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仁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增長,建設高層建筑甚至超高層建筑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這解決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防安全隱患和難題。高層建筑的固有特點導致發生火災事故的概率較大,并且一旦發生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撲滅,高層建筑火災成為各大城市消防管理部門長期重視的重要課題。文章基于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從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成因及滅火救援的難點問題作簡要分析,進而深入探討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措施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
由于城市土地資源的稀缺性,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高層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使用上也是更多傾向于開發商的經營需求,未能充分保障滅火救援的便利,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隱患。隨著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不斷增加,建筑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功能分區越來越多樣,建筑裝飾材料更是層出不窮,并且高層建筑多為居住和工作場所,人流量大且密集,一旦發生火災,上述這些情況綜合起來加大了滅火救援工作的難度,對建筑內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還會影響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因此,應當針對高層建筑火災這種特殊救援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滅火救援措施,不斷提升滅火救援戰術策略,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滅火救援工作。
一、 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一)火情發展快
高層建筑形成立體火災的概率遠高于其他建筑物,火勢火情發展更快。高層建筑尤其是高級酒店、大型商超往往內部裝修材料、家具裝飾和各類商品較多,這些屬于易燃、可燃物品。同時,高層建筑內部井道多、通道多且使用性質較為復雜,火苗和煙霧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速度遠遠快于水平方向的速度。一旦發生火情,這些上下連通的設計和設施就容易引起火勢迅速向上蔓延,即“煙囪效應”,火勢和煙霧沿著井道和通道迅速蔓延到不同樓層,短時間內形成較大火勢,導致大面積火災。
(二)疏散逃生難
高層建筑人多、密集但消防救援通道有限,搶在火勢蔓延前安全疏散的難度很大。一是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往往導致大面積停電,客用電梯不能使用,消防升降機的救援高度也有限,大多數人員的疏散只能通過樓梯來進行。而高層建筑體量大、空間大,人員集中且流動性大,水平和垂直疏散距離長,尤其是垂直方向上的疏散工作尤為困難,導致通過樓梯等消防通道疏散的效率有限。二是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大多數人會驚慌失措而盲目跟隨人群亂跑,容易形成踩踏事故,造成人員死傷和疏散擁堵。三是大部分建筑材料屬于可燃物,一旦著火,會不斷產生有毒氣體,伴隨著煙霧擴散到各個樓層。這些有毒氣體被人體吸入,會導致人員昏迷或中毒,無法移動和逃生。而高層建筑火情發展迅速,消防人員往往無法直接進入現場實施援助。
(三)隱藏危險多
絕大多數的高層建筑內部隱藏的危險因素比一般建筑物要多得多。高層建筑內部設施多,玻璃、電器、沙發、商品等物體在發生火災時會加速燃燒,瞬間轉為危險因素。尤其是玻璃制品,在高溫的作用下會導致破碎甚至是爆裂;電器則在火災發生情況下易于發生爆炸;沙發等絲質物品及其填充物(一般為海綿制品)遇火則迅速助燃并產生毒氣,這些都免不了增加受困人員甚至是消防人員傷亡的風險。有的高層建筑內部結構較為復雜,除了較多的豎井和管道,還可能涉及數量龐大的電氣設備,一旦著火對周邊建筑都會產生極大的危險。
二、高層建筑火災成因
(一)人為因素
