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在年輕人群體中掀起來一股興趣消費潮。
“興趣消費”最初由名創優品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在2020年提出。他認為,興趣消費是年輕消費群體自身情緒、意識和個性的一種表達。艾媒咨詢在對16個城市的3059名年輕消費者(1990-2009年出生)調研后發現,年輕消費者購買商品不再只為滿足實用需求,更多地關注商品的個性化特征、商品附加情感價值、文化內涵等。調研顯示,新式茶飲/餐飲和潮流服飾是新青年興趣消費的主要類型,占比均超70%,此外,國貨美妝、香薰等也是興趣消費的重要領域。
提到為何興趣消費?六成以上的年輕消費者是因為取悅自我、提升幸福感的需求,而五成以上的年輕消費者是被朋友或圈內人士“種草”。在消費頻次上,超五成的年輕消費者每月會消費3~5次,且總體興趣消費的平均月支出占比約為28%。值得一提的是,約七成的消費者愿意為喜愛的產品支付五成至七成的溢價,且有超六成的消費者能接受七成至九成的溢價,可謂是“千金難買我樂意”。
調研數據顯示,電商平臺、品牌官網和社交媒體等公域流量和私域渠道都是消費者接觸商品的重要渠道。不過,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氛圍感和陪伴感較強的消費渠道,已逐漸成為興趣消費的重要渠道。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網易數讀等
整理:記者何欣 制圖:美編甘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