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鯤
(北京中能建醫院/消化科 北京 102401)
大腸微小息肉和大腸微小腺瘤均為我國人群較常見的腸道疾病,且經國內外大量課題研究證實,兩者均與腸癌的發生存在密切關系,可能為癌前病變。因此,實現兩者的早期確診和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內鏡檢查是當前我國臨床廣泛開展應用的腸道疾病診斷方法,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實踐應用證實,該種診斷方法能夠發現多種腸道病灶,在提升腸癌早期確診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但與此同時也發現,常規的白光內鏡檢查技術難以發現一些腸道微小病灶,如微小息肉和腺瘤[3]。為進一步提升大腸微小息肉和腺瘤的內鏡診斷水平,我院嘗試應用透明帽輔助靛胭脂染色內鏡檢查,本研究主要參照常規白光內鏡檢查分析該種檢查方式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具體的研究過程及所得結果如下文。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間就診于我院、懷疑為腸道疾病的286例患者。納入標準:(1)成年患者;(2)既往無腸道疾病手術治療史;(3)無腸道內鏡檢查禁忌癥,并接受組織學檢查。排除標準:(1)年齡>80周歲;(2)本人或其家屬拒絕參與研究;(3)近3個月內接受過腸道內鏡檢查。根據接受腸道檢查方式的不同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為接受白光內鏡檢查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25~73(49.86±3.25)歲,體重指數22~31(24.98±2.06)kg/m2。試驗組為接受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檢查的患者,共216例,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98例,年齡23~72(50.02±3.39)歲,體重指數22~30(24.88±2.15)kg/m2。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具體數據見表1),顯示各項資料差異的統計學檢驗結果均為P>0.05,即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較好的均衡性。

表1 試驗組、對照組的一般資料數據統計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本組患者接受白光內鏡檢查,囑咐患者于治療前24h開始使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Ⅲ)進行腸道清潔。該藥物的商品名為福靜清;注冊證號H20140560;生產企業:博福-益普生工業公司;規格:每袋含:聚乙二醇4000 64.00g;無水硫酸鈉5.700g;氯化鈉1.460g;氯化鉀0.750g。檢查設備主機的品牌為奧林巴斯,焦距設定:7~100nm;變焦能力:80倍。妥善連接設備,置入內鏡后,檢查醫師按照常規模式進行掃描診斷。在鏡下應用活檢鉗采集病灶處組織,用于病理檢查。
試驗組:本組患者接受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檢查,具體檢查過程為:囑咐患者檢查前24小時開始禁水、禁食,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Ⅲ),清理腸道。檢查醫師將透明帽裝配于內窺鏡鏡頭的前端,作為內窺鏡的附件,按常規操作向腸腔內送入內窺鏡,回盲部退鏡,使用噴灑管噴灑靛胭脂進行染色。結束后將腸道內液體吸凈,采集染色部位組織,用于組織學檢查。
兩組患者均接受組織學檢查,即于內鏡下采集病變部位的組織,送病理科進行病理組織檢查,檢查方法為免疫組化法,為保證檢查結果具有可對比研究性,病理檢查應用的試劑均為同一廠家生產,檢查醫師也為同一組醫師。
1.3觀察指標
統計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大腸微小息肉和大腸微小腺瘤檢出率,并參照組織學檢查結果,統計和比較兩組患者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診斷準確率。診斷準確率即試驗所用診斷方法與組織學檢查結果的符合率。
1.4統計學方法

2.1研究對象的組織學檢查結果統計
兩組患者的組織學檢查結果的差異較小,試驗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和微小腺瘤檢出率分別為39.81%和20.83%,對照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和微小腺瘤檢出率分別分別為38.57%%和22.86%,兩指標的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試驗組、對照組的組織學檢查結果統計
2.2兩組患者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的檢出率統計比較
見表3中數據,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檢出率比較存在的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均為試驗組較對照組高。

表3 試驗組、對照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檢出率統計比較n(%)
2.3兩組患者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診斷準確率統計比較
根據表4中數據可知,試驗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診斷準確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均為試驗組的更高。

表4 試驗組、對照組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診斷準確率統計比較n(%)
腸道內鏡檢查在當前階段對于我國人群而言并不是陌生的檢查方法,因其對人體是無害的,且診斷效果好,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信賴。腸道內鏡開發應用早期以常規檢查為主,較少使用輔助工具,但隨著實踐應用的增多,其檢查方法也得到不斷優化,目前已經有多種輔助方法可用于腸道內鏡的輔助檢查[4-5]。近年來不斷有國內外研究發現,腸道微小息肉和腸道微小腺瘤的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對腸道絨毛管狀浸潤癌、高級別上皮瘤變浸潤癌及黏膜下浸潤癌的臨床診斷均具有較好的輔助價值,在降低各類型腸道惡性腫瘤疾病的發病率中發揮著較重要的作用?;谏鲜霈F狀,國內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開始探索如何進一步優化腸道微小息肉和腸道微小腺瘤的內鏡檢查方案,以盡早明確患者病灶的性質,及時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主要分析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在大腸微小息肉和微小腺瘤中的診斷價值。根據上文結果部分數據可知,接受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檢查的試驗組患者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檢出率以及診斷準確率均明顯高于接受常規白光內鏡檢查的對照組患者。由此得出,與常規白光內鏡檢查比較,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診斷的大腸微小息肉、大腸微小腺瘤,更有利于降低疾病的漏診率和誤診率。
透明帽其本質上是一種內鏡下輔助工具。開展本研究前查閱資料發現,透明帽近年來已經在多種疾病的內鏡檢查中得到應用,且獲得的應用效果較理想[6]。我院本研究中對患者實施腸道內鏡檢查應用的透明帽的品牌為奧林巴斯,專門用于全消化道內鏡診療,原材料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經注塑一體成型,具有柔軟、安全性高的特點。透明帽是指上該輔助檢查工具的俗稱,其醫學名稱為醫用透明黏膜吸套和醫用透明黏膜。使用該輔助工具時,將其裝配于內窺鏡鏡頭的前端,將內窺鏡送入后,可應用透明帽輔助病理組織采集、異物取出、止血治療等[7-8]?;仡櫮c道內鏡檢查工作發現,在檢查過程中,存在多種因素會影響檢查操作的順利進行,如患者檢查過程中不適、腸道內氣體量的控制情況等。而本次研究過程中發現,應用透明帽輔助檢查后,可以在不注氣或者少注氣的條件下進鏡,且在腸腔中的視野較好,從而簡化結腸鏡操作,使患者受益[9]。此外,盡管可屈式結腸鏡檢查技術近年來的發展速度較快,但完全顯示結腸皺襞或皺襞盲區依然困難,這會增加這些部位的小病變或平坦型病變的漏診率?!岸噙M鏡一份,視野一片紅;少―分則無法跨越皺襞”,對于很多剛接觸結腸鏡的內鏡醫師來說也是一道難題。但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發現,在透明帽的輔助下,利用透明帽前端撥開腸腔黏膜,腸腔黏膜與鏡頭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能夠開闊視野,簡化部分結腸鏡操作,獲得更理想的檢查效果[10]。因此,在我院的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大腸微小息肉和微小腺瘤診斷準確率更高。
回顧和總結全文內容得出,靛胭脂染色內鏡輔助透明帽應用于大腸微小息肉和微小腺瘤的診斷,可及時、有效發現病灶,減少病灶的漏診和誤診,應用價值明顯優于常規白光內鏡檢查,有利于實現疾病的早期診治,值得各大醫院開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