近年來,我國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究其原因,還是主要歸結于人為因素。一方面,由于人們缺乏系統完備的火災防范知識,安全防范意識欠缺,用火用電時疏于防范,往往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另一方面,由于人們貪圖便利、省錢省事,違規使用易燃易爆設備和物品,違規停放電動車,隨意丟棄煙頭,堵塞消防救援通道等,加大了火災發生的概率和蔓延的速度,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二)電氣因素
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的使用和普及也帶來了一定的消防安全隱患。一方面,高層建筑的用戶往往較多,電氣設備也多,如空調、冰箱、電腦、打印機等,經常會出現電氣設備過載的現象,尤其是用電高峰期,容易出現電線短路,易于發生火災事故;另一方面,人們使用電氣設備時如果不能完全掌握規范操作或違規使用,也可能導致火災發生,處置不當還容易誘發大面積火情。因此,高層建筑物業管理必須保障用戶的用電需求,并且定期加以檢修維護,居民也要提高規范使用電器的意識,避免同時使用多種大功率電器設備,防止造成電路負擔,誘發火災事故。
(三)建筑因素
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也是引起火災的重要因素。部分高層建筑為節省成本,在消防通道的設計上疏于考慮,在消防設施裝備方面投入少,導致建筑內部的消防裝備建設滯后。此外,隨著建筑節能相關要求的推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起大多數高層建筑開始大量使用外墻保溫材料,近些年,相關施工單位也響應節能環保要求,使用高能環保材料進行建筑施工。而環保材料一般都是易燃物,如果建筑設計不合理,沒有嚴格按照高層房屋施工要點進行建造,或沒有對高層建筑整體進行防火處理,就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三、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難點
(一)裝備更新滯后于城市建設
盡管針對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所需要的消防設備也在不斷研發推廣,如大功率供水車、舉高救援車等,但不斷增高的建筑樓層使得消防滅火救援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比如消防云梯很難達到滅火救援的高度,消防登高車大多在50米左右,常規的供水方法很難撲救超過24米的高層建筑等。因此,消防滅火救援裝備的更新速度相對滯后于城市建設發展的速度,也對滅火救援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二)滅火救援消耗較大
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對消防員的素質要求極高。一是體力消耗。負重攀爬難度高,導致消防員體力消耗極快。二是視線不清。由于高層建筑火災的“煙囪效應”,煙霧迅速彌漫,且通風排煙困難,能見度很低,容易導致前行視線不清,影響滅火救援速度。三是心理因素。高層建筑內部結構往往比較復雜,火情嚴重時還會出現受困人員跳樓逃生的極端情況,消防員在實戰過程中也容易存在固定思維,遇到特殊的內部結構或應急情況很難第一時間采取準確有效的應對舉措,甚至有時候會因反復出入起火區域而造成體力浪費和心理消耗。
(三)高層供水滅火無法保障
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存在高層供水難的痛點。首先是固定消防給水滅火設施的完好程度難以保證,并且受建筑物前期設計施工質量、材料使用和后期維修保養等因素限制,高層建筑的供水系統運行容易存在問題或故障,往往不能單方面依靠固定消防給水滅火設施,而需要考慮鋪設移動供水線路。其次,移動供水線路的鋪設和建立也難以一蹴而就,因為目前大部分高層建筑外墻的設計多是玻璃幕墻,公共通道設置的排煙窗數量、裙房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移動供水線路的鋪設面有限,加之建筑高度和樓梯形式等條件限制,鋪設移動供水線路的速度往往不及迅速蔓延的火情。再者,盡管可以建立起移動供水線路,受水帶鋪設面和消防車泵供水量等因素限制,移動供水滅火的作用發揮也受到較大影響,供水量不足的情況下,基本很難迅速撲救高層建筑火災。
四、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措施
(一)制訂合理的滅火救援計劃
要根據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火災等級和規模等實際情況,結合高層建筑和周邊道路、水源信息,疏散通道、消防設施,積極把握滅火救援的黃金時間,根據火災發展階段,合理制定消防滅火救援計劃。一般會采取內外強攻方式開展滅火救援,通過水槍掩護消防員進入火災現場實施滅火救援,必要時可采取破拆建筑的措施,為受困人群創造新的逃生通道。同時,在外部配置相應的車輛裝備尤其是配有滅火、搶險等功能的舉高救援車,形成配套的作戰單元,發揮專業滅火救援力量的最大效能,便于消防滅火救援的快速有效進行。
(二)加強動員,快速疏散人群
