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梅
(巨野縣中醫醫院 山東 菏澤 274900)
兒童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為兒科接診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屬于多發病、常見病,該癥狀多發于兒童3~15歲間[1],且發病率極高。該癥狀臨床主要表現多為體溫升高,劇烈干咳、咽喉腫痛,等癥狀,且癥狀嚴重者,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重大影響[2],導致患兒的日常生活、學習等出造成影響。目前臨床治療該癥狀時多以常規干預為主,雖能夠于短期改善患兒支原體肺炎癥狀,但對長期效果不顯著,因此為有效探究長遠、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案,已成為諸多專家學者亟待解決的問題[3]。隨著臨床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對MP癥狀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MP癥狀效果顯著。因此,本文選取我院2021年1月起,直至2021年12月截止,期間我院兒科收治的84例患兒作為臨床分析、研究對象,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臨床治療,并分析出經臨床治療后患兒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不良癥狀發生情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等,具體內容詳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兒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84例患有MP癥狀兒童進行研究,使用隨機抽簽法將84例MP患兒均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患兒人數均為42例,以上入選患兒及患兒家屬雙方均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授權書,經由我院方倫理委員審批,于研究項目審核批準后,展開臨床統計與研究,其中對照組患兒男孩人數為22例,女孩人數為20例,年齡最小者為3歲,年齡最大者為14歲,平均年齡為(8.84±2.51)歲,病程時間最長者為11d,病程時間最短為4d,平均病程時間為(7.22±1.12)d;體質量最重者55kg,體質量最輕者為20kg,平均體質量為(32.58±2.45)kg;研究組患兒男孩人數為20例,女孩人數為22例,年齡最小者為4歲,年齡最大者為15歲,平均年齡為(8.97±2.11)歲,病程時間最長者為12d,病程時間最短為4d,平均病程時間為(7.67±1.04)d,體質量最重者53kg,體質量最輕者為21kg,平均體質量為(32.57±2.37)kg;對比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時間、體質量等一般資料,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可以進行對比。
1.1.1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以上入選患兒經臨床依照《兒童支原體肺炎診斷指南》診斷后,均符合MP癥狀。②入選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入院加入。③入選患兒三個月內無相關藥物治療經歷、及無相關癥狀治療史者納入。
排除標準:①經臨床檢測與本次臨床治療時應用藥物,或相關器械存在嚴重過敏行為,或存在重大過敏史者排除。②入選患兒治療期間無故消失者排除。③入選患兒入院資料填寫不完善者排除。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基礎治療如、吸氧治療、抗感染治療、物理降溫法、清理患兒呼吸道過多分泌物等。
對照組使用紅霉素序貫療法,首先使用紅霉素注射液(生產廠家: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3637;批準日期 2016-02-20;英文名 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 for Injection)使用劑量:25mg(kg/d),靜脈滴注,持續治療5d。后更改為紅霉素腸溶片(生產廠家:廣東羅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624;批準日期:2015-08-27;英文名稱: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使用劑量:2片/次,3次/d,持續治療7d。
研究組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生產單位: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66;批準日期:2010-09-04;英文名稱:Azithromycin Injection)劑量:10mg(kg/d),靜脈滴注,1d/次,持續治療5d。后更改為阿奇霉素(生產單位:吉林省精鑫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255;批準日期:2016-05-17;英文名稱:Azithromycin Tablets)劑量:口服1片/次,1d/次,持續治療7d(以上全部藥品使用劑量均為常規標準,具體使用劑量以患兒個體差異不同或患兒身體實際耐受為主,遵醫囑)。
1.3評價指標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兒臨床癥狀及機體各項癥狀指標,(1)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患兒機體內各項炎性因子水平,統計后進行對比,并記錄。(2)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兒臨床治療期間發生體表紅疹、靜脈炎、腹瀉、嘔吐惡心等多種不良反應癥狀、時間、次數等,統計后進行詳細記錄。(3)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患兒發熱消退時間、肺內啰音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等各項臨床癥狀康復情況,并進行詳細記錄。
1.4統計學分析

2.1兩組患兒經臨床治療后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經臨床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與對照組炎性因子水平,相比較,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2.2兩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癥狀對比
經臨床治療后,研究組患兒體表紅疹、靜脈炎、腹瀉、嘔吐惡心等多種不良反應發生癥狀(4.76%)與對照組(21.43%)相比較,顯著低于對照組,將上述指標數值進行比較(P<0.05)代表本次統計差異性顯著。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例]
2.3兩組患兒治療后機體內各項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經臨床治療后,研究組患兒體內發熱消退時間、肺內啰音消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等各項癥狀消退時間與對照組,相比較,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MP癥狀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兒童肺炎疾病,該癥狀發病后如無法進行有效治療,隨癥狀不斷發展,極易引發肺心病、靜脈炎、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狀[4-5],同時能夠對患兒機體內其它器官造成一定影響,據相關研究發現,患兒在感染支原體肺炎癥狀后,出現心血管、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輕重不一的損傷[6-7]。臨床通用X線進行檢測,待癥狀確診后給予針對性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多以紅霉素為治療MP癥狀的首選藥物,但該藥物無法進行長期治療,長期應用紅霉素能夠導致多種不良反應,且還會提高患兒機體耐藥性,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8-9]。阿奇霉素為大環內脂抗生藥物,該藥物與紅霉素相比較,具有半衰期長,穩定型高,強效殺菌等作用。臨床使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干預小兒MP癥狀,能夠顯著緩解患兒機體癥狀,減少臨床用藥次數,且臨床治療期間不會產生明顯不良反應,對患兒的康復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10]。經研究得出,研究組患兒治療后機體內各項炎性因子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體表紅疹、靜脈炎、腹瀉、嘔吐惡心等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4.76%)與對照組(21.43%)相比較,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治療后各項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將上述指標數值進行比較(P<0.05)代表本次統計差異性顯著。由于本次研究尚存在些許不足之處,如:研究時間短、臨床試驗樣本較少等導致研究結果極易受到干擾,一定程度上使其結果一般性,所以具體長期療效如何,仍需進一步關注,待選取多種研究與結果后形成大樣本,才能保證本次研究的客觀性,科學性。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兒童MP癥狀時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效果顯著,能夠保障患兒遠期預后效果,降低患兒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減少不良癥狀發生情況,提高患兒康復時間、康復效果,全面保障患兒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值得臨床廣泛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