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亭 汪秀華
(博興縣人民醫院 山東 濱州 256500)
急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體內的腎小球過濾出現驟然或者連續降低,從而引起氮質廢物無法正常排出體外,造成廢物在患者的體內潴留,導致機體的酸堿平衡以及電解質平衡出現異常情況,引發了機體發生一系列的臨床反應[1]。急性腎衰竭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而且常會出現合并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尤其是伴有尿路感染,這種情況對腎功能惡化幫助甚大,并且很容易出現嚴重感染,患者的病情惡化速度加快,導致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2]。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連續血液凈化(CBP)方式對于急性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能夠幫助清除患者體內多余的水分和代謝廢物,減少物質潴留,并且能夠起到清除炎癥介質的作用,幫助機體維持免疫平穩,現在已經將連續血液凈化的治療方式應用于ICU重癥患者的血液凈化治療中,并且這種治療手段不僅僅只是腎臟替代治療,還能夠在多種器官功能治療中起到良好作用[3]。研究發現,在采取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能夠有效清除致病菌,從而使患者的內環境得到改善,對其身體康復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次研究旨在于了解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ICU重癥急性腎衰竭患者結合利奈唑胺治療的應用效果,選擇我院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臨床應用效果,現將具體實驗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采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ICU重癥急性腎衰竭患者展開分析,將其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各25例患者。實驗組患者男性15例,占比為60.00%,女性10例,占比為40.00%;年齡介于19歲至64歲間,平均年齡為(42.58±6.88)歲;參照組患者男性14例,占比為56.00%,女性11例,占比為44.00%;年齡介于20歲至65歲間,平均年齡為(43.12±6.6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納入統計學軟件中分析計算發現,各項結果的差異較小(P>0.05),兩組能夠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腎衰竭的相關判斷標準且病情嚴重;(2)患者的心腦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3)對于治療的依從性高者;(4)在研究開始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了治療的相關事項,在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方才執行操作;(5)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部門的批準。
排除標準:(1)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嚴重感染;(2)對于本次實驗所接受的藥物過敏者;(3)治療前不久使用過其他抗生素治療者;(4)不具備正常的溝通交流能力;(5)患者的臨床資料缺失;(6)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要采取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具體措施如下:通過靜脈創建血管通路以后,將雙腔導管置入其中,在治療初期階段,需要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劑,使用劑量為400Iu,然后在使用后間隔4到6小時以后,需要增加劑量2000Iu,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情況,若患者有出血傾向,就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采用體外肝素治療或者無肝素治療,將凈化的速度控制在合適范圍內,以2-25L/h為宜,治療時間在8-12小時以內,同時還需要將血流量控制在200-250mL/min以內。
1.2.1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期間實施萬古霉素治療,予以患者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生產廠家: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效公司;國藥準字:H20084269),初始負荷劑量為15mg/kg,然后需要根據患者的體重和肌酐清除率予以患者相應的藥物維持量,治療時的藥物使用劑量以0.5-1.5g/d,并分次進行靜脈滴注,在治療三天以后,需要檢測患者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并根據檢測結果來對用量進行合理調整,使谷濃度維持在5-10μg/ml,時刻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1.2.2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則實施利奈唑胺治療。使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生產企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338,產品規格:100ml)600mg進行靜脈滴注,每十二小時進行一次用藥,實施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態,若出現異常即刻告知醫生[4]。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水平,包括了血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Scr),對兩組的腎功能水平進行對比分析。腎功能測定: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抽取患者的清晨空腹靜脈血5ml,將其在轉速為3000r/min的轉速下,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10分鐘,然后使用生化分析儀對血清中的BUN和Scr指標水平進行測定,并詳細記錄數據。
(2)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療效來進行判定,共分為了三個等級,即為治愈(在經過治療后,患者的體征以及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并且在經過實驗室檢查,其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處于正常水平),好轉(在經過治療后,患者的體征和各項臨床癥狀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經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同樣得到改善)和無效(患者在經過治療后,上述情況均未有明顯變化,且有加重跡象)。而治療總有效率則為治愈率和好轉率之和。