首先,實施救援前,應當聯動高層建筑的物業管理單位、保安人員和各使用單位,詳細核對受困人員的位置和數量,盡可能做到精準救援。其次,可以利用通信設備、無線電和喇叭等,與受困群眾進行溝通,安撫受困人群的情緒,努力消除恐慌心理,避免人群疏散秩序混亂影響救援。再者,要利用各種通道和設施進行救援。首選是消防電梯,當消防電梯存在安全隱患或危險時,則退而求其次選擇疏散樓梯,再不行則應當根據火場實際情況采取其他途徑和方式,比如設置繩索、消防云梯、舉高救援車等,快速安全疏散救人。
(三)科學滅火,遏制火勢蔓延
遵循“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將火勢竭力控制在一定區域內。一要迅速占領中控室,借助消防設備的信號反饋,準確及時掌握起火點的位置、火勢蔓延的方向、消防設施的運行情況,隨時跟進情況變化,綜合采取固定滅火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消防水箱和防排煙系統等控制火情、排煙散熱。二要結合高層建筑設計圖紙、起火點的位置、受困人員情況,第一時間找到消火栓的位置,結合移動滅火水帶,內部設置水槍陣地、外部設置水炮陣地,快速出水以控制火勢。三要橫豎雙向遏制火勢。水平向要以防火分區為重點進行主攻,消防員進入高層建筑內部后,以最快的速度占據最有利位置,借助高壓噴槍在靠近火源處開展滅火,同時利用消防設施和設備的移動優勢,借助高水位供水對重點煙火部位進行精準攻擊,形成包圍堵截火勢的攻勢;垂直向要在起火層的上下層管道井道設置滅火點,形成上堵下防的攻勢,科學遏制火勢蔓延。
(四)內部逐層集中消防滅火
基于高層建筑內部結構與其他建筑不同,從高層建筑內部內攻近戰是最直接有效的滅火方式。根據消防滅火作戰計劃,合理分配消防力量,一般一個隊負責一層樓,采取立體式消防滅火戰術,形成有效的內部作戰陣容。舉高救援車可從著火層外部、上部進行噴射,內外夾攻以避免火勢從窗戶向上一層蔓延。如起火點在中層部位,水槍可以四面布防,徹底圍住火勢,速戰速決,集中滅火。
(五)適時進行排煙散熱
影響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成效的因素有很多,通風排煙困難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消防滅火救援實踐中,應當及時打開高層建筑固有排煙系統,在建筑上部、頂部啟動自動裝置排煙,或者打開門窗排煙等,以降低煙氣對受困人群和消防人員的危害。不可打開著火層及其上下層的門窗進行排煙,避免造成中性面下移的危險。綜合多種方式合理適時進行排煙,不僅可以避免受困人員因吸入過多煙霧導致的窒息、中毒和視線模糊等情況,還可以消除受困人員的恐慌情緒,也有助于消防人員更快找到起火點和受困人員,加快滅火救援速度。
(六)立足實戰提升專項技能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專業的滅火救援力量,應當立足實戰,結合轄區實際,加強“六熟悉”基礎性工作,加強對高層建筑火災特點、痛點、難點的分析,針對性地開展模擬訓練,不斷提升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專項技能。首先要在日常訓練中加強登高體能訓練,制定科學合理的登高體能訓練內容和計劃,為高層消防滅火救援行動提供保障。其次是要定期組織轄區內高層建筑重點單位開展演練,制定合理的消防滅火救援預案,在實際演練中查漏補缺,彌補漏洞,不斷強化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應急處置能力。再者是要突出兩個結合,即訓練和實戰相結合、個人訓練與班組訓練相結合,強化“練為戰、戰需練”的思想,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團結合作意識和協同作戰能力,貼近實戰開展所有專項技能訓練,在實戰訓練中不斷總結創新,進而提升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專項技能。
五、結語
高層建筑是當前城市建筑的主體,高層建筑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充足空間的同時,也給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針對高層建筑的固有特點,應當加以全面統籌,積極加強和改進滅火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痛點,進一步提高救援效果。尤其應該充分發動內部人員進行自救和疏散,只有提高全民防災、逃生意識,以單位、個人自救為重點,突出滅火救援的針對性訓練和演練,才能把火災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高震.關于消防滅火救援行為的相關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19,05(07):65-66.
[2]鄭憲康.消防滅火救援首戰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18,04(19):53-54
[3]李大偉.基于消防滅火救援現場的緊急避險和安全防護措施探討[J].今日消防,2020,05(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