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瑩 劉世穎 吳婷婷 唐麗
兒童經歷換牙期之后,因自身口腔清潔方式不恰當、后天鈣離子(Ca2+)含量不足、咀嚼方式不當等,極易導致牙齒生長出現擁擠不齊、地包天、前突的情況[1]。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審美也有了高要求,對于影響外在形象的牙齒狀況,大多數人會選擇正畸方式進行調整,而正畸治療的最佳時期為換牙期之后,在牙齒生長固定前,通過正畸裝置進行矯正,可以減少正畸治療時間,提高矯正效果[2]。通過研究發現,在正畸治療過程中,由于患兒年齡偏小,無法按照醫囑完整地實施清潔工作,治療依從性差,導致口腔清潔效果不佳,并且矯正裝置托槽部位極易堆積食物殘渣,滋生齲齒細菌,侵害牙釉質,而頰面管與弓絲的阻礙,也使得牙面清潔效果降低[3]。研究表明,在正畸治療過程中涂抹防牙釉質脫礦物質,可有效預防正畸過程中牙釉質脫礦情況[4]。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護齒方式對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的影響,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口腔門診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正畸患兒130 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5 例。實驗組中男31 例,女34 例;年齡7~14 歲,平均年齡(12.15±2.89)歲。對照組中男29 例,女36 例;年齡8~15 歲,平 均 年齡(12.85±2.19)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矯正技術采用直絲弓;②托槽采用金屬規格;③采用相同公司生產的頰面管、粘結劑;④患兒均為在校學生且身體狀況良好;⑤無正畸史且第一次進行矯正治療。排除標準:①上下顎無法閉合且牙齒缺失;②含氟藥物過敏或不適;③近期出現口腔發炎、牙齦潰瘍癥狀;④強烈支氣管及哮喘癥狀。
1.3 方法 家屬陪同患兒到院,登記患兒個人基本信息后,帶其前往口腔科檢查,由醫護人員檢查并記錄患兒口腔環境數據,檢查結束后,家屬及患兒需接受基本口腔清潔教育。
對照組患兒給予基本口腔清潔配合護牙素涂抹,護牙素基本涂抹步驟:每晚完成基本口腔清潔工作后,于托槽粘結處周圍均勻涂抹護牙素,涂抹后至少禁飲禁食30 min。
實驗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多樂氟涂抹,由臨床醫師進行多樂氟涂抹工作,具體頻率及內容:清潔牙面后,用小毛刷直接涂抹在托槽周邊,涂抹后至少禁飲禁食2 h,每2 個月1 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以及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治療前、治療3 個月、治療9 個月、正畸結束后對兩組患兒進行測量,測量內容:對11、13、15、23、25、31、33、35、43、45 牙位的牙齒進行測量,測量牙齒釉質脫礦指數、DD 值。
1.4.1 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 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所有牙齒各區域脫礦計分總和/全部牙齒區域數。牙齒區域脫礦計分的內容及方式:①評分時須有2 位醫生在場,采取輪流方式完成檢測以及評分;②計分前由醫師目測來確定牙位;③按“井字形”劃分,將牙齒劃分成9 個區域,每個區域的牙面都需要進行檢測。釉質脫礦評分判定標準:0 分:牙齒整體完好,顏色正常,牙釉質光滑有質感,不存在缺損情況;1 分:牙齒表面無損傷,靠近牙釉質根部出現白色斑塊,無光澤,斑塊較小,占據<45.00%;2 分:牙齒出現明顯色差,表面中出現大面積的白色斑點,整顆牙齒無光澤,白色斑點占據≥45%;3 分:牙齒表面遍布白色斑塊,在牙齒的表面或沿壁出現齲洞。
1.4.2 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 DD 值檢測內容及步驟:①檢測儀器為激光齲齒診斷儀;②檢測前對患兒牙齒進行清潔;③涂抹前將涂抹區域牙面吹干。檢測區域的劃分:以牙齒托槽部分為中心,在垂直槽溝底方向用“十字分割法”均分為4 個部分,同一個部分檢測3 次后取最大值,檢測完4 個部分后,求取4 個DD 值的平均數,DD 值越大說明正畸牙齒牙釉質脫礦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9 個月和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兒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比較 治療前,兩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9 個月和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因為牙釉質可以通過再礦化不斷補充,所以健康狀態下牙齒的脫礦與再礦化能夠一直處于動態平衡,不會出現礦化現象。正畸牙齒初期,由于安裝的矯正裝置還無法與牙齒快速融合,裝置固定后,會在牙齒與裝置間留出空隙,使得食物殘渣有機可乘,并且矯正裝置還會影響刷牙效果,空隙內部長期清潔不到位就會堆積大量食物殘渣,細菌利用分解食物殘渣得到的營養迅速增殖,當細菌堆積到一定數量后,牙齒表面就會出現牙菌斑,而齲齒細菌也寄生在牙菌斑內[5-9]。由于齲齒細菌最擅長將食物殘渣中的糖分轉化為酸,當分解的酸達到一定量后,會降低牙齒表面pH 值,打破牙齒原本脫礦與再礦化的動態平衡狀態,最終導致牙釉質脫礦。由于日常基礎清潔方式對改善脫礦狀況效果不佳,因此需要輔助其他護牙產品對牙齒進行防脫礦保護。
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9 個月和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兒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正畸牙齒釉質脫礦DD 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選用護牙素是因為其內部含有納米級礦物質元素,具有很強的活性成分,且里面包含Ca2+和磷酸鹽離子(PO43-),這兩種離子屬于堿性(pH>8.35)物質,可以充分調節被齲齒細菌降低的pH值,恢復口腔內pH 狀況,有利于恢復脫礦與再生礦動態平衡狀態[10-12]。護牙素具有操作簡便性、與牙釉質生物膜融合速度快、藥效吸收快、性狀更加溫和、使用范圍廣的優點。當使用該產品時,活性物質可以先與牙釉質的生物膜進行融合,同時緩慢釋放堿性物質,堿性物質不斷滲入可以緩解酸環境,降低牙釉質脫礦,促使其出現再礦化情況。多樂氟是一種含氟物質,可以起到類似保護漆的作用,研究顯示,多樂氟是使用率最高、最有效的防護物質之一,該物質可以明顯降低牙釉質脫礦的發生幾率[13,14]。將多樂氟涂抹在牙齒表面后,其會先以薄膜的形態附著在牙齒表面,隨后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加速含氟物質發生硬化現象,使得原本覆蓋牙面的薄膜更加堅固,同時將含氟物質和牙釉質包裹在薄膜里面,保證含氟物質不流失,進而增大氟離子與牙釉質接觸時間,并且護牙素可以提升牙內pH 值,有利于氟離子進入齲齒細菌包漿內,形成獨特硬質化薄膜,形成物理屏障發揮作用,同時隔離細菌和酸性物質對釉質層的侵蝕傷害。因此,實驗組在同時使用護牙素和多樂氟后,牙釉質脫礦指數、DD 值更低,牙齒更加健康。
綜上所述,多樂氟聯合護牙素可以有效減少正畸牙齒時的釉質脫礦情況,降低牙釉質脫礦指數和DD值,有利于保護牙齒健康,避免齲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