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余載的教育路上,陪伴學生成長,自己也在不斷進步,我先后獲評為土壤學新疆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擔任新疆土壤與植物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新疆農業信息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員、教育部自然環境生態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科研探索的過程艱苦但卻愉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羅布泊之行。從2003年開始,幾乎每年的9月、10月,我都要帶領團隊,帶上飲用水、馕、罐頭等食品和電鉆、十字鎬、鋼釬等工具來到羅布泊,開挖土壤剖面,鉆取地下鹵水,一層一層地采集土樣和水樣,測定地物光譜,測量湖盆高度,分析地球化學元素組成,一點一點地探究羅布泊環境的演變之謎。
羅布泊環境非常艱苦。科研團隊第一次去的時候,不熟悉環境,大風一吹,人就喘不過氣來。堅硬的鹽殼多次將汽車輪胎軋破,車鋼板顛斷,晚上大家就睡在帳篷里……艱苦的環境并沒有嚇退我們,在近十年中,我們這支科研團隊取回了上千個樣本,配合衛星遙感影像,對羅布泊做了深入系統研究。
付出就有回報,我們的研究成果《羅布泊巖漠》一書很快就要出版了。這本書重建了羅布泊湖盆三維形態,為揭示歷史時期羅布泊湖水消長與演化過程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羅布泊鍛煉出的科研精神激勵著我不斷攀登高峰。這些年我先后參加或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及新疆地方科研項目30余項,并獲得了一些成果。
作為教育工作者,“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一直是我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兩年,新疆農業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教學改革,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雖然只是兩個詞位置的調換,意思卻大不一樣。傳統的思政課程主要由思政老師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理論課程,課程思政則要求每一位專業課教師在自己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如此,全校包括宿管、食堂服務等在內的所有教職工,全部參與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當中第一粒“扣子”。
為了能及時解決學生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學生自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學校還深入開展了“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我也與學校國際教育學院和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一個班、6名學生建立了聯系,成為了朋友。我們有時在學校散散步聊聊天,有時我會請他們一起在食堂吃個飯,遇到節日,我還會帶著家人和學生們一起聚一聚。通過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聯系學生、聯系家長,與學生交朋友,我及時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了學生對學校的訴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作為高校管理者,我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社會,在不斷提升辦學質量的同時,還結合新疆產業發展需求,調整辦學模式,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有用人才。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科研與教學密切結合,不斷用科研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農業資源環境專業相結合,設立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農業信息化兩個本科專業,拓展了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領域;圍繞自治區支柱產業需求和學校學科優勢,設立了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推進了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近年來,新疆農業大學草業科學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實現了國家重點學科零的突破;10個學科獲得新疆重點學科;獲批新疆土壤與植物生態過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省部共建絲綢之路棉花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5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本科專業獲批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在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我推動學校組織9個專家服務團,100余名骨干教師,前往全疆22個貧困縣,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活動,累計服務天數400余天,培訓千余場、培訓人數上萬人次。同時幫助地州市縣制定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編制《新疆農業大學助力自治區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成立新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研究院,舉全校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我編寫的《發揮高校人才科技優勢 堅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新疆農業大學幫扶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紀實》入選教育部脫貧攻堅典型案例。
我是農民的孩子,對農業農村飽含深情。在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之余,我還主動到農村去,為基層百姓做實事,為新疆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盡一份力。
2015年,我來到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鎮庫木奧依拉村開展了一年的“訪惠聚”駐村工作。在這里,我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帶領工作隊幫扶近百名農村婦女建立服裝加工合作社,實現就業技能培訓和上崗就業;義務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幫助農民掌握高產高效農牧業生產技術,帶領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農民畫家建立工作室和微商平臺、飼料加工廠、棉花加工被服廠等,大大增強了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能力。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十分重要。我積極響應自治區號召,在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中,我和村民艾合買提·艾爾肯結為了親戚,一直關心幫助親戚一家,特別是在家里住房、農業生產等方面給予幫助。現在,艾合買提家里無論有啥事,都會找我商量,讓幫他拿主意。而嫁接、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這些技術,我的這位兄弟也都學會了。
撰寫提案和大會發言是我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主要方式。自2006年以來,我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向各級政協提交大會提案168件,提交大會發言56篇。2009年,我參加民革中央調研組就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問題在新疆調研,完成的調研報告得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促進了國家草原生態補償政策的出臺,全疆30萬戶牧民受益。2016年9月22日,我參加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周協商座談會,作了《推進草原確權 實施草原分類管理》的發言,助力草原生態保護。在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和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我分別作了《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促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形勢下進一步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的建議》等大會發言。
烏魯木齊“7·5”事件后,我代表民革新疆區委會向全國政協提交《關于制定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法〉的建議》,促進了國家反恐立法的出臺。《關于加大新疆對外開放力度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建議》得到黨和國家主要領導的批示。《關于推進我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關于全面深化推進我區農村“廁所革命”的建議》《關于規范城市物業管理的建議》等提案被自治區政協評為重點提案。
當下,新疆各族干部群眾正豪情滿懷、逐夢未來。作為政協委員,我更要擔負起歷史的職責和使命,辛勤工作、努力奉獻,書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合格答卷。
(蔣平安,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八屆民革新疆區委會主委/責編 魏國良)