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科
(魚臺縣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300)
由于人們飲食結構的轉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幾年臨床上各類疾病發生率呈不斷增高趨勢[1]。而在治療這些疾病的過程中,較為常用的手段作為藥物治療,但因目前可供臨床選擇的藥物涉及較多種類,所以極易出現不合理用藥現象,如劑量選擇、用藥時間等均可直接影響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確保用藥合理尤為關鍵[2-3]。在臨床治療中,合理用藥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主要涉及藥品調配合理、無禁忌癥、用法用量正確、適應癥適宜等[4-5]。而通過在合理用藥期間展開臨床藥學服務,則可有效促進用藥健康發展,從而保障患者整體療效[6]。本文總共抽取100例病例展開研究,年限截止為2020.04~2021.06,均為就診的慢性疾病患者,對比研究以隨機法展開,分為對比組(50例)與分析組(50例),研究了臨床藥學服務在患者合理用藥過程中的實施作用,現將研究情況做以下闡述:
1.1資料
本次總共抽取100例病例展開研究,年限截止為2020.04~2021.06,均為就診的慢性疾病患者,對比研究以隨機法展開,分為對比組(50例)與分析組(50例)。研究開展前統計處理2組基本資料,其中男女比例為27:23(分析組)和26:24(對比組);所選病例年齡范圍位于35-78歲之間,2組均值統計結果分別為(48.32±2.56)歲(分析組)、(48.89±2.97)歲(對比組)。通過對各項數據經X2、T值檢驗分析,若P>0.05,說明研究可開展。所有對象均知情,且事先簽訂同意書,正式開展研究前已獲倫理委員批準。
入選條件:。排除條件:。
1.2方法
對比組應用常規用藥干預,將遵醫囑用藥的目的和重要性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向患者一一介紹用藥注意事項、基本藥理及藥物用法用量等。分析組實施臨床藥學服務,具體為:(1)參與查房:在查房工作中臨床藥師需積極參與,并將相關藥學服務提供給醫生輔助疾病治療,涉及翻閱病歷、檢測結果、分析病情,與醫生共同探討患者用藥問題,確保給藥方式科學合理。(2)建立藥歷:按照藥效學和藥動學等基本原理,為患者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藥物,確保其服用劑量和種類符合患者病情需要,建立藥歷對患者用藥情況予以詳細記錄。(3)監測用藥過程:嚴格監測患者用藥過程,對其用藥后病情變化和產生的各種不良反應進行密切監測和評估,將用藥后可能發生的各種不良反應及并發癥詳細告知患者,介紹用藥方案的具體優勢和目的,促使患者有一定心理準備。(4)藥學技術服務:臨床藥師需直接接觸患者和醫護人員,將藥學服務提供至臨床工作,在整個用藥期間積極參與。并提供合理監測,以保證用藥的有效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同時熟練掌握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確保藥物搭配合理科學,確保其將治療效果充分發揮出來,面對各種不良反應發揮積極的預防作用。(5)聯合查房:藥師與醫護人員需聯合對患者進行查房,注意事先將查房計劃制定號,以確保在查房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性的用藥咨詢,要注意輔助醫生用藥,最重要的事是準確提供給醫生,進一步有效完善用藥方案。實時監測用藥過程,保障療效,預防和減少各種不良反應。(6)監測抗生素用藥:目前抗生素濫用現象較為普遍,所以需嚴格調查和統計全院使用此類藥物的情況,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注重達標差距,對臨床醫生定期指導和培訓,共同商議對策,加強抗生素用藥管理。(7)編制醫囑表:從不合理用藥的各個方面如特殊人群用藥、輸液溶媒、給藥濃度和頻次、藥物相互作用等進行干預和點評,對點評結果定期上報,以全面提升用藥質量和整體醫療水平[7-8]。
1.3評價指標
研究結束后對比不合理事件(包括給藥時間及間隔、特殊劑型藥物、注射液輸注順序、注射液滴注速度等。)、依從性(工具為自擬評定表,結果分3項,涉及不依從、完全及部分依從。)、滿意率(工具為自制問卷,調查評估滿分值100分,分為滿意(>90分)、不滿意(<60分)、一般(60~89分)等選項。)及生活質量(評估4個項目,以QOL量表[9]為工具,涉及物質生活、軀體運動、認知能力、社會職能等,各項滿分均為100分。)等數據,以評定效果。
1.4分析數據

2.1對比不合理事件
研究結束后,2組對比給藥時間及間隔、特殊劑型藥物、注射液輸注順序及滴注速度等不合理事件數據,分析組總發生率4.0%低于對比組20.0%(P<0.05)。如表1示。

表1 2組對比不合理事件 [例(%)]
2.2對比依從性
研究結束后,2組對比依從性數據,分析組總體為96.0%高于對比組78.0%(P<0.05)。如表2示。

表2 2組對比依從性指標 [例(%)]
2.3對比滿意率
研究結束后,2組對比滿意率數據,分析組總體為98.0%高于對比組80.0%(P<0.05)。如表3示。

表3 2組對比滿意率指標 [例(%)]
2.4對比生活質量
研究結束后,2組對比生活質量數據,分析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比組(P<0.05)。如表4示。

表4 2組對比生活質量指標分)
由于醫療服務水平的逐漸提升,近些年醫患關系緊張、就醫費用昂貴、醫療救治困難等問題逐漸日益加劇,但人們就意味著成本也有所增長,所以當前醫療機構面臨的重要問題則為降低就醫成本、緩解醫患矛盾[10]。作為藥學和醫學的結合體,臨床藥學對患者疾病治療存在較大影響。該服務理念的提出可促進患者用藥經濟、安全、健康,有利于保證其療效和預后,而其涉及的內容主要為藥物相互作用、藥效、藥物動力學、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等[11]。通過在患者用藥期間展開臨床藥學服務,則可通過提供藥物咨詢、參與臨床查房和治療、觀察和監測患者用藥不良反應、一對一交流指導等方式有效提升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從而保障醫院藥學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另外此種服務模式的實施還可以顯著提升患者對疾病以及藥物等各方面知識的了解和認知程度,可增強患者的管理效能,可提升其保健意識,并能顯著提升其治療依從性,進一步達到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質量的目的 。本文結果中,研究結束后,2組對比給藥時間及間隔、特殊劑型藥物、注射液輸注順序及滴注速度等不合理事件數據,分析組總發生率4.0%低于對比組20.0%(P<0.05)。2組對比依從性數據,分析組總體為96.0%高于對比組78.0%(P<0.05)。2組對比滿意率數據,分析組總體為98.0%高于對比組80.0%(P<0.05)。2組對比生活質量數據,分析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比組(P<0.05)。
綜上,臨床藥學服務在患者合理用藥過程中能有效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性,降低不合理實踐率,提高患者滿意率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