化施工,實現快速施工、精準控壓、經濟環保、安全可靠的目標。
靈山縣人民醫院占地約73 333 m2(110畝),建筑面積91 530 m2,開設臨床科室 40個,醫技科室13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烈性傳染病,需要建造一個專門收治烈性傳染性疾病的住院樓。
該住院樓設置有病房、污物間、生活垃圾暫存間、ICU 病區、護士辦公室、醫生辦公室、會議室、更衣室、清洗消毒間等配套用房,床位數在102床以上。整棟樓各層均分為“三區兩通道”,即潔凈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及患者通道和醫護通道,同時通風系統控制空氣壓力梯度,使空氣從潔凈區向半污染區、污染區單向流動。
第一,烈性傳染病住院樓分區復雜,工作人員(含掛號、收費、保潔等輔助人員)需要統一從醫務人員入口進入,在更衣室穿分體式工作服,在穿防護用品間戴防護口罩、工作帽,穿隔離衣或防護服,通過緩沖間進入污染區工作。污染區、緩沖區和潔凈區交界處的氣密門有十幾道,需要保證每一道門都嚴絲合縫,保證每個房間都到達設定的壓力,需要施工單位有精準的土建及安裝施工技巧。
第二,傳染病住院樓內管線錯綜復雜,需要對原設計管線進一步優化。
第三,新風系統及空調機組眾多,需要對每臺機組認真安裝調試,而一體化新風機組安裝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
精準劃分負壓分區,通過計算制定物理屏障模型,設置相應的物理屏障緩沖區域,按照負壓級別設置負壓設施,隨后安裝負壓管道,重新設置多個清潔區和污染區,中間過道為半污染區和緩沖區,氣壓由外而內逐漸降低,最后經過多級低壓降壓在重癥病房到達指定的負壓值。
利用多重空氣壓力系統聯動調節系統漸進抽負壓技術,按照 15 Pa、10 Pa、5 Pa、0、-5 Pa、-10 Pa、-15 Pa、-25 Pa的正負壓逐層調節,精準把控。
原設計管線管道多為正方形管道,經與設計方協商一致,大部分改為扁寬管道,在保持截面積不變的同時降低了管道高度,提升了凈高。
新風機組有表冷、加熱、加濕、風機、均流、過濾等部件,安裝時施工單位需要精準安裝排風口和送風口,需要協調好預留洞口位置,對新風機組尺寸、安裝順序、配件等進行重新優化,設置專門的混凝土基座,確保順利安裝。
工作人員從醫務人員入口進入,在更衣室穿分體式工作服,在穿防護用品間戴防護口罩、工作帽,穿隔離衣或防護服,通過緩沖間進入污染區工作。如未設置穿防護用品間,可將所有防護用品在更衣室穿戴完成。
工作人員工作結束后,在一脫室脫卸防護服或隔離衣,進入二脫室摘口罩、工作帽,進入淋浴間洗澡后,在更衣室更換自己的衣服。如只設置一間脫卸防護用品間,可將緩沖間作為二脫室用于摘口罩、工作帽。
潔凈污染區劃分清晰。傳染病住院樓按照“三區兩通道”的設置要求布局管理。兩通道設置:分設患者通道及醫務人員通道,各通道設有醒目標志。三區劃分設置:分設潔凈區、半污染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三區之間有物理屏障。潔凈區:設有醫務人員出入口、醫務人員更衣室、值班室、清潔庫房、衛生間及淋浴間。半污染區(潛在污染區):該區包括污染防護用品的脫卸區,可設置消毒物資儲備庫或治療準備室。污染區:設有患者專用出入口、收費室、候診區、診室、隔離留觀室、病房、處置室、治療室、放射檢查室、衛生間(傳染病患者專用)、污物間。
以圖1為例,從潔凈區進入到污染區,要經歷最少5個房間,緩沖區間包括有緩沖間、一更室、二更室、一脫室、二脫室等。

圖1 三區劃分局部詳圖
引入正負壓機制,左邊及中間區域主要為潔凈區及緩沖區,為醫務人員進入污染區做準備,壓力主要為5 Pa、10 Pa,部分室外無加壓系統的壓力值為0;右邊為污染區,壓力為-5 Pa、-10 Pa,根據需要可以最高調節到-25 Pa。不同區域多次實施負壓,精準控壓,實現了正負四級壓差調控。
疫情期間,工作人員(含掛號、收費、保潔等輔助人員)從醫務人員入口進入,在更衣室穿分體式工作服,在穿防護用品間戴防護口罩、工作帽,穿隔離衣或防護服,通過緩沖間進入污染區工作。如未設置穿防護用品間,可將所有防護用品在更衣室穿戴完成。
工作人員工作結束后,在一脫室脫卸防護服或隔離衣,進入二脫室摘口罩、工作帽,進入淋浴間洗澡后,在更衣室更換自己的衣服。如只設置一間脫卸防護用品間,可將緩沖間作為二脫室用于摘口罩、工作帽。
如果要從潔凈區去到污染區的病房,需要經過換鞋區→緩沖間→醫護通道→緩沖間(疫情管控氣密門)→護士站→緩沖間→污染區走廊→病房緩沖間→病房,共計經過8層區域才能進到污染區,這8道物理屏障最大限度地保護潔凈區無污染源。
如果要從污染區病房去到潔凈區走道,需要經過病房緩沖區→污染區通道→緩沖間→護士站→脫隔離服間→緩沖間→醫護通道→脫防護服間(一脫室)→脫口罩帽子間(二脫室)→淋浴間→潔凈區走道,共計經過11層區域才能到達潔凈區走道,這11道物理屏障最大限度地保護潔凈區無污染源。
