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慢性心衰是臨床心內科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及炎癥導致心肌損傷,使心肌內部結構發生改變的疾病[1]。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以及身體乏力、心速過慢等,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針對性治療,極易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3]。本研究以74 例慢性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纈沙坦與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衰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11 月本院心血管內科接收并治療的74 例慢性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分組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7 例。研究組患者年齡41~79 歲,對照組患者年齡42~80 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按照正常研究順序提交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書,審核內容通過后開展研究。納入標準:經心電圖檢測、胸部X 片檢測確診慢性心衰患者;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在《知情同意書》簽字;接受醫學觀察。排除標準;存在藥物過敏史;有藥物禁忌證;嚴重肝腎功能損傷;依從性低;對研究不知情;不接受醫學觀察;有認知、精神、語言等障礙。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強心、利尿治療等。
1.2.1 對照組 患者給予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92,規格:5 mg×14 片)口服,10 mg/次,1 次/d,如果藥效不明顯,可增加至20 mg/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規格:10 mg×7 片)口服,10 mg/次,1次/d。持續治療3 個月。
1.2.2 研究組 患者給予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纈沙坦分散片(桂林華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820,規格:80 mg×7 片)口服,80 mg/次,1 次/d,若藥效不明顯,可增加至160 mg/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口服,10 mg/次,1 次/d。持續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頭暈、腹瀉、惡心)發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血漿 NT-proBNP、血清 hs-CRP、TNF-α、IL-6 水平。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心功能改善2 級,且呼吸困難以及身體乏力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 級,且呼吸困難以及身體乏力等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心功能以及臨床癥狀沒有改善且有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1%,低于對照組的16.22%,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慢性心衰作為臨床心內科常見慢性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疾病典型癥狀為呼吸困難、乏力、疲倦、咳嗽以及尿量減少,如果在疾病發生后患者不能及時進行治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心律失常、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血栓形成與栓塞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在這一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療,而在治療過程中除了需要改善患者癥狀外,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心肌重構,以此降低死亡風險[5-7]。慢性心衰多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的主要機理為加強對血管收縮的抑制,降低交感神經興奮,進而降低心肌細胞耗氧量,改善水潴留情況[3]。纈沙坦作為血管緊張素Ⅱ(AT)受體纈抗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病變,抑制血管收縮,對血流動力學產生積極作用,而且藥物使用后能夠抑制醛固酮分泌,起到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貝那普利同樣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物,該藥物作用較慢,但藥效作用較長,且能對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可以進一步實現慢性心衰患者的癥狀緩解,提升患者運動功能[8,9]。阿托伐他汀屬于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 還原酶抑制劑,可以對患者體內血脂進行調節并改善,同時對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復有積極意義,能夠降低患者血漿NTproBNP 水平,有一定的消炎效果,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對患者心肌功能的損傷,實現心室重塑逆轉[10-12]。且此次研究過程中兩種藥物分別與阿托伐他汀聯合使用。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漿NT-proBNP 及血清hs-CRP、TNF-α、IL-6 水平分別為(642.24±51.16)pg/ml、(3.11±0.40)mg/L、(5.61±0.80)ng/L、(8.95±1.41)ng/L,均低于對照組的(835.61±57.24)pg/ml、(5.35±0.45)mg/L、(7.12±0.86)ng/L、(15.25±1.84)ng/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1%,低于對照組的16.22%,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療中具有一定優勢,藥物使用具有安全性、高效性以及穩定性,更利于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纈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衰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改善心功能,緩解炎癥反應,且治療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