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楊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也就是常說的多動癥,在兒童中的發病率比較高,屬于兒童心理障礙的一種[1],患兒大多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即使是一件特別感興趣的事情也沒有辦法長期關注,經常會出現活動比較頻繁并且非常容易沖動的情況,而患兒所表現出來這一系列現象與患兒的正常年齡應該變現出來的發育情況有明顯的差異,但是患兒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在學習、情緒、行為等方面會表現出明顯的障礙[2]。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比較容易伴隨抽動障礙,會出現突發性的肌肉抽動,經常是一種快速、反復并且沒有節律的運動,這種抽動障礙大多數都比較短暫。對于該病的治療現階段以中樞興奮劑為主,并且具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因為中樞興奮劑的不良反應比較多,并且有加重患兒抽動癥的風險,這就使中樞興奮劑的應用出現一些爭議,對中樞興奮劑的使用各執己見。近幾年,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逐漸在多動癥患兒的治療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患兒的耐受性比較好,并且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逐漸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3]。基于此,本文針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伴抽動障礙患兒分別采用鹽酸哌甲酯以及鹽酸托莫西汀治療,分析其臨床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伴抽動障礙患兒,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8 例。其中,實驗組男33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10.76±1.83)歲;對照組男31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10.94±2.02)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符合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伴抽動障礙臨床診斷標準;④患兒年齡>6 歲。
1.2.2 排除標準 ①精神疾病患兒;②意識及溝通障礙患兒;③凝血功能障礙患兒;④合并其他臟器重大疾病患兒;⑤相關藥物及治療使用禁忌患兒;⑥傳染性疾病患兒。
1.3 方法
1.3.1 心理及行為干預 兩組患兒均進行心理以及行為干預,對患兒進行有效的心理評估,了解患兒的好動程度、情緒控制程度以及是否出現嚴重的孤僻現象,觀察患兒是否愿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其注意力分散的情況等。根據患兒的情況制定相關的心理以及行為干預方案。與患兒家屬以及老師積極交流,獲得患兒家屬及其周圍人群的關注和支持,盡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環境,并對患兒進行引導式教育,不要直接對其進行語言暴力。多鼓勵患兒,與患兒多溝通,可以與其共同玩耍,對患兒的改變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多帶患兒到自然中玩耍,對患兒正確的興趣要多進行引導,了解患兒的喜好,鼓勵其與其他患兒共同做游戲,培養其團隊精神。
1.3.2 對照組 患兒在心理及行為干預的基礎上聯合鹽酸哌甲酯治療,鹽酸哌甲酯片(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102,規格:10 mg×10 片×2 板)口服,10 mg/次,1 次/d,晨起服用。隨時了解患兒的具體情況,并根據其狀況進行藥物使用劑量的調整,最大劑量<40 mg/d。持續治療2 個月。
1.3.3 實驗組 患兒在心理及行為干預的基礎上聯合鹽酸托莫西汀進行治療,鹽酸托莫西汀膠囊(江蘇正大豐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346,規格:10 mg×10 粒)口服,0.5 mg/kg,1 次/d,晨起服用。治療1 周后將藥物使用劑量增加至1.2 mg/kg,同樣于每天晨起口服,1 次/d。藥物使用的最大劑量<1.4 mg/kg。持續治療2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對比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不良反應包括嘔吐、腹痛、食欲減退。
1.4.2 對比兩組患兒的Conners 父母用評定問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評分 問卷包括品行問題、學習問題、心身障礙、沖動多動、焦慮和多動指數,每項評分范圍為0~3 分,計分標準:無:0 分;稍有:1 分;相當多:2 分;很多:3 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2.2 兩組患兒的PSQ 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兒PSQ 的品行問題、學習問題、心身障礙、沖動多動、焦慮、多動指數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兒PSQ 的品行問題、學習問題、心身障礙、沖動多動、焦慮、多動指數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PSQ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兒的PSQ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對比,aP<0.05
對于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伴抽動障礙的臨床治療,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是比較重要的方法,因為抽動障礙大多數通過心理以及行為干預可以得到良好的糾正,藥物的使用主要是針對患兒的多動癥[4]。現階段我國對于該病的主要治療藥物為哌甲酯,該藥物屬于一種中樞興奮劑,適當采用小劑量對患兒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提升患兒的注意力,提高藥物的使用劑量之后對患兒的多動以及沖動等癥狀有明顯緩解,可以幫助患兒糾正其行為方面的問題。鹽酸哌甲酯進入患兒體內之后可以有效抑制其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單胺類神經遞質,進而起到緩解多動癥狀的作用,能夠使患兒的注意力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增強其自控能力[5,6]。除此之外,鹽酸哌甲酯進入患兒的循環系統之后可以激活其大腦,對神經損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進而對多動癥進行治療。但是該藥物的使用也有比較多的禁忌,6 歲以下患兒不可以使用該藥物,并且不能在睡前用藥,與此同時,該藥物使用之后其不良反應比較多,患兒會出現嘔吐、腹痛、煩躁、食欲下降等現象,尤其是合并抽動癥的患兒,使用該藥物之后非常容易誘發患兒的抽動癥狀,甚至使其更加嚴重[7-9]。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被廣泛應用到多動癥的臨床治療當中,現階段已經成為治療該病的一線藥物,托莫西汀在多動癥的治療當中已經可以與哌甲酯的效果相媲美,該藥的使用可以幫助患兒改善多動癥狀,并且針對患兒的抽動癥也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并且該藥物可以調節患兒的中樞神經,提高患兒的認知功能。除此之外,該藥使用之后的不良反應也比較少,對合并抽動癥患兒進行治療其安全性更高[10-12]。
綜上所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伴抽動障礙患兒采用鹽酸托莫西汀進行治療其臨床療效更加顯著,患兒的多動癥狀以及抽動癥狀得到緩解,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