在物理屏障中,醫用氣密門(如圖2所示)是施工難度比較大的一環,從潔凈區通往污染區需要經過的所有緩沖間都需要用到醫用氣密門,門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物理屏障是否有效。醫用氣密門分為手動氣密門和自動氣密門,本工法中手動氣密門為手接觸式,自動氣密門全部采用腳接觸式。腳接觸式自動氣密門安裝要求難度較高,所以在施工方面需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將導軌安裝在距門洞高度+60(mm)的位置,在軌道上鉆孔,以便安裝軌道和穿過電源線,腳感應信號線用螺釘(或鋼膨脹螺栓)把導軌固定在墻面上。導軌安裝完畢后安裝信號線,隨后將密封條穿入蓋板的槽中,調整密封條的位置,使之兩頭盡量與蓋板兩側斷面平齊。

圖2 醫用氣密門立面圖
將壓輪從吊架上卸下,用成套吊緊螺栓把各吊架安裝在規定位置,使兩者同時處于凹坑底部,也可通過調整吊架安裝螺栓使其同時處于凹坑底部。
把門扇吊掛在軌道上,確認吊架的尼龍滾輪正好在軌道的“U”形軌道上,將壓輪重新安裝在吊架上。安裝左右吊架時,確認兩者平直、直線安裝。
將電動機裝置移至軌道右側,留出與軌道端板的適當間距,擰緊固定螺釘。將皮帶掛在帶輪上,調整皮帶張緊力,初步固定皮帶張力裝置。松開螺釘,將皮帶置于皮帶夾內,調整皮帶夾高度并擰緊螺釘。
把皮帶張緊器部件拉到左邊,使皮帶保持繃緊,擰緊壓板螺釘, 擰松4個緊固螺釘。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張力調節螺栓,使張緊板產生左移,皮帶張力逐漸增大,調整至皮帶張力適度,再擰緊緊固螺釘。松開壓輪螺母,可以調節壓輪的垂直位置,調節時使壓輪與導軌間隙在1~2 m之間,擰緊壓輪螺母,然后移動門扇,確定壓輪不摩擦導軌。
醫用自動門在安裝結束后應采取措施對自動門進行保護,避免裝飾裝修工程造成污染和破壞。 自動門安裝完后,建議不做施工運料通道,如必須使用,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撞壞或使門扇變形、錯位。 電焊作業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電焊火花損壞門扇及周邊產品。
按照BIM技術優化的管道尺寸,在施工時按照圖紙預留出相應尺寸的管線洞口,尺寸比設計管線稍大。
正負壓管道采用優質鍍鋅鋼板咬口制作,厚度的選定及法蘭、三通、彎頭、變徑管等部件的標準均符合設計要求。空氣潔凈技術是一門高要求的綜合性技術,旨在對生產環境中的塵埃、細菌、帶菌微生物等加以控制,從而達到保證產品高精度、高純度和高可靠性的目的。根據這些特殊要求,空氣潔凈系統的制作安裝,除應按照國家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外,還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以滿足潔凈系統安裝的潔凈度、嚴密性的要求。
通風管道、配件、部件的制作順序:板材搬運→清洗油污→制咬口→折方→清除表面油污→組合鉚接成型→擦洗內表面檢驗→封閉管口→成品堆放→通風管道制作及加工。
負壓病房管線錯綜復雜,最低的樓層高度僅有3.5 m,需要安裝各類管道,本工程如果不使用BIM技術進行提前管線排布,將很有可能引起管線碰撞,帶來經濟損失。
原管線圖立體感差,只能看到平面布置,對縱向無預先排布,對于預留洞口無優化。廣西建工第五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利用BIM技術對其重新排布,發現了多個碰撞點,經設計同意后,適當加寬風管,減小管道高度,使得過道及病房提升了使用空間高度,效果美觀一致。排布原則如下。
一是大管優先。大截面、大直徑的管道如空調通風管道、排水管道、冷卻水管道、排煙管道等占據的空間較大,因此在BIM圖中先作布置。
二是強弱電分設。由于弱電線路如電信、有線電視、計算機網絡和其他建筑智能線路易受強電線路電磁場的干擾,因此強電線路與弱電線路不敷設在同一個電纜槽內。
三是有壓讓無壓。無壓管道如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水排水管、雨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力排水,因此無壓管道必須保持一定的坡度,使其順利排水。無壓管道與有壓管道交叉時,有壓管道避讓。
四是電氣避熱避水。在熱水管道、蒸汽管道的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布置電氣線路。
綜合以上正壓區及負壓區,實現多級壓差聯動,所有病房上方有源源不斷的新風送入,下方有排風口把受污染的空氣排出,經過處理后排向建筑物外。
大型綜合醫院烈性傳染病住院樓多重正負壓分區施工技術能夠保證多個分區多個房間實現氣壓從正壓到負壓精準轉換,確保空氣流通的單向性。使用本技術一次到位實現多重壓差系統安裝,減少人力、材料、機械等投入,既縮短工期,又保證施工質量,確保了受污染的空氣層層負壓無處逃逸。本技術的設計及施工取得了預期目標,在大型綜合醫院建造烈性傳染病住院樓時可以作為良好的借鑒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