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磊
(魚臺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山東 濟寧 272300)
分娩屬于女性特有的一種自然生理學過程,其會對產婦造成劇烈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應激反應,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產婦的自然順利分娩[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通過各種的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等方式以減輕產婦的分娩疼痛,保證母嬰結局[2]。其中無痛分娩被越來越多的產婦及家庭所接受,其主要是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運用鎮痛麻醉,以最大限度的減輕產婦分娩疼痛程度,其中硬膜外麻醉較為常見,但是麻醉藥物的不同選用,其對產婦的分娩質量、母嬰結局均存在一定的差異[3]。故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我院產科接受分娩的產婦120例,在對其聯合運用鹽酸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現報告有下。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我院產科接受分娩的產婦120例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抽取的模式將此12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21-39(30.26±2.48)歲;孕周38-42(40.13±1.62)周。研究組產婦年齡則為21-40(30.53±2.57)歲;孕周37-42(40.04±1.55)周。比較兩組產婦臨床基礎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意義,P>0.05,有可比價值。
1.2 納入標準
(1)所有產婦均滿足陰道試產的各項條件;(2)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并單胎妊娠;(3)所有產婦認知功能均正常;(4)所有產婦均知情并同意參與。
1.3 排出標準
(1)合并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的產婦;(2)合并妊娠嚴重并發癥的產婦;(3)對麻醉藥物存在禁忌癥的產婦;(4)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的產婦;(5)產婦或家屬不同意參與。
1.4方法
所有入組的產婦均于分娩前完善各項檢查,建立靜脈通道,心電監護,待其宮口開至3cm時在其腰椎L3-4間隙行穿刺處理,穿刺成功后研究組給予1%的鹽酸利多卡因3ml實驗量,排除蛛網膜下腔阻滯,觀察無異常。配電子輸液泵,泵內含0.075%鹽酸羅派卡因(商品名:卓坦,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716)和0.5%舒芬太尼(宜昌人福制藥國藥準字H20054171)混合液100毫升,設置電子泵,持續輸注量5ml,鎖時30分鐘,一次追加量5ml。用20ml注射器從100ml藥液中抽取10ml的藥液 經硬膜外管給予10ml的負荷劑量。然后接泵。對照組麻醉成功后,給予1%利多卡因3毫升,排除蛛網膜下腔阻滯,觀察無異常,然后接電子輸液泵,泵內配置單純的0.2%的鹽酸羅哌卡因(商品名:卓坦,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716)100ml。設置電子泵,持續輸注量5ml,鎖時30分鐘,一次追加量5ml。用20ml注射器從100ml藥液中抽取10ml的藥液 經硬膜外管給予10ml的負荷劑量。然后接泵。
(1)對比兩組產婦的鎮痛效果,依據疼痛四級評分法,其中無痛為O級,可耐受的輕微疼痛為Ⅰ級,產婦出現呼吸急促、面容痛苦等但可耐受的為Ⅱ級,其余劇烈疼痛無法耐受的則為Ⅲ級。(2)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嚴密觀察并詳細記錄產婦的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情況。(3)對比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詳細記錄并統計兩組產婦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時間。(4)對比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分別于新生兒出現后1min、5min、10min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新生兒越健康。
1.6統計學方法

2.1對比兩組產婦的鎮痛效果
研究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較對照組更低(P<0.05),下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鎮痛效果 [n(%)]
2.2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
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且其剖宮產率較對照組低(P<0.05),下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n(%)]
2.3對比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
且研究組產婦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時間分別較對照組更短(P均<0.05),下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
2.3對比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
研究組與對照組新生兒在出生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評分比較不具有差異性(P均>0.05),下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
無痛分娩即臨床所指的分娩鎮痛,一般是使用麻醉藥物等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所承受的疼痛[4]。硬膜外麻醉為臨床最為常見的麻醉方式之一,其鎮痛效果良好,且對患者中樞神經無明顯影響,其運用于產婦的無痛分娩中安全性較高,能夠有效的減輕產婦疼痛感,并能保留產婦的盆基肌末梢神經,可有效的保證產婦順利分娩[5]。而在無痛分娩所使用的的麻醉藥物中,以鹽酸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較為常見,其中鹽酸羅哌卡因為一種長效的酰胺類局麻藥,也是臨床能產生運動-感覺分離的局部麻醉藥,尤其適用于產科的分娩鎮痛,因為將產婦的感覺與運動進行有效分離,既能夠減輕產婦的疼痛感覺,又不影響其分娩中的用力[6]。而舒芬太尼則為強效麻醉鎮痛藥,其鎮痛起效快、維持時間短,注射給藥后在幾分鐘內可發揮最大藥效,而且對產婦的心血管指標影響更小,更易維持產婦分娩中的各項生命指征的平穩[7]。將其與鹽酸羅哌卡因進行復合麻醉后,其對產婦的鎮痛效果更為顯著,且能夠有效的縮短產程,保證產婦的分娩順利[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分娩疼痛程度較對照組更低(P<0.05);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且其剖宮產率較對照組低(P<0.05);且研究組產婦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時間分別較對照組更短(P均<0.05);研究組與對照組新生兒在出生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評分比較不具有差異性(P均>0.05)。
綜上所述,在無痛分娩中聯合運用鹽酸羅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臨床價值顯著,其鎮痛效果更佳,能夠有效的縮短產婦產程時間,提高其自然分娩率,且對新生兒的影響較小,安全性可保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