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翠云
(金鄉縣人民醫院/兒童輸液室 山東 濟寧 272200)
兒童懼怕疼痛,靜脈輸液這種有創護理操作,很容易使患兒產生恐懼的情緒,同時也容易因為患兒肢體躁動出現穿刺失敗的情況,影響了治療以及靜脈輸液的安全,甚至會激化護患矛盾[1]。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減少患兒靜脈輸液哭鬧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保證小兒靜脈輸液安全,保證患兒治療的效果。預見性護理是護理人員基于護理程序、護理評估結果等預測患者在護理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護理重點并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減少問題或風險事件發生的一種護理方式[2]?;诖?,本研究嘗試將不同的護理方式用于小兒靜脈輸液安全管理中,對我院收治的98例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進行了研究,分析預見性護理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在我院門診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2)輸液時間至少4日;(3)患兒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2)伴嚴重器質性病變;(3)意識模糊等無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患兒。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穿刺護士按常規要求穿衣、戴帽、流動水洗手,堅持無菌操作。穿刺前安撫患兒的情緒,選擇粗、直、有彈性的血管進行穿刺,常規消毒后,用左手繃緊血管,兩端皮膚右手持針并與皮膚呈45度角緩慢進針,刺入后平行進針,輸液管回血后調節閥門,妥善固定輸液管[3]。輸液完成后輕壓皮膚,迅速拔針,棉簽按壓皮膚穿刺點止血,拔針過程中安撫患兒的情緒。
研究組患兒實施預見性護理,主要護理措施如下:
(1)靜脈輸液風險評估。由責任護士對患兒的病情、心理狀態以及血管等身體狀況等進行評估,掌握患兒病情及所需靜脈輸液藥物的作用、pH值、不良反應等。風險評估發現穿刺血管選擇錯誤、患兒躁動引起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穿刺疼痛拒不配合是小兒靜脈輸液治療的常見風險事件[4]。
(2)預防血管選擇錯誤引發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的護理措施。護士長定期組織護士學習小兒靜脈輸液技術要點,增強護士對小兒輸液過程中注意事項以及護理技巧的認識。護士在穿刺前避開患兒關節處以及有靜脈瓣的血管,選擇粗直、彈性好以及血流速度快的靜脈,三歲以下的患兒優先選擇暴露好的額前正中靜脈[5]。對于手背血管不清晰的患兒,使用熱水袋局部熱敷或輕輕拍打的方式顯露靜脈,并安撫患兒的情緒,便于護士可以正確選擇血管進行穿刺。
(3)預防穿刺部位疼痛、靜脈炎的護理措施。穿刺成功后,在穿刺點周圍3~5厘米范圍沿靜脈走向涂抹喜療妥乳膏或者是土豆泥,囑患兒家長輕輕按摩至完全吸收,促進穿刺點周圍血液循環,預防靜脈炎[6]。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詢問患兒的感受,適時調整靜脈輸液的速度,減輕患兒的不適。
(4)預防患兒不配合、躁動的護理措施。在患兒進行靜脈穿刺前進行心理疏導,與患兒交流感興趣的動畫人物或者是游戲轉移患兒的注意力,順利進行穿刺。在患兒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使用電視或者是手機播放患兒感興趣的動畫片或影視作品轉移患兒的注意力,讓患兒能夠安靜地進行輸液治療[7]。對于表現良好、積極配合的患兒獎勵微笑圖章或者是可愛的貼紙,再讓患兒根據所積累的微笑圖章或者是可愛的貼紙數量兌換糖果、牛奶等食物或者是橡皮泥等益智玩具,以此在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不斷強化患兒配合動作的出現[8]。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診治療的50例行完全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的室間缺損患者,將50例患者通過抽簽法平均分為25例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與25例實驗組(實施手術室護理配合干預)。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配合率,靜脈穿刺后見輸液管回血、患兒無不適、液體滴入順暢視為穿刺成功,靜脈輸液過程中患兒可主動配合或者經護士勸導后配合,無需他人協助強制穿刺視為配合。
統計與比較兩組患者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包括靜脈炎、靜脈滲液、非計劃拔管。
在最后一次門診輸液結束時向患兒家長發放紙質問卷,以問卷的形式統計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從護理態度、靜脈穿刺技術、舒適度等方面進行評估,問卷為百分制,85分以上為較滿意,70~85分為一般滿意,低于70分視為不滿意,比較兩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使用例數表示,經卡方值檢驗后P<0.05說明兩組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
2.1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與配合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配合率分別為95.92%、91.84%,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配合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與配合率
2.2兩組患兒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靜脈炎、輸液滲漏等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0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96%,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兒童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疼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出現哭鬧或者是拒絕配合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靜脈輸液治療的實施以及治療效果,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9]。因此,需要重視小兒靜脈輸液安全管理,加強護理,以保證靜脈輸液的治療效果與輸液安全。
預見性護理與常規不同,將預見性護理用于小兒靜脈輸液安全管理中就要求護士化被動為主動,強化責任意識與風險管理意識,為患兒提供針對性的、優質的護理服務[10]。從實際情況來看,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常見的安全風險因素主要為穿刺血管選擇錯誤、患兒躁動引起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穿刺疼痛拒不配合等?;陲L險評估預判獲得的安全風險因素,制定了預見性護理措施,包括定期組織護士學習小兒靜脈輸液技術要點,提升護士小兒靜脈穿刺能力與溝通技巧;在穿刺點周圍3~5厘米范圍沿靜脈走向涂抹喜療妥乳膏或者是土豆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靜脈炎[11];通過心理疏導以及微笑圖章獎勵等方式角質患兒躁動等行為與不良心理,激勵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哭鬧、躁動等不良應對方式,使患兒可以主動配合護士,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少非計劃性拔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配合率分別為95.92%、91.84%,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配合率;研究組患兒靜脈炎、輸液滲漏等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0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P<0.05)。
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中感到舒適,不良事件發生率少,小兒靜脈輸液安全得到了保障自然也會得到患兒家屬的認同,有助于減少護患糾紛,可以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96%,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P<0.05)。
在小兒靜脈輸液安全管理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與患兒的配合度,能夠顯著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家屬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