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漳州電視臺,福建 漳州 363000)
新聞的影響力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而變得越來越大,其中伴隨而來的是對新聞采訪寫作的要求也逐漸嚴格。其寫作既要確保新聞的真實以及現實性,同時還要具有獨特的視角,這樣才可以為觀眾呈現更加有吸引力的新聞報道。在新聞采訪報道工作中,新聞記者在收集素材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從多樣化的渠道獲取廣泛的資源,這樣一方面能夠實現對視界的開闊,另一方面能夠提升新聞采訪與寫作的質量與層次。基于此,結合新聞采訪與寫作的方式與方法,需要從多個角度對新聞采訪寫作的獨特視角展開研究,并為新聞采訪寫作等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作為新聞記者應該獨立思考,用獨特的新聞視角報道新聞,從而吸引讀者和觀眾的注意力?;诋斍靶侣劦霓D型與升級,作為編輯記者,需要從新聞采訪寫作的發展模式出發,根據不同媒介具有的不同運作模式,充分認識到新聞采訪寫作暴露出的問題。新聞采訪與寫作對于新聞素材的真實性以及時效性要求很高,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記者需要明確強調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也就是說,記者在新聞撰寫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新聞的各個要素,以一種客觀的角度報道新聞,并對新聞進行客觀的記錄,才能充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與有效性[1]。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訪技巧,比如在采訪中觀察被采訪者的表情,分析其心理活動,從而對采訪的場面進行把控。而且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需要對采訪中可能會出現的現場問題進行靈活應對,這樣才可以提升記者對于新聞采訪過程的控制力,并且對今后新聞采訪以及寫作等相關工作的開展建言獻策。
在新聞采訪寫作的過程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需要對記者進行崗前培訓,這樣做的意義在于實現對記者以及編輯人員的準確定位。而在今后的新聞采訪與寫作過程中,對于記者與編輯人員的準確定位,是為了能夠讓記者與編輯人員在新聞采訪與寫作中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身份,這樣才有利于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而且對于記者以及編輯人員而言,在新聞采訪以及寫作中,只有充分運用自己當前已經掌握的素材,才可以使他們在后續的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見以及建議。
新聞記者工作的重點在于確定新聞信息的視角與觀點,而目前大多數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充分的準備。新聞記者的工作是需要與新聞編輯人員共同配合來完成的,但是對于新聞采訪寫作人員而言,需要把握新聞采訪寫作的素材,在現有素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與整理,從而理清現有素材之間的關系[2]。但是,當前大部分的新聞采訪工作人員,在新聞采訪寫作的過程中對于新聞內容的本身以及新聞素材的把握并不是十分清楚,且這些準備的資料與主流價值觀之間是否實現和諧統一也不明確,這說明當前新聞記者在工作中往往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疏忽之處,大多數的新聞記者以及從業人員往往沒有把握住這一點,從而導致新聞記者看待問題的視角過于單一化,導致新聞記者在稿件撰寫的過程中會走入價值傾向的誤區。
在目前的新聞采訪與寫作的全流程中,部分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對于新聞主題的認識與提煉不夠明確,主要是由于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對于新聞主題的歸類存在一定的疑問,或者對于現有材料的提煉不夠明確。結合這一現實性的問題,可以看出新聞主題的提煉不夠明確會對新聞的采訪與寫作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新聞記者工作的時間是一定的,需要合理安排新聞采訪以及采訪后的寫作時間,而對于新聞主題的提煉,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因此,新聞主題的提煉不夠明確,對于今后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的工作將產生嚴重的影響,長此以往,就成為了當前新聞采訪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在多數的電視臺和編輯部中,新聞記者的采訪以及寫作是兩項不同性質的工作,對于新聞記者的工作而言,需要同時具備新聞記者的采訪以及寫作這兩項基本的技能。但是,當前新聞記者的采訪與寫作的思維方式缺乏變通,對于新聞采訪而言,需要掌握采訪的技巧,比如,采訪前的準備、采訪之中的問題、采訪對象的表現、采訪過后的反饋、與新聞采訪有著相似之處的新聞采訪寫作,這就需要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對于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進行學習。但是部分電視臺以及編輯部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從而導致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在寫作的過程中思維方式缺乏變通,導致當前新聞采訪以及寫作過程中問題頻出,由于寫作思維方式缺乏變通,致使當前新聞采訪寫作中存在視角等問題[3]。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高度重視記者新聞采訪以及寫作的積極作用,這需要在今后的新聞采訪以及寫作的過程中,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需要以鮮明、獨特的主題突出視角的獨特性,一方面能夠拓寬自己的視角,另一方面能夠提升自己的采訪以及寫作的能力。新聞采訪與寫作模式創新的重點在于對新聞媒體平臺的創新與優化,對于新聞媒體等平臺的創新,一方面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廣泛的素材,另一方面能夠為記者以及編輯人員提供思路創新的可能性。在對這些素材進行加工的時候,以一種邏輯的順序建構其新聞媒體的平臺,從而為記者的新聞采訪寫作發展提供思路與借鑒。