(3)對比兩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的疾病復發情況,在藥物治療四周以后,通過門診復查的形式,來掌握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然后采用尿液細菌培養的方式,來對復發情況進行判定,在經過治療后,分離原采集的標本中致病菌再次出現,或者在經過培養后發現,標本中有新的細菌出現,患者必須進行二次治療。復發率=(復發人數/本組總人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2.1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水平
根據表1得出,治療前,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的BUN和Scr指標水平比較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后,兩組的上述指標均呈現出下降趨勢,實驗組和參照組的BUN分別為(1.31±1.06)c/mmol·L-1,(2.61±0.73)c/mmol·L-1,Scr分別為(31.67±15.96)c/μmol·L-1,(90.67±43.88)c/μmol·L-1,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水平比較
2.2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存在著明顯差異,實驗組患者的治愈例數為15(60.00%)例,好轉例數為9(36.00%)例,無效例數為1(4.00%)例,治療總有效例數為24(96.00%)例;參照組患者的治愈例數為10(40.00%)例,好轉例數為8(32.00%)例,無效例數為7(28.00%)例,治療總有效例數為18(72.00%)例,前者的要顯著高于后者,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x2=5.357,P=0.021)。2.3比較兩組患者的復發情況 在接受治療四周后,兩組的復發情況有明顯差異,實驗組患者在經過治療以后病癥復發患者為1例,復發率為4.00%,而參照組患者在經過治療以后病癥復發患者為6例,占比為24.00%,前者要明顯高于后者,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x2=4.153,P=0.042)。
重癥急性腎衰竭是內科危重病的一種,該病是由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急性腎功能損傷疾病,而且在病情發作后,能夠在短時間內使患者出現腎功能減退的現象,使得機體內的排泄代謝以及水電解質受到抑制,從而引發代謝酸中毒和高血鉀癥的綜合征[4]。并且這類疾病還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在短期內無法治愈,而且還有著較高的死亡率,由于該病的風險程度極高,使得其在世界臨床上受到關注。而在既往的臨床治療中,對于急性腎衰竭主要采用間歇性血液透析,這種方法能夠將部分病程縮短,且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清除機體內水分和有毒有害物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死亡率,然而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低血壓等并發癥,對重要臟器產生一定的損害,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5-6]。對于急性腎衰竭患者而言,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各項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嚴重感染,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尿路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是抗生素的過度不合理使用等情況,容易導致尿路感染情況增加,而且長時間用藥,能夠造成嚴重的耐藥性,從而給治療增加了難度,對患者的身體康復起到了不良影響。因此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中,選擇有效的抗生素來治療患者的感染癥狀,是疾病治療的關鍵點[7]。利奈唑胺在使用后能夠迅速地分布在灌注良好的組織中,這種藥物在被身體代謝后為嗎啉環的氧化,通過腎臟或者非腎臟路徑排出體外,不會對患者的重要臟器產生嚴重損傷[8]。
連續性血液凈化屬于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在重癥急性腎功能衰竭、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危重疾病的救治中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并且優勢明顯,是主要的搶救危重病患者的方法之一,其常用模式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連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VVHD)等[9-10]。CVVH有著25-30mL·min-1的高濾過率,可以明顯降低機體內的藥物濃度,對患者體內的利奈唑胺含量的稀釋和清除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本次實驗結果表明,對于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ICU重癥急性腎衰竭患者結合利奈唑胺治療比之萬古霉素來說,在治療前,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的腎功能水平結果比較差異較小,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BUN、Scr水平明顯低于參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實驗組患者的病癥復發率顯著低于參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數據顯示,對于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腎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的療效更加確切能夠幫助患者維持腎功能水平平衡,緩解患者的疾病癥狀,減低病癥的復發,對于患者的身體康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萬古霉素是必須通過腎臟來進行代謝,然后對于急性腎衰竭患者而言,其腎臟功能不全,在代謝過程中,其速度相對減慢,而且能夠對腎臟功能產生較大的負擔,使得腎臟功能手斷了進一步損害,藥物代謝困難,而且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劑量的使用受到了限制,需要不斷對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可能會出現藥物維持劑量不足的情況,必須在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以后,再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從而使治療效果受到影響[11-12]。綜上所述,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ICU重癥急性腎衰竭患者結合利奈唑胺治療與萬古霉素治療相比較來說,利奈唑胺的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對于患者的腎臟功能恢復有著良好的助力效果,提高了治療總有效率,降低了病癥復發的機率,從而促進了患者的疾病愈合,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投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