有經驗的業內人士對于新聞媒體平臺的搭建工作有著自己的體會與認識,這一點可以充分說明新聞采訪寫作是新聞報道的前提,是記者為了與新聞的目標客戶群體之間形成溝通建立起的新聞媒體平臺之間的聯系。而融媒體時代也不例外,記者的新聞采訪寫作是紙質媒介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筆者認為,在記者采訪與寫作時候,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具體包括“耳聰、目明、口巧、腦活、腿勤”等五項基本要素。而在記者寫作的過程中,記者的職業特性就是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加工、處理,這樣才能深度還原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才能夠明確新聞事件的內涵。
結合大數據、云計算、VR 技術、人工智能、運城控制等技術,對新聞采訪寫作的模式進行優化與創新,這樣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記者在新聞采訪寫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夠豐富新聞的層次,為新聞的寫作質量提升提供理論性與實踐性的依據[4]。而記者則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只有以充足的材料突出視角的獨特性,才能夠顯著提升新聞采訪與寫作的質量與層次。因此,結合記者這一特殊的群體,以及新聞采訪寫作發展模式的現實情況,有必要對記者新聞采訪寫作的發展模式進行創新。隨著媒介所處環境是的競爭日益激烈,結合媒介產品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在未來記者的新聞視角也需要更加寬廣,才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品,這就需要記者以及編輯人員在新聞采訪與寫作的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大眾的精神以及文化需求,從而提升記者新聞采訪寫作的質量與層次。當然,這也是社會文化大發展與大繁榮的具體表現。
記者要緊密結合移動終端的個性傳播特點,增強對于新聞事件中的人物、事件的理解力以及感知力。如果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把握移動媒體的優勢,一方面能夠明確新聞采訪寫作的主題,另一方面也能夠明確移動終端的優勢與作用。將新聞采訪寫作的主題與移動媒體的優勢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是當前記者在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今后新聞采訪寫作過程中,作為記者需要把握移動工具等的特點,對新聞采訪寫作模式進行創新。而當前對于創新寫作思維方式而言,作為記者以及編輯人員,需要正確把握移動媒體的使用方式與方法,從而能夠在寫作思維的模式上有所創新,能夠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獨樹一幟,實現對視角的創新,從而突出視角的獨特性。
基于記者業務水平的提高,為記者提供新聞采訪寫作以及新聞后期制作等的培訓課程,提升記者的業務素質以及職業技能,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5]。同時,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其優勢,那么記者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優化新聞采訪寫作的程序,從而提升記者的新聞作品的質量與層次,并且對于記者的團體新聞采訪寫作的內容與程序進行優化與創新,從而能夠將人們的碎片化的時間緊密結合起來,并逐漸改變寫作與閱讀的方式,這樣才能優化記者新聞采訪寫作的內容與程序。對于信息的獲取受眾而言,也應突破以往的被動式接受的方式,轉變為主動地接受信息,提升媒體與用戶之間的黏性。最后,新媒體集圖片、聲音、視頻于一體,并經過記者新聞的采訪以及寫作等工序,最終向社會大眾進行傳播。
當前,我國的記者進行新聞采訪以及寫作的過程中,要整合家庭、政府、社會的優勢與可利用的資源,明確當前的文化發展狀況,這是對新聞資源的深入調查所得出的結論,這些可以放在記者的新聞之中。當然,作為一名具有職業素養的新聞記者,需要把握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在新聞采訪寫作工作中加強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的配合[6]。
在新聞采訪寫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把握新聞的主題,其次需要重視自身的角色定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夠進一步加強新聞資源的共享與傳遞,這是一種對新聞資源的有效利用,當然政府的宣傳教育,需要把握當前新聞資源的分布狀況。對于記者而言,需要借助融媒體等傳播工具,這樣一方面能夠加深政府宣傳教育對記者的影響,另一方面會提升政府宣傳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對于記者而言,一方面需要緊密結合新聞資源中的信息點與關鍵點,為稿件的撰寫提供素材等信息的支撐,另一方面需要把握新聞資源的來源,這樣就能夠合理安排結構,實現對新聞資源的利用與共享。
吸引受眾,贏得更多讀者的關注與青睞是未來發展中的主要目標與原則,結合記者新聞采訪寫作中的具體問題,無論是國家文化部門還是各級新聞單位,都需要注重地方平臺的搭建,促進地方與受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得出轉型與升級的方向,為今后新聞記者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以及建議。當然,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借助來稿以及公眾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向新聞單位反饋對新聞采訪以及寫作模式的想法與看法。因此,加強新聞采訪寫作服務,注重社會大眾的反饋也是記者新聞采訪寫作改進策略之一。
新聞采訪與寫作等模式的不斷優化,需要結合發展的客觀環境,為受眾群體建立信息與渠道等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實現新聞記者以及編輯人員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實際生活中,開展新聞采訪工作是發現問題并引導輿論,進而推動問題處理,相關工作者在進行采訪和寫作期間,要有自身獨特的見解和視角,從不一樣的角度向廣大群眾反映新聞世界的真相,有效將新聞報道的吸引和價值提升上來??梢哉f,獨特視角是新聞的靈魂,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更深入地采訪,提出具有創造性的觀點,培養求異思維以及逆向思維,從而與大眾之間架起橋梁。本文旨在為記者在新聞采訪寫作過程中的問題提供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新聞采訪與寫作的獨特視角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發